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导弹试射,德防长下令备战,俄警告将对等供武回击

美核导弹试射,德防长下令备战,俄警告将对等供武回击
2024年06月08日 11:12 诸葛小彻

图为美军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本期话题,美军高超音速核导弹试射,德防长下令做好与俄发生战争准备,俄罗斯警告将向其他地区提供武器,对等回击。

据报道,6月4日,美国军方试射了一枚未携带核弹头的“民兵3”洲际导弹,该导弹于当日12点56分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以每小时超过1.5万英里的速度飞行了4000多英里,到达位于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一个试验场。

美军方官员表示,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目的,是为了展示“美国核力量的战备状态”,并在人们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担忧日益强烈之际,提供“对国家核威慑的信心”。

美媒声称,该导弹能够在发射后的30分钟内到达世界上的任何目标,包括距离试射地点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约5900英里远的莫斯科。

而在4号的核导弹试射结束后,美军方在6号还进行了一场核导弹试射。而在这两次试射之前,美国还进行了一次亚临界核试验,虽然这种试验不发生核爆炸,但试验中依然会使用武器级别的放射性物质。美方称该试验旨在不开展核爆炸试验的情况下,收集有关美国核弹头的“重要数据”,加强美国核弹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

目前,美及西方国家陆续允许援乌武器对俄本土进行打击,在俄乌冲突的紧张时刻,美方如此密集地进行核力量试验,其背后目的显然没有声称的那么简单,尤其是美媒炒作试射核导弹称能在30分钟内打到莫斯科,无疑加剧了冲突的升级,引发外界明显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俄罗斯国防部称,要以战术核武器演习来回应“法国、英国和美国对俄罗斯联邦的挑衅声明与威胁”,在俄南部军区开展了俄罗斯第一阶段非战略核武器演习,出动了“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参加行动。

这次演习最具震慑性之处,就是俄空天军要进行核弹头领取和装填。俄罗斯外交部曾发表声明,强调非战略核力量演习旨在向西方及其在乌克兰的“傀儡”发出“清醒的信号”,呼吁西方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不要令紧张局势再度升级,更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引发战争的行动。”

当时的分析就认为,虽然对俄罗斯而言,进行核威慑更多是无奈之选,但很可能诱发北约拥核国家展开类似演习,从而推高地区核战争风险。目前美试射的核导弹无疑是对此的回应,在美方率先放宽援乌武器的限制后,再次动用“核威慑”针锋相对,对于美国方面的挑衅,俄罗斯外交部警告称,美国可能将面临“致命后果”,俄乌冲突可能会“最终导致核灾难”。

图为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已经嗅到了危险气息。据报道,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表示,“德国需要在2029年前做好发生战争的准备”。他还称,为此德国需要重视物资财政问题,以及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一旦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获得胜利,德国付出的代价将会比援助乌克兰要高得多。

作为对美及西方国家援乌动作的回应,当地时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做出最新表态,称西方国家参与对俄罗斯的军事打击,意味着他们对俄罗斯直接开战,俄罗斯必将做出回应。

普京强调,如果西方国家将武器运送到乌克兰,那么俄罗斯也可以向世界其它地区供武,这些地区将可以用俄罗斯武器,对军援乌克兰的国家发起敏感打击,并称“我们会考虑这件事”。

图为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当天表示,他已经以书面形式给拜登回复了一封信,信中指出,停止冲突的前提,就是不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一旦落实这个要求,冲突将在两到三个月内结束。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此前曾提出过,乌克兰目前的局势加剧了俄欧之间的不信任,欧洲方面担心未来会遭到俄罗斯的攻击,俄罗斯则担心北约会继续东扩,这种互相不信任使得双方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战争爆发的风险增加。

德国的举动或许是为了趁机增强自身的军力,但这种积极备战的行为,容易在现下的敏感时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至于美国方面,俄欧对立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欧洲,这对意图逐步脱离美掌控的欧洲各国而言,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综上所述,美军的高超音速核导弹试射、德国的备战准备以及俄罗斯的对等供武警告,都加剧了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外交和对话来降低紧张局势,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