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一家7口全跑光,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散户!

服了!一家7口全跑光,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散户!
2024年06月20日 17:20 胡华成先生

散户炒股目标就是为了赚钱,而某些上市公司的老板则是想把公司卖给散户。当老板把公司卖给散户之后,就只剩下散户一声无奈的叹息!

近日,又有一家上市公司被曝创始人一家7口全部跑光,把公司全部卖给了散户,套现了20亿。

这家公司就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鸿博股份,在A股已经混迹16年,创始人家族早已经消失在了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截至2024年3月31日,在这家公司拥有股份最多的是潍坊三农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新进来的,可能也是一不小心抄底,抄成了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司的第四大股东是河南辉熠贸易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24年1月15日的时候还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4000万股,占总股东8.03%。但是在年初的时候开始大笔抛售公司股份,卖掉了3750万股,手里只剩下了250万股。并不是这家贸易公司不想卖,而是这250万股被抵押了,要不然可能一股不留。

奇怪的是,我们看到了英国巴克莱银行竟然在第一季度买入了这只股,成为了公司第五大股东。法国兴业银行同样也跟了进来,买入了116.84万股,约是巴克莱银行的一半。

不知道这两家外资银行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竟然在公司没有实控人的情况下纷纷买入。

从鸿博股份的股价走势上来看,在外资银行买入之前,公司股价经历了一波较大的下跌,股价从最高的45.29元/股跌到了最低的15.3元/股。到了3月中旬,鸿博股份股价又涨到了30元以上。

假设外资银行是在16元左右抄底的,那么确实有可能赚钱,不过它们并没有在高点抛掉股票,之后就又开始了漫长的下跌途中。目前鸿博股份的股价在12.25元/股,如果外资银行没有卖出,那么就算它们抄在了前一阶段的最低点,现在也被套了,也能让它们感受一下A股的险恶。

说了这么多,这跟公司创始人有啥关系呢?主要是让大家先感受一下这家公司的股份分散程度,以及扑朔迷离的股东们。

由于公司股份过于分散,导致这家公司目前处于没有实控人的程度,基本上就是董事长来管理着公司,公司想要换掉董事长也不容易,因为大家说话都不算,没有当家的。

据了解,鸿博股份的创始人是尤玉仙、尤丽娟姐妹俩,浙江温州人。尤玉仙是姐姐,在下海之前,在温州市外贸公司做质检员、技术主管。在那个时候,能做这种工作,要么是家里有背景,要么是自己比较优秀。

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做的外贸相关的工作,了解到了一些信息差。于是在1995年辞职了,拿着3000块钱带着妹妹尤丽娟到了福建福州打工。靠着一张地图和一本黄页开始了推销之路,订单也慢慢变多了。

1999年,姐妹俩就成立了鸿博股份,主要做印刷业务。虽然公司当时在印刷领域没啥知名度,但是姐妹俩胆子大,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流水线,一下子就切入到了国内的高端印刷业务领域。还帮助彩票公司印制预制彩票,也是唯一一家民营印彩票的公司。

公司的业绩也就在21世纪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7年公司股份制改制完成,并且提交了IPO申请,2008年5月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需要注意的是,鸿博股份的良好业绩并不是来源于公司拥有什么特别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因为拥有先进的生产线,只要其他公司敢于引进这样的生产线,同样也能做高端印刷领域,行业门槛看似很高,实际很危险。

正因为行业门槛不高,公司在上市之后业绩就没有出现过良好的增长,上市前几年净利润一直维持在3000万-6000万之间,最近几年,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完全是凭借着财技才得以苟活在A股。

公司业绩不好没关系,只要公司会讲故事,股价就可以涨。2017年公司准备跨界手游领域,欲斥资5.4亿元购买一家手游公司,由于溢价太高,失败了。

公司并不死心,紧接着在2018年又准备出资9亿元收购一家通信公司,又失败了。

俗话说:“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两次并购转型失败之后,尤氏家族就开始减持套现离场了。该公司不仅仅两姐妹持有公司股份,还有另外5个人也是一致行动人。曾经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有7个都是尤氏家族的人。

2019年,尤氏家族就减持了14.3%的股份,套现7.1亿元。2020年又卖了8%,套现4亿元。也就是2020年,尤氏家族不再是公司的实控人。2021年,尤氏家族就公布了清仓式减持的计划,时至今日,已经减持的一干二净,硬是把自己成立20多年的公司卖给了17万散户。

这样的公司,A股还有多少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