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企业家才能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苏剑: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企业家才能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2024年05月06日 17:41 万博研究院

现在的经济中,资本的作用在淡化,企业家才能的贡献在加强,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经济要素。

——苏剑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刚才听了各位大佬,以及以前从事过这一方面工作的老同志讲了他们的观点和故事,感到收获非常大。

这本书在这样一个时期出版,应该说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是恰逢其时的,祝贺滕泰和张海冰两位作者。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跟大家一样,针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未来,我也觉得需要从理论上进行一些深入探讨。我在这里说一下我的一点思考,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还请大家指正。

我们从生产要素理论说起。以前的要素理论是三要素论,就是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种要素。现在已经发展到四要素论,加上了企业家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核心要素不一样。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要素当然是资本,以资本为纽带来组合各种资源,包括土地和劳动。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资本雇佣劳动和土地,当然也包括部分资本(比如贷款),以这种方式来组织和展开生产。所以资本就是这一时期人类社会里面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那个社会就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而在此之前的农业社会最关键的要素是土地,所以以土地为纽带来组织整个社会的生产,从而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制度。

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要素理论,现在的核心要素不再是资本,而是与企业家相关的各种创新,这个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商业创新等,所以创新就成为现在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企业家才能就成为现在组织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所以我们就看到,现在其实是企业家才能在雇佣资本、劳动、土地来组织生产。当然企业家才能雇佣资本的方式可以是债权也可以是股权,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好多初创企业都需要一轮一轮的融资,这一轮的一轮融资是干吗的?其实就是以合适的方式来雇佣资本,债权和股权都是企业家雇佣资本的方式。

当然企业家才能也通过股权或者债权或者工资的形式雇佣劳动,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存在大量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者企业给有特殊才能的人员以干股。所以,现在的经济中,总体上来说资本的作用在淡化,企业家才能的贡献在加强,然后企业家才能逐渐地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经济要素。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理论上有一点重新的认识。以前的经济围绕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展开,所以经济理论也从围绕资本展开。而现在的核心生产要素已经是企业家才能。因此,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不是还适用于以企业家才能核心的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就非常值得探讨。如果我的这个理解是对的,那也就是说现在随着企业才能作用的强化,资本主义其实慢慢会自然地被淘汰,就跟当年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被资本主义淘汰一样。那这个情况下我们地理论又该怎么去发展呢?这是我们需要深入考虑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以企业家才能为核心来组织生产的体制下,创新就是这个经济的一个核心活动,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接下来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我们不妨先称之为“创新主义社会”?也就是说“资本主义”这个词可能已经不足以刻画现代经济。

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民营企业的创新,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现代经济中的创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人特征,也就是不是集团活动而是个人特征,我们看到马斯克的个人创新,我们看到当年王选搞的计算机排版技术也是个人创新,所以多数情况下创新的个人特征特别明显,包括商业机会的发现、科技创新、新商业模式的发明等等,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跟个人创新也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如果想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搞创新,可能不太适合,民营企业就应该成为创新的主力军。按照我们的理论,国企的职能本身就不是创新,按照我的理解国企的目标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消灭剥削,一个是要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里起主导作用,也就是保障民生安全和经济安全。所以国企本身的核心职能就不是创新,而民企的基因就是创新,它不创新就活不下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滕泰和张海冰先生在这本书里面提到民营企业是创新之源,我完全同意。也就是说,由于要素结构的变化,如果接下来的社会形态从资本时代进入企业家时代,那么民营企业也就不仅仅是一个创新之源的问题了,它可能会对下一步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形成会构成一定的基础或者条件。

所以这个情况下,我们可能要认认真真考虑一下,在这个四要素的时代我们怎么样理解创新、怎么样理解社会、怎么样理解经济。

好,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本文为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苏剑教授在4月13日“民营经济理论创新研讨暨《中国民营经济论》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