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基金17年未了局

出海基金17年未了局
2023年10月07日 11:02 资管风铃

作为公募“跨境投资”的产品大类,QDII基金正在加速扩容。

Wind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新发QDII基金已达46只,累计合并规模达86.4亿元。

截至9月18日,QDII基金净值总规模(Q2存量+新发)已达3235亿元,几乎是3年前的3倍。

当内地市场投资景气度不足,交易难度提升之时,转而加大海外投资布局,的确有可能成为资管行业转型的备选项。

以时常被当作参照系的日本市场为例,平成萧条漫长的负利率时期,日资机构发行了大量投向海外债券的固收产品,成为日后支撑行业扩张的重要载体。

(参考阅读:日本基金业萧条简史:走出苦熬的30年

截至2021年底,日本政府、企业及居民三部门所持有的的海外净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

400万亿日元

这是90年代初泡沫破灭前日本股票基金净值总量的8倍还多。

回看国内市场,当下3000亿的QDII体量远不足以承载境内资金着眼于全球配置的旺盛需求。

目前QDII基金的主要矛盾,是日趋紧俏的投资额度,无法满足旺盛海外投资需求的冲突,今年以来采取大额限购的QDII产品已经多达70只。

外汇额度约束下,基金的出海投资更像是一场“戴着镣铐起舞”的游戏。

虽然如此,但资本对外开放与“走出去”的趋势不会就此止步,正如港股通机制可绕过QDII额度来更加自由的配置港股一样,未来更多互通机制的试水,仍然有可能对资管行业格局产生嬗变。

从潜在需求、转型方向来看,“走出去”是资产管理行业必须直面的命题,在逆全球化情绪升温中,“逆向”出海布局的趋势性机会,或许才刚刚浮出水面。

01

全军覆没

虽然诞生已有17年,但QDII基金问世后的数年间,曾一度陷入信任危机。

2006年6月,还在韩方河治下的华安基金在通过证监会的评审后拿到了首个QDII资格,并顺势启动了首只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的发行。

华安国际配置的问世,不仅打响了公募机构出海的第一枪,也较其他头部率先抢跑。

要知道,直到2007年证监会才发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从准入、投顾、托管几个维度勾勒了QDII的监管规则。

从时间线来看,QDII基金的发展实际呈现出一种先试点、后规范的顺序。

在此之前,部分国有银行已推出了有关QDII的固收产品,而华安国际配置的出现,填补了国内QDII产品在权益市场的空白。

根据华安的设计,华安国际配置将引入海外机构担任投顾共同管理,甚至还引入一家华尔街巨头为该产品搭建了结构化设计——5年后到期时若出现亏损,该机构将会为损失提供兜底。

尽管坐拥完备的保障措施,但华安国际配置刚刚出师便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血洗下遭遇巨亏。

更加不幸的是,结构安排上提供担保的那家巨头寿命,都没能长过华安国际配置的封闭期,因为它正是两年后金融海啸中轰然倒塌的

雷曼兄弟

哪怕华安通过诉讼弥补了部分损失,但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下,持有人仍然遭遇了接近20%的汇兑损失。

华安国际配置的出师折戟,只是QDII起航后触礁的开始。

2007年9月的A股牛市顶点,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现摩根基金)先后发行了4只QDII基金,合计规模达到了放到今天也颇为惊人的

1200亿元

该批被称作QDII“老四只”的产品,在上市不久后便遭遇金融危机重创,成立5年后的平均亏损达到了30%。

首只出海产品变踩雷金融危机的“风暴眼”机构,“老四只”数年内遭遇全军覆没——这是QDIII基金诞生之初所遭遇的重挫,影响了此类业务此后数年间的发展。

02

ETF当道

很长一段时间里,首批QDII带给市场的创伤迟迟难以愈合。因为昔日的巨无霸基金即便经历更久煎熬,始终没能等来时间的玫瑰。

经过长达16年的漫长运作,“老四只”中的3只,至今仍为负回报。

截至2023年9月18日,嘉实海外中国亏损仍达-33%,摩根亚太优势、华夏全球精选亏损分别为-10%、-9%,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南方全球精选的总回报也仅有0.3%。

难堪的长期业绩面前,体量持续萎缩,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老四只”合计规模从首募的1200亿元收缩至不足80亿元,蒸发比例超过93%。

若扣除赎回因素,“老四只”16年间累计亏损达到了205.3亿元,即平均

每年亏掉13亿

虽然“老四只”陷入深度回撤,但在发行后的7年时间里,仍然是出海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存在。

乘风于港股通的开启和2015年牛市,两只港股上市基金开始跻身头部QDII的阵容,它们分别是:

易方达恒生H股,银华恒生H股

截至2015年底,易方达、银华上述两只产品规模达50.8亿元、47.8亿元,分别超过了“老四只”中的南方全球精选和摩根亚太优势。

看似彼时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两只QDII,甚至所挂钩的都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但二者却因产品方向的选择差异,最终呈现了截然迥异的命运分野。

银华恒生H股起初是一只高波动行情下颇受欢迎的分级基金,还一度在2016年二季度末以84.1亿元成为全市场规模第二大的QDII,但在随后的分级基金整改后迎来快速流失。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银华恒生H股规模仅余2.1亿元。

相比之下,易方达恒生H股却是境内市场与华夏恒生同步上市的首只港股ETF,在配置资金的持续涌入下,2016年起连续5年稳坐全部QDII产品的规模龙头之位,并在2019年底突破百元大关。

