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人类如何认知世界: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霍金|人类如何认知世界: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2024年06月16日 06:00 哲学园

霍金《大设计》@得到APP|来源

柴知道解读|作者

量子力学的研究发现,对于粒子的观测行为本身,就会对影观测结果造成影响。甚至可以说,在观测之前,粒子根本就不存在速度、位置等客观性质。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说,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大脑所建立的心理图像,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对象。在这些科学结论的支撑之下,霍金认为,用实在论来认知世界是不靠谱的。

那我们如何认知世界呢?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提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在这套哲学思想中,人类对客观实在的认知,会随着理论模型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有的客观实在,都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之上。因此,追问一个模型是不是真实是没有意义的,只要这个模型跟我们的观测相符就可以了。

一,不可靠的“实在论“:

人类看见的只是大脑建立的心理图像而已

无论是哲学家、科学家,还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一般都会默认,存在一个真实、客观的外部世界,这个世界的各种性质是完全确定的,而且不会受到观察者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就叫做“实在论”。

举个例子。你在草地上踢足球,你肯定默认,这个足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算你把它踢出视线范围,足球也是存在的,不可能一下子消失了。如果你一脚把球踢飞了,那球在飞行的过程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测量,这只足球都有一个客观的速度、位置和质量,绝不会受到你测量行为的影响。这就是“实在论”。正是在这种客观实在的基础之上,人类才发展出了一套精密的理论,不仅能描述这个足球的各种性质,还能精准地预言这个足球被踢飞时的完整运动轨迹,可以做到分毫不差。

这种“实在论”的思想,完全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所以很少有人去怀疑它,长期以来,实在论都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但霍金认为,现代物理学,尤其是量子力学的发展已经说明了,用“实在论”的方法来认知世界,是不靠谱的。

霍金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就是量子力学中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根据这个原理,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因为你对粒子位置的测量越精确,那对它速度的测量就越不精确,反过来也一样,你对它速度的测量越精确,对它位置的测量也就越不精确。这两个测量误差的乘积,一定会大于某个常数,所以你按下这头,就会翘起来另一头。而且这种“测量误差”,并不是因为我们测量的技术不够好,而是因为理论本身的限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得到精确的结果。

这么说有些不好理解,霍金解释了一下。他打了个比方,说如果我们要去观察一个南瓜,那就必须把光照在南瓜上面,对于南瓜这样的大物体来说,光当然不会对它造成什么影响,所以我们的观察结果一直是确定的。但问题是,微观世界里的情况完全不同,因为无论是电子还是中子或者其他粒子,都实在是太微小了。如果你想观测它们,往它们身上哪怕只发射了一两个光子,也会对它们造成极大的干扰。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在量子领域,观测行为一定会对观测对象造成干扰,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同时精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在“实在论”看来,我们的观察行为,绝不会影响到世界的本质。但根据“不确定性原理”,观测者和被观测者之间,不再是隔绝开的,而是密不可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你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居然不一样,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已经不再是确定的物理量了,这跟“实在论”的观点完全是矛盾的。甚至可以说,在你测量之前,粒子压根就没有什么位置和速度。这么一来,我们还能说粒子是客观实在的吗?

所以在霍金看来,量子力学的实验结果,已经动摇了“实在论”的基础。不光如此,霍金还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实在论”的问题所在。霍金认为,人类的认知,是受到大脑结构的影响的。我们的大脑相当于一个“透镜”,会对现实世界进行建模。我们所谓的各种观测结果,都只是大脑呈现的一个模型而已。霍金用视觉举例,解释了这个观点。人类是怎么看见各种外界对象的呢?先是光从瞳孔进入眼睛,抵达视网膜,视网膜再将光信号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

这个过程很好理解,但关键在于,人类整个视觉范围中,真正具有高分辨率的部分,只有视网膜中心大约1度的狭窄范围。这是什么概念呢?假如你现在把手臂伸直,张开手掌,不要移动视线,那么在这个时候,你的整个视野中,差不多只有你的大拇指那么点大的地方是真正高清的,其他地方都是模糊的。

