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圆梦精神永续,步履铿锵砥砺前行——深切缅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拓者王永志同志

飞天圆梦精神永续,步履铿锵砥砺前行——深切缅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拓者王永志同志
2024年06月17日 19:02 航空知识365

2024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6月11日14时51分,王永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王永志同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牵头论证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工程高级顾问,为我国空间站总体实施方案论证确定、推动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永远缅怀他开拓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历程。1987年起,王永志作为“863-2”专家委员会成员参加载人航天必要性和发展途径论证,为尽早实现载人航天目标,从国家大局和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以载人飞船起步”。1991年,为确保工程发展衔接顺畅,他提出在飞船和空间站之间增加空间实验室阶段,形成“三步走”设想。1992年,作为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他主持完成工程技术方案与“三步走”发展战略论证,为中央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同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成为工程技术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以及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者,他怀揣抬头问天的壮志豪情,与工程全线共同开启了中国人的飞天圆梦之路。

我们永远铭记他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项目。王永志始终坚持“可靠第一、安全至上”设计理念,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4次无人飞行试验和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总体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创造性提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起点、高效益、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想,力主采用三舱飞船、轨道舱留轨应用、不上大动物试验、海上分区定点救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措施,组织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我们永远致敬他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倾注的毕生心血。王永志持续关注工程进展,年逾古稀仍耕耘不辍。作为工程高级顾问,担任空间站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组长,提出了“适应国情、控制规模、自主研制、高效运营”的研制思想,组织制定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他继续参加方案深化论证,多次参与工程研制转阶段、出厂等关键节点的技术把关工作,在许多重大技术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殷切关注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攀登求索,瞄准第二步、第三步目标稳步推进,2022年中国空间站如期完成建造,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圆满实现。王永志始终关注工程更长远发展,曾两次与多名院士联名给中央写信,全面阐述早日实现载人登月的意义和技术路线,建议开展我国载人登月论证,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当前,中国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航天员乘组长期安全驻留,空间科学实(试)验成果丰硕,国家太空实验室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正式立项,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总体目标,目前工程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素材提供/王朋

文/任海根、张馨方、郝祎咛、王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