易方达恒生H股的连年超神,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QDII产品指明了发展方向,那就是

大力发展ETF,扮演投资工具

或许发现该路径的可复制性,易方达又于2017年上市了第二只QDII-ETF产品——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而另一只港股ETF华夏恒生的规模也进入了快速膨胀期。

到2020年底,QDII产品中的规模前三均被ETF产品所占据——分别为易方达恒生H股、华夏恒生和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合计规模已达243.3亿元,占同期280只QDII市场总份额的接近1/4。

头部效应彻底点燃了ETF作为QDII竞赛主力的发动机。

2021年,全行业累计上市的QDII-ETF产品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6只,比过去14年间累计上市的同类总和还多。

截至2023年6月底,规模排名前6的QDII产品中,有5只属于ETF基金,累计规模达1152亿元,占比超过了QDII基金总额的35%。

03

额度战争

批量开闸的2007年,QDII凭借“老四只”的起手牌就坐拥1200亿元规模,但该体量很快在数年间的亏损中膝斩,直到2020年二季度末,才重新回归千亿水位线之上。

但随之而来的出海投资需求,显然让QDII驶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

一年后的2021年,QDII超过2000亿元;2023年,正式突破3000亿元。

有别于侧重债券投资的日资机构,权益才是当下QDII江湖的主流。

在3235亿元的QDII总量中,股票+混合两类QDII基金规模就达3106亿元,占比超过了96%

权益高占比主要与ETF的起量有关。

资管风铃统计Wind数据发现,ETF类的QDII基金合计规模达1974.1亿元,占比超过6成

促使QDII更快滚雪球的推力,显然短期更好的业绩表现有关。

一方面,2023年以来至9月19日的Wind数据显示,回报率超过10%的QDII基金数量已达142只,占比达27%,其中超过30%的就有52只,更有23只QDII基金的回报率在40%以上,其中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的收益最高,达46.4%。

从出海基金的总胜率来看,存续至今的525只QDII产品中,成立以来未能实现正回报的数量约为242只,占比达46.1%,小于股票类的61%和混合类的53.1%。

另一方面,伴随A股市场近年来的杀估值,让更多投资者开始转身关注包括北美、日本、欧洲等海外市场机会,间接的让QDII逐渐步入舞台中央。

为了承载这一变化,更多公募机构也在发行更多QDII基金,2023年以来新发的QDII基金达46只,此外亦有44只处于报审排队状态。

但在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QDII基金的扩容仍然受到外汇额度的刚性约束。

面对投资者的申购热潮,不少QDII基金开始轮番限购。

截至9月19日,仍有不少于70只QDII基金(A/C单列统计)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部分产品单日限购额只有百元左右,原因则大多指向了外汇额度不足。

一些机构的“弹药”也在获得补充,易方达、广发、南方等19家公募今年以来合计获增了18.4亿美元的QDII额度,此外摩根士丹利、汇丰晋信、上银等基金业开始拿到QDII额度。

然而QDII额度仍然是硬通货,刚刚过去的2023年8月,QDII整体额度并未获得新增。

正因额度受限,让QDII竞赛成为一场非对称的不公平较量——享有更多外汇额度的管理人似乎坐拥更加显著的竞争优势。

但在QDII如火如荼的同时,市场显然需警惕该类产品在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上所具有的风险双重性

原因在于,资产价格与汇率的波动往往呈现出一致的曲线。

以华安国际配置和“老四只”为例,这些早期QDII所持有的底层资产在遭遇金融海啸影响的同时,还叠加了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因素的冲击,导致最早参与抢购的持有人损失进一步放大,即受困于“资产价格”与“汇率价格”的双杀。

同理,当下QDII产品的吸引力,一方面得益于海外市场核心资产的估值走俏,另一方面和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的美元利率持续抬升有关,所指向的投资机会,实则是“资产价格”和“汇率价格”的双击。

上述现象显然暗含了QDII基金的特殊性——其最终收益不但会承受底层资产的定价波动,也会成为目标市场汇率风险的直接映射。

从早年的“全军覆没”到今日的“额度难求”,QDII基金实际上经历了一次从

“双杀”到“双击”的周期切换

这意味着,投资者不仅需要对QDII目标市场的资产价格走势形成判断,还需要对潜在的汇率风险有所警惕。

QDII产品正处于供需上行期,而在美股核心资产估值的持续走高,以及美元政策随时可能转向的今天,该类产品的风险或正悄然提升。

事实上,择时不当同样可能会让出海产品面临深度亏损风险。资管风铃通过Wind统计成立一年以上的QDII产品发现,多达32只产品(A/C单独计算)的年化亏损超过20%,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诞生于2021年的牛市高位,其中华夏新时代美元的回撤最大达到-33%

当然,从中长期来看,出海投资仍是资产管理行业所需面对的必修课,尤其是在逆全球化风险逐步抬头的当下,反而更需要全球化的配置能力,来规避单一市场所积聚的高集中度风险。

与此同时,资本对外开放的趋势不会停歇,正如9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还在会见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梁佑思(Nicholas Lyons),就中英资本市场合作议题交换看法。

更多有关资本跨境互通机制的创新,亦有可能为未来的出海投资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无论潜在的红利以何种方式降临,资管机构们最好枕戈达旦,为应战做好准备。

(完)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