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阵子很容易失眠,自从坚持跑步之后,睡眠质量大有提高。
问题是,不知不觉我对跑步形成了依赖,偶尔没空跑,躺在床上就会特别心虚。
直到最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看到一个之前也知道但没放在心上的理论:自我实现预言。
简单地说,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并最终把他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个理论也适用于我们自己,我们脑子里把自己设定成什么,就会慢慢变成什么,最终,不管好坏,我们将会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那不如试试?于是,我反复给自己洗脑、心理暗示:“我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我想睡着就一定会睡着,睡得非常香。就算中间醒过来,也一样会很快睡过去。”
平时闲聊,我也再不会告诉别人最近失眠,非要说,我会表示,最近睡得特别香甜,简直像吃了安眠药。
很神奇,现在就算不跑步,我也能睡个好觉。
自我实现的理论不是玄学,更不是胡咧咧,最初它是由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莱诺•雅各布森发现的。他们通过一次假测验,让老师们相信有些学生智商高,有些智商低。老师们不知不觉在脑海里给学生分等级,给予不同的期望,最终这影响了学生们的成绩。
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们认为原因主要是:
老师的先入之见会首先作用在他们自己身上,对“高智商”学生他们会多少有些另眼相待,投入更多,也给更多机会;对“智商低”的则降低要求,有意无意放弃。学生们慢慢也会以老师的眼睛看待自己,因优秀而奋发,因奋发而越发优秀 。而那些被老师冷落的,则很难摆脱自甘堕落,越来越差的惯性。
与此相近的心理效应还有,吸引力法则:你认为自己运气好,你就会运气好;你觉得自己倒霉,你就会很倒霉。
要么心诚则灵,要么疑心生暗鬼。那当然选择前者。
但仅仅把这些理论用来解决失眠未免有点浪费。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慢慢尝试让自己习惯正向思维,减少自我怀疑和内耗,更关注问题的解决和积极的结果。
以前,每次做一件不太有把握的事情。我总会想,失败了又怎样,失败了又不会死,大不了重头再来。
这表面上是勇敢,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找后路,害怕失败。杞人忧天有用吗?天不会塌下来。要是天真的塌下来,我们其实什么都做不了。
乐观,是把事情做成、做好的起点。
不是盲目自信,不是完全不会自我怀疑,而是像刚刚夺得奥运冠军,实现金满贯的德约科维奇在采访中说的一样,像训练网球技巧一样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快摆脱自我怀疑。心怀信念,去琢磨、去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改变自己,也改变自己对别人的态度。
以前,女儿做错事,我有时会直接批评。我一度以为这是耿直,如果父亲都不对女儿说实话,不指出缺点,那她怎么能变得更好?
我忽略了负面语言的不良影响,多引导,多鼓励才是王道。
我们希望自己关心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跟他们说什么样的话,就在心里认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人,我和你,坏习惯,旧毛病,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想,足够想。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