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的困境与未来

去产能的困境与未来
2016年05月01日 17:42 经济逻辑

最近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让人异想不到的价格上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出现了非理性的上涨,在去产能大背景下,工厂有了利润后,企业进一步加大投资,扩大生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产能会不断的向市场释放,原本亏损了企业又开始产生新的现金流,原本该淘汰的企业又重新复活,在国家极力推崇去产能背景下,企业的去产能进程又将会是何去何从?

现阶段市场化,还是坚决行政化去产能?

对房地产市场强烈的上涨预期之后,似乎和工业品相关的原材料价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特别是和基建,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大宗商品螺纹钢,玻璃等,如果从螺纹钢的最低点算下来,螺纹钢的现货价格已经涨了将近50%,这么大幅度的上涨,企业的利润还是很不错的,企业有了现金流,有了利润之后,还愿意去产能吗?是继续扩大生产,趁现在产品有些盈利,加快市场投入,争取回报,还是维持现状,对行政去产能保持一定态度?

对现有的企业来说,他们在乎的是什么?生存,只有生存下去才是出路,但是如果在有了盈利之后一味扩大生产,未必是好的选择,因为企业面对的是市场,而且是未来的市场,对未来市场需求的持续性确定性判断才是企业扩大生产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对政府来说,落后的生产力应该动用行政的力量坚决执行,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度的考量和过程。

结构化生产力与去产能时间窗

有人说市场永远是对的,有利润后,为什么还要去产能? 在国内增长速度放缓后,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是过剩的,记得在去年10月份的宏观数据中,当时的数据表明,全社会任何产品价格都在下滑,连我们平时饮用的泉水都是过剩的,更何况其他工业品等。去产能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如果说勉强按照三年的去产能预期的化,市场现在只能说是去产能的开始和初期阶段,如果此时去产能不坚决,错过这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窗,未来整个经济结构的转换将会面临锤死的挣扎,就如陷入一个泥潭,上下两难,过剩产能依旧存在,市场一有好转,加大生产,之后市场承压,高库存再次出现,因此在现阶段即便是企业有利润,政府还需坚定的执行去产能的进程,将落后的生产力坚决的淘汰,涅槃后才能更好的重生。

房地产投资端和消费终端持续性

对于事关大局的房地产终端,始终是逃不开的话题,作为去产能的巨大需求端的考量,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包括各行业上下游生产者,参与者,毕竟房地产涉及的行业太多,影响的面太大,关于对房地产的判断,笔者在契税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一文中,提到,政府发了这么多政策,最终的目的是带动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回暖,不到目标不会罢休,甚至利用一线城市的房价飙涨的预期来带动二线三线房地产的目的不言而喻,有人说,市场有这么多需求吗?二线城市的库存那么大,我想说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房价上涨过程中,大家提到过市场巨大的库存吗?因为巨大的库存,过去20年房地产价格因此而止步了没有?答案是并没有。再说个简单的房产买卖供求的例子,对现在的市场来说,我跳价涨10W你不买,再等两天我跳价再涨十万你买还是不买?当然是追着买,这样价格上去了,与库存没有丝毫的关系。真正影响购房决策的是购房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预期未来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房价将会再次步入上涨预期,那么这个预期将会成为购房者重要的决策因素,而不是看到了巨大的房地产库存,看到这无数人说了无数次的利空。

对于开发商来说,现阶段从去年5月份开始的房地产消费端的好转,到目前为止,至少来说已经完工的工程,现金流的回收应该是比较顺利的,是否再次投入到下一个项目,对开发商来说是有些难度,毕竟开发商在过去两年的销售过程中面对市场消费者的悲观预期与判断会抑制开发商的决策,但是对于手上目前还有土地,或者已经在建但是并未及时完工的开发商来说,会有一个加快向市场推进的过程,所以在3月份的固定资产房地产的投资端数据大家看到了,投资端曲线打开了增长的局面,未来会有一个持续回升的过程,但是如果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为能够持续回暖,那么可能会压制投资端的上升。

(作者|刘紫城,本文由经济逻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度阅读---

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是普惠大众宏观经济金融,微观大宗商品知识干货的平台。

欢迎投资总监,宏观研究员,大宗商品各产业链研究员入群(汇聚全国500名公募,私募基金经理,目前已经聚集将近100名基金经理,投资总监)

报公司+岗位+姓名加入,添加个人微信:lzc_0126

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公众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