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可能又又又挖出全国最多的古墓……

西安,可能又又又挖出全国最多的古墓……
2025年01月14日 16:30 西安情报局
文=

城记作者  文史官

“考古队比施工队还忙”,这个“梗”全网尽知。这个说法,也是“地下文物看陕西”的验证。

作为华夏文明渊薮之地,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呈现“城叠城”特征。随着城市发展和重大工程推进,比如地铁8号线和国际机场,发掘古墓数量更是“天量”。加上“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流行,更引发关注。

2024年,西安可能又又又挖出了全国最多的古墓,可能就在你家门口。那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解读:西安发掘的古墓

2024年西安发现的古墓葬,可以用“数量巨大和极为丰富”来形容。

2024年1月11日,《2024年度陕西考古成果交流会分项汇报》举行,共有涉及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延安等以及部分中亚国家的46个考古项目。西安22项,其中有两项入选“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盗墓迷”们最关注的古墓考古,占比达68%左右。分析2024年考古,能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2024年西安古墓考古分布图◎制图/城记智库

第一文物规模庞大累计发掘古墓超四千座,其中贾里村墓地和阿房一路唐代墓葬均超1000个;各类遗迹和文物超两万余处(个),空港西郭村秦汉墓地、秦汉张闫遗址和利君唐代墓地,皆超4000个。

第二跨越年代久远:从约6000至5300年庙底沟文化时期,到4300年左右的龙山晚期,再到秦统一至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北朝、隋朝、唐代、北宋以及明清时期遗存至今。

第三是有重要发现:范氏家族墓地是陕西又一北宋士大夫阶层大型家族墓地,也是国内宋代考古又一新发现;皇子坡遗址确认是庙底沟文化时期,是关中继杨官寨遗址后又一处规模巨大的环壕聚落。

北宋范氏家族墓地出土的器物◎来源/陕西考古

贾里村唐代墓葬绢制梵文陀罗尼经咒◎

来源/陕西考古

第四墓葬类型多样:墓葬形制,包括竖穴土圹、竖穴墓道洞室和斜坡墓道洞室墓多种形式。这其中,霸陵祔葬墓发掘在西汉帝陵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唐太宗才人王帝释墓,是相隔一个多世纪的二次葬墓。

第五极强的延续性:比如北里王隋唐京兆韦氏家族墓墓葬,时代跨度长、覆盖范围广、涉及人物多和亲缘关系复杂的特征,为研究隋唐家族墓地随葬品组合、墓位排布和时代演变特征等提供了典型范例。

那么,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特点?

具体:各考古发现内容

-皇子坡遗址-

地理位置:航天基地少陵塬畔

考古发现:年度发掘清理古代墓葬67座,灰坑、房址、门址、窑址和蓄水池等各类遗迹600余处,出土陶、石、玉、骨器等各类遗物495件(组)。确认为庙底沟文化时期的一大一小双重结构环壕,面积约10万平米。

意义解读:关中地区继杨官寨遗址后发现又一处规模巨大的环壕聚落,为一处防御等级较高的聚落,为深入分析仰韶中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提供重要资料。

-羊元坊遗址-

地理位置西太路与西沣路之间

考古发现包含新石器时代、汉代、唐代以及明清时期遗存,其中龙山晚期遗存最为丰富。2024年度共发掘客省庄文化时期遗迹167处,其中灰坑150座、墓葬10座、房址2座、陶窑3座,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等遗物。

意义解读:保存较好的客省庄文化环壕聚落遗址,大量龙山时期的动物遗存,对进一步探讨龙山晚期人群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等提供重要依据

-鄠邑西坡村南遗址-

地理位置鄠邑区涝峪河畔

考古发现共发掘春秋战国时期墓葬259座、车马坑/马坑6座。出土铜簠、铜鼎、陶鼎、陶鬲、陶壶、陶豆等器物数百件。

意义解读:时代从春秋晚期延续至秦统一,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包含有秦、楚等不同文化因素与本地文化传统,充分反映出秦岭北麓、西安西南部鄠邑地区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面貌

