中西结合 守护高原之“心” | 共话通络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中西结合 守护高原之“心” | 共话通络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2024年06月29日 17:15 医师报社

美丽的厦都青海省/驰名中外塔尔寺/冬虫夏草青裸酒/高原明珠德令哈……歌词中的青海,风光壮美,令人神往。但同时,青海省高寒、高海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地理条件,加之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也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0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8.00%45.86%。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近日,青海省医师协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西宁市召开,会后,《医师报》记者通过访谈,与4位心血管病专家共同探讨了冠心病、心衰、室早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通络药物的优势。

满足高原冠心病治疗“未被满足的需求”

冠心病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重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青海省冠心病发病率居全国第二,防治控形势严峻。青海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孟令东教授介绍,高原地区特有的缺氧环境等其他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近年来,冠心病诊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方面,诊断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的不断完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另一方面,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以及心脏康复等治疗手段日趋成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燕成英教授表示,尽管近年来冠心病领域的诊疗技术和治疗手段进展迅速,但是在标准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的基础上仍然存在较高的残余心血管风险,临床上仍存在许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一方面,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虽有所缓解,但长期疗效不佳,需要更持久的治疗手段。另一方面,长期服用西药可能产生一定副作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再者,冠心病患者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不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燕成英教授表示:“疾病的复杂性,不同患者病情的差异性共同决定了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需求。”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可发挥四重功效:一是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温阳补肾等,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二是可发挥调节内环境和免疫功能的作用;三是相对于西药,中药的副作用较小,尤其是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给患者身体造成的负担较轻;四是中医药和西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治疗作用。燕成英教授说。

“通心络是一个‘老药’,自1996年上市以来,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孟令东教授表示,2019年,张运院士牵头开展的“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CAPITAL研究)”,为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循证依据;2023年,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在JAMA杂志发表,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梗、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

“该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临床证据。其研究结果不仅是临床医生用药的‘金标准’,也是造福广大心血管病患者的福音。”孟令东教授说补充道:青海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治疗冠心病需要考虑经济条件、医疗资源可及性及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可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和西医的精确治疗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个性化的高性价比治疗方案

通络药物成为心衰治疗重要“武器”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而引起。我国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约为 0.9%,据朱芳一教授等《青海高原地区藏汉世居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及海拔的增加,青海高原地区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藏汉族间患病率有差异。

“心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手术干预以及心脏辅助装置等。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合并症等因素。”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马海英教授介绍,今年3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汇集了近6年来心衰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并对慢性心衰的分类、心衰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更新。

“《指南》给临床提供了一个治疗药物的‘武器库’。”马海英教授表示,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多一种选择,患者就多一份健康的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再次获得《指南》推荐用于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治疗。对此,马海英教授介绍,由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研究”(QUEST研究)显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标准心衰药物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更重要的是,高原地区患者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更高。”马海英教授说:此前,自己在临床工作中虽经常使用中成药,但对药物的作用机制缺乏充分的认知。此次络病专委会的成立,将帮助广大同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好地使用通络药物,造福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早效果更优

室性早搏又叫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俗地说,就是在正常心跳之间突然发生的额外心跳。室性早搏非常常见,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出现室早,但大多是一过性的心脏反应,不会造成损害,也没有任何症状。

民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马成义表示,临床中用Lown分级法可以协助判断早搏的严重程度和临床意义。“一般情况下,0级至Ⅲ级无症状不需要治疗,Ⅲ级有症状及Ⅳ级、Ⅴ级需要治疗。”马成义介绍,目前室早的治疗药物有很多,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富马酸比托洛尔,有钠通道阻滞剂如普罗帕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如胺碘酮,有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此外,中成药也颇具疗效。

“对于部分室早患者,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比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优。”马成义补充道:例如,窦缓合并室早患者本身心率较低,不能使用美托洛尔,但如果先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将心率调整到正常范围,就可以服用美托洛尔了。“可以说,中成药弥补了西药的局限性。”

马成义表示,中医采用整体论以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室早,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基础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既具有抑制心脏多离子通道作用,同时兼具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基于坚实的循证证据,《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推荐将参松养心胶囊用于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器质性室性早搏、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治疗。同时,将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未合并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性早搏治疗的推荐级别提升为IIa类推荐,A级证据。

“《共识》基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荐参松养心胶囊,虽然其作为IIa类推荐,不能用去抢救急性发作的室早患者,但作为常规治疗用药,无疑是有效的。”马成义特别提到;对于情绪激动或者受到刺激所致的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患者,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效果更好。

在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下研发的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三种创新专利中药疗效得到系列循证医学研究的证实,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发挥着独特优势——采访中,不难发现4位西医专家对于系列通络药物并不陌生,且在临床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随着青海省医师协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能让更多临床医师对通络药物“知其所以然”,助力高原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之路,更能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为络病理论的发展贡献“青海智慧”。

排版:张晶

编辑:尹晗

审核:黄玲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