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我家三代人都在运输战线

夜读 | 我家三代人都在运输战线
2024年04月02日 21:28 中国石油报

又是一次路口急刹。坐在副驾驶的老爸被突如其来的惯性甩出,又瞬间被安全带狠狠拽回到座位上。看着老爸在座位上疼得龇牙咧嘴,我沮丧地说:“爸,这车我不想学了,太难了!”谁知道一向宠溺我的老爸却出乎意料地发了脾气:“怕开车算什么‘运三代’!继续打火,出发!”

“运三代”是伴随我长大的标签,也是我家最言简意赅也最准确无误的描述。

听爸爸说,爷爷是个了不起的老司机,参加过抗美援朝,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爷爷驾驶着运输车驰骋战场,不断地将物资运输到前线战士们的手里,为祖国抗美援朝最终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美援朝回国后,爷爷因为娴熟的技术被安排在农场从事货物运输工作,后来油田和地方交接的时候,将农场交给了油田。爷爷也由此成了一名石油人,成为油田运输建设的一员。

那时候环境差、条件苦,无孔不入的黄土让驾驶室的玻璃形同虚设。每次爷爷出车回家,头发里衣服里都会盛满黄土,活脱脱的一个“土人”。

奶奶看着洗衣盆里留下的半盆黄泥,跟爷爷说:“你这一天都要被土埋掉了,要不去给组织申请一下,换个单位吧。”爷爷听到奶奶这么说,都会很生气地说:“退伍不褪色,组织让我在这儿干,这儿就是我的阵地,我哪都不去!”

爷爷如是说,也是如是做。不管风吹雨打,爷爷的车都平稳地驰骋在油区蜿蜒的山路上。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也记录着爷爷所有的车轮印记,而这些纵横交错的车辙也组成了一个词——运一代。

1976年,我的父亲招工来到了中国石油,成了一名普通的驾驶员。沿着爷爷的印记继续走运输人的路,这一走就是30多年。当年爷爷坐在驾驶室里看到的风景,如今都印在了爸爸的眼帘里。当年爷爷压出的车痕,如今在它们的上面覆盖了爸爸的轮印。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爸爸走过陕、甘、宁、内蒙古的山山峁峁、沟沟壑壑。

1987年,我出生了。出生的那天,爸爸从配属的井队连夜赶到了医院,看着小小的我,心里乐开了花,骄傲地说:“咱们家有了‘运三代’。”

正如爸爸所说,当兵复员之后,我回到了运输岗位,成了第三代中国石油运输人。作为一个“运三代”,“运输”这个字眼在我的成长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记忆中,我从小就没和车分开过。当其他小朋友的启蒙教育还是“小鸡”“小鸭”“小狗”时,我的爸爸却把我带到停车场,给我边指边教:“这是底盘、这是油箱、这个是发动机……”

如今,作为“运三代”的我也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我没有像爷爷、爸爸那样手里握着方向盘,用车轮子“说话”,可是我依然在运输这个光荣的岗位上做着我力所能及的事,看着车场上停放的车,我会情不自禁地摸一摸。出车前,我也不会忘了叮嘱驾驶员们一句,路上注意安全,小心驾驶。

我的爷爷、爸爸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石油运输这个行业。现在的我,对于“运输”的热爱与骄傲或许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跟同龄人的血脉里,那些像金子般的品格,一定会在受到磨砺时绽放耀眼的光芒。

文字:孟欣

图片:朱乃峰

编辑:姚婕娜

责编:何丽

审核:李向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