而且,在视觉神经连接视网膜的地方,有一个没有感光细胞的盲点。所以一只眼睛所接收到的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时,那个图像不是完整的,中间应该有个洞。

那我们是怎么看到正常的、清晰的外部图像的呢?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能对眼睛接受到的信号进行综合处理,进行一系列的拼接、填充、优化,把二维数据给三维化。这种运算能力有多强大呢?霍金说,就算你戴上了一个特制的、能让任何画面都上下颠倒的眼镜,那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大脑也能通过学习适应,让你重新“看到”这些东西原本的方向。

所以在霍金看来,我们所观测到的一切,都只是由大脑建立的心理图像而已,谈不上是客观实在的。这种观点,其实类似于现代版的“庄周梦蝶”。庄周和霍金都认为,人类没办法真正地去认知所谓的客观真实。

二,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脱离模型谈实在没有意义

既然“实在论”有问题,那人类到底应该怎么认知世界呢?霍金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先来听一个很好玩的故事。意大利有个城市叫蒙札,曾经通过了一项法令:“禁止把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这个提案的提出者认为,金鱼透过弯曲的鱼缸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变形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对金鱼来说,这是很残忍的一件事,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干。

霍金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说,金鱼身处鱼缸中,所以它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类看到的世界的确是不同的,比如在我们看来,某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但在金鱼看来,这个物体就是沿着曲线运动的。但是如果金鱼够聪明的话,它们同样可以总结出一套金鱼界的科学定律,虽然复杂一点,但也是完全成立的,可以精准地预测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我们必须承认,金鱼看到的图像,其实也是正确的。

霍金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所有的“客观实在”,其实都建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我们没必要去追问一个模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完全没有意义,只要这个模型能跟观测到的数据相符合就行了。金鱼眼中的图像跟人类眼中的图像同样真实,两套不同的理论模型也同样管用,我们只要根据需求,哪个方便用哪个就行了。这就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这种哲学观听起来很滑头,但实际上,人类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认知,本来就是随着模型的改变而改变的。即使是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模型中也会表现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举个例子,光。光到底是很多粒子所组成的粒子束,还是像水波一样的电磁波呢?为了这个问题,物理学家整整争论了三个世纪,没人说得清。物理学界目前的公认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具有波的性质,又具有粒子的性质。它既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我们无法确定光的本质,只能说在不同的模型中,光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这种说法看起来完全违背常识,但却精准地符合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在不同的模型中,事物所展现出的性质也不同,基于这些模型得到的“现实”,都是真实的。这个道理,其实跟之前人和金鱼的故事是一样的。在“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中,所有的客观实在,都必须依赖于模型才能存在。脱离模型谈实在,是没有意义的。

再举个例子,夸克。科学家们基本已经公认了,夸克是宇宙最基础的粒子之一。几个夸克结合在一起,就能组成质子和中子,然后再进一步组合成原子核,这是全世界的中学物理课都会教的知识。

但霍金说,人类根本就看不见夸克,它只是用来解释原子结构的一个模型而已。而且,夸克这个东西很奇怪,夸克之间存在着一种束缚力,而且这种束缚力会随着夸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夸克永远是几个连在一起的,我们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独立的夸克。所以在夸克这个概念刚刚被提出来的时候,很多科学家都不认可,你想啊,如果我们永远都无法分离出一个夸克,从理论上都不能观察独立的夸克,那我们凭什么说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呢?

但是到今天,夸克已经被作为基本粒子之一广为接受了。为什么?因为夸克模型实在太好用了,根据这个模型所做出的一切预测,基本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就认为,夸克就是一种确确实实存在的真实物体。所以霍金说,这些所谓的实在,其实都是依赖于模型的。如果有个外星文明,在他们的科学理论中,压根就没有夸克模型,那在他们看来,宇宙中就没有夸克这种东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