-空港新城西郭村秦汉墓地-

地理位置空港新城西郭村

考古发现已发掘墓葬724座、围墓沟96条、道路2条和陶窑5座,出土各类随葬品4000余件。有竖穴土圹、竖穴墓道洞室、斜坡墓道洞室墓三类,竖穴墓道土圹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

意义解读:应为安陵邑居民的公共墓地来统一规划和使用,对确定汉安陵陵邑西部范围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也对研究西汉帝陵陵邑布局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潘家庄秦汉墓地-

地理位置雁塔区丈八东路

考古发现共清理秦汉时期墓葬464座,集中在秦统一至西汉早期,部分晚至西汉中晚期到东汉,出土陶、铜、铁、石和骨等文物5000余件(组),呈现大区内族葬,不同宗族或人群划分不同区域埋葬特点。

意义解读:文化面貌较为多元,融合秦、三晋两周、楚及巴蜀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为研究杜县周边人群构成、人口重心的转移等增添了材料,亦对研究秦汉之际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有所助益。

-张闫遗址-

地理位置秦汉新城正阳街道张闫村

考古发现清理出千余座汉代遗迹,灰坑中出土封泥共665枚,是较完整的西汉时期聚落布局。分布密集、成排布局的地面式房址较为少见,补充汉代中小型房址在结构、建筑技法等方面的新材料。

意义解读:安陵邑下辖的一处乡邑聚落,沿用时代自西汉早期延续至新莽时期,其出现发展与安陵及安陵邑的营造密切相关。出土封泥数量多、种类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胡家庙墓地-

地理位置华清东路以南

考古发现最重要发现是北朝家族墓地,共60座,均坐北朝南,分布密集。西安城东目前最大的北朝家族墓地,墓葬排列有序,为研究北朝墓葬形制、家族墓地及时代演变下的墓地分布提供重要资料。

意义解读:填补了这一阶层墓葬发现的不足,且处于汉唐之变的重要过渡时段,进一步丰富了关中地区北朝墓葬的文化内涵,是多民族融合的重要佐证

-贾里村墓地-

地理位置:子午大道以东,长安公园以南

考古发现:共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出土文物近四千件组,包括早期三彩俑、高足银杯、下颌托、梵文陀罗尼经咒、石俑、石马及唐三彩等以盛唐董氏、梁氏两处家族墓地最为重要。

意义解读:为研究盛唐历史、地理、政治、社会、生活和宗教等多方面内容提供实证材料,以及唐代墓位形态、葬俗等提供重要依据。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为研究唐玄宗晚年社会、政治及相关决策影响提供了佐证。

-阿房一路唐代墓地-

地理位置阿房一路与西三环以东

考古发现共发掘墓葬1117座、夯土基址2处、灰坑664个、沟53条、井38口、房址6座以及古河道1处。以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为主,墓主大致以城西庶民为主体,以宫人、宦官和番人三个特殊人群为特色,兼有中低阶武官等。

意义解读:极大地丰富了隋唐长安城西郊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为探讨北朝隋唐以来长安城居葬关系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利君制药厂唐代墓地-

地理位置丰镐西路利君制药厂原址

考古发现发现十座纪年唐墓,出土各类文物四千余件(套),墓主身份包括武将、僧人、宦官家属、庶人等,居住在修德坊、颁政里等里坊内,与城东幸福林带隋唐墓地存在对应关系,

意义解读两件纸质印绘结合印本陀罗尼经咒为研究唐代佛教的传播、雕版印刷术年代推定有重要意义,与阿房一路唐代墓地相关一脉相承。

-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

地理位置:航天基地北里王村

考古发现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五座墓葬均坐东朝西,其中有宋故陕西制置解盐使、尚书度支员外郎范祥墓及其父范忠恕墓。西区墓葬较多,由南北两个小家族墓园和两侧的附葬墓组成,出土陶器、瓷器、金银器等500余件。

意义解读:是陕西地区发现的又一个北宋士大夫阶层的大型家族墓地,是国内宋代考古的又一新发现,为北宋家族墓地研究以及关中地区丧葬制度和礼制观念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文=城记智库  文史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