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针灸高峰论坛大咖云集,学术盛宴,不容错过→

广州国际针灸高峰论坛大咖云集,学术盛宴,不容错过→
2024年06月16日 12:26 FM936南方生活广播

01

会议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3〕3号)精神,积极响应省、市中医药发展战略及工作部署,助推我市针灸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现定于2024年6月21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广州市针灸学会联合主办“广州国际针灸高峰论坛暨广州市针灸医院“1+N”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项目启动仪式”活动。

会议主题

循证医学助力针灸国际化

会议日程

专家介绍

02

1

Juan VA Franco教授,阿根廷人,在Cochrane担任执行编辑、联系编辑和中心副主任等多个职务。2024年,他被任命为杜塞尔多夫证据综合单位的负责人,该单位是Cochrane五个证据综合单位之一。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涉及多个医学主题的相对有效性和预后的证据综合。他于2014年开始担任本地期刊《Evidencia》的副主编。自2021年以来,他担任BMJ循证医学期刊的主编,这是全科医学领域的顶尖期刊之一,并且也是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的临床编辑之一。

2

Myeong Soo Lee,韩国韩医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of Oriental Medicine, KIOM)首席研究员,韩国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客座研究员。国外补充医学研究学会董事会成员,“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杂志副主编,“Medicine”杂志补充与替代医学栏目主编,2014年担任BMJ杂志国际委员会研究员。发表SCI论文600余篇,涵盖补充与替代医学、循证医学等方向。世界上前3名的补充替代医学领域研究人员之一,并在2022年和2023年跻身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之列。他所带领的KIOM团队专注于开发传统医学的证据图谱和报告指南,制定韩医学的临床实践指南,以及研究韩医学临床疗效等研究。

3

王新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NIH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世界中联音乐治疗专委会会长、翻译专委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学》(英文版)主编,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是我国疟疾防治和青蒿素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团队核心成员。

4

许能贵,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第八届中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广州中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物首届岐黄学者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南粤创新奖获得者。

5

荣培晶,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近年来,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脑认知与脑科学重点专项等重大课题5项。

6

刘存志,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岐黄学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连续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2项,在Annals of lnternal Medicine、Arthritis & Rheumatology、JAMA Surgery、EClinicalMedicine、JAMA Network Open、Theranostics、Pai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获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励10项,制定行业标准4部,主编“十四五”全国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针灸领域最知名十位学者,担任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编委,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主任委员。

7

唐纯志,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病机理研究,擅长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研究针灸治疗脑病、消化道疾病、老年病及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获效机理,尤其在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领域具有丰富临床和基础研究经验。

8

陆丽明,医学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临床流行病与统计学系访问学者。目前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临床研究与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担任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研究方向包括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临床证据评估等。具体聚焦于针刺改善戒毒症状、缺血性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高质量临床试验、中医药组学多模态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等领域。

9

石广霞,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针灸学会痛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腧穴分会秘书长,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的实施工作。作为骨干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励4项。发表学术论文104篇,副主编十四五全国规划教材1部,参编规划教材4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

10

包春辉,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肠胃病疗效评价及脑-肠互动机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PAIN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刊源21篇,他引600余次,并入选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24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多次受邀全球消化领域顶级盛会—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会议作大会报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等多项科研及人才项目。获授权专利15项,10项第一发明人。荣获包括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多项奖项。兼任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iton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专刊客座主编以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EClinicalMedicine、Digestive Disease and Science等20余本SCI期刊审稿专家。

11

王瑜,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针灸防治脑病(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失眠等)的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近5年来: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项目2项、国自然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Brain stimulation、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中科院1区期刊发表SCI论文38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参编论著4部(副主编1部);授权国家专利4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4项,以及Elsevier中国高下载论文学者、Wiley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优秀校友”等称号;聚焦“针灸-脑病”领域,兼任Frontiers in Neurology副主编,Anatomical Record编委,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ress and Brain、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青年编委,以及Frontiers in Psychiatr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特邀客座主编。

12

迟源,临床医学硕士、麦克马斯特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曼彻斯特大学MBA;Cochrane 协作网董事、信托人;医思科技创始人CEO;SynGuide AI人工智能实验室带头人;GRADE AI 工作组联合负责人;GIN AI 工作组联合发起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指南推荐对齐项目负责人;麦克马斯特大学 GRADE 中心 WHO传染病、研究方法和推荐合作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CAN-PCC 指南项目国际顾问;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GRADE Organisational Change 项目共同负责人、组织转型顾问;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编委;Cochrane 信息专员、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信息顾问;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MLA) 会员及 AHIP 认证会员、欧洲卫生信息图书馆协会(EAHIL)会员;从事证据整合、临床指南方法学研究、人工智能在系统评价和指南制订中的应用和应用平台开发。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03

会议导航

会议地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天河院区

(天坤三路95号)行政楼3楼多功能厅

交通指引

【公共交通】

地铁棠东站D 出口,步行15分钟

建议:1号线杨箕转5号线,5号线员村转21号线棠东

(本路程路经行人隧道,可直接到院区西门,进入院区后左转步行50米到行政楼)

【驾车导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天河院区/天坤三路95号到达门诊楼正门南门,院内停车场免费停车。

会务咨询

04

联系人:骆文婷,杨振宇

联系电话:(020)81222767,(020)81222841

(备注:免会议注册费,提供午餐,院内II类学分0.5分)

图文编辑 / 温昊月

文字审核 / 徐心怡

责任编辑 / 王雯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