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亿元当量拆解:公募从业者的持基江湖

76亿元当量拆解:公募从业者的持基江湖
2023年11月07日 09:17 资管风铃

伴随A股市场的持续调整,权益基金的回撤问题正处风口浪尖。

面对市场情绪转冷,不少资管机构都在积极发声,表达了对长期乐观主义的认同。纯粹的观点表态固然简单,而能否亲自躬身于市场来知行合一,才是对其投资判断的真实映射。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公募机构对自家产品进行自购(参考资料:公募自购行为研究),但相比于大多具有国资控股背景的管理人自购潮,公募机构员工对自家基金的申赎状况,或许能更完整的呈现从业者对当下市场的态度。

毕竟他们是对公募有着最近了解的一群人,所投入的又必须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其行动逻辑与规律,或许能在当下并不乐观的市场情绪中提供一丝指引。

Wind数据按份额类型分开统计显示,公募机构(含券商公募业务,下同)员工2023年上半年末合计持有的权益基金总份额达64.5亿份,若按10月31日的单位净值估算,则持仓价值约合76.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的杀估值周期中,公募员工对权益基金的份额增持却出现了“越跌越买”的逆向特征,其较上年底实现了12%以上的份额扩张。

但在从业者整体“加仓”的背后,仍然存在少数机构贡献绝大部分“员工持基”的两极分化现象——业内前28名的管理人员工自购之和,几乎与全行业的员工自购总量相同。

与此同时,通过员工自持比例较高的基金可以发现,绩优的收益曲线,尤其是经过长期验证,收益回报可以穿越周期的权益基金,成为了这些与市场距离最近者们的首选。

01

非对称自购

从持基总量来看,公募员工对自家基金的申购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资管风铃统计Wind后发现,2023年上半年的权益资产震荡中,公募机构员工的合计净自购的份额仍然达到了:

7.1亿份

这个规模较2022年底的增长超12%,按业内约3.1万名从业人员的估算,则每名公募人平均在上半年净申购近2.3万份权益基金。

这意味着距离投资经理和他们的同事,正在市场震荡下行中“逆向”加仓。

一方面,这是去年公募绩效新政和“自购令”的发力使然。

据2022年6月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公募机构高管及部门负责人应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所在机构旗下基金,而基金经理则被要求不得低于30%。

低迷的市场会对从业者绩效带来影响,但强制性规则的落实和公募渗透率的提高,仍然会进一步放大公募员工的“自持总量”。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员工对旗下产品的加持,却体现了不同管理人之间的具体差异。

员工持续增持自家权益产品,的确是今年的行业常态。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计113家公募机构实现了员工持有旗下权益基金份额的正增长,但但也有56家机构出现减少。

具体到单家管理人,丘栋荣作为“台柱子”的中庚基金以12293万份,成为上半年员工净自购权益基金最多的机构。

这意味着,仅中庚一家的员工自持规模,就占到了全行业的17.3%。

海量自购也主要集中在特殊产品中,其中丘栋荣管理的中庚港股通价值单只基金的员工净自购份额就达到了9702万份。(参考资料:丘栋荣的平凡之路

此外,广发、嘉实、银华、富国等9家头部公募的员工权益基金净自购达到2000万份以上。

统计显示,包括上述10家公募在内,员工自购权益基金份额超过1000万份的管理人数量为31家。

与之对应的是,亦有中信证券、泓德基金、华安证券、建信基金、东海证券等管理人出现了员工针对旗下权益产品1000万份以上净赎回,存在该类情况的管理人家数达到了52家。

申赎的不对称分布,与员工自购现象在行业内的严重分化有关——公募员工对权益基金的净自购,主要被这些头部机构统治。

资管风铃统计Wind发现,员工净自购权益基金总量上半年排名行业前28的管理人,合计发生的净自购规模达7.1亿份,刚好与同期的全行业员工净自购总量相当。

不同管理人员工持基的巨大差异,或许正是行业下行周期里,资管行业两极分化趋势的冰山一角。

业绩、规模表现优异的机构,显然能给员工带来正向的绩效奖励,而自购令的约束下,会进一步提升相关机构员工自购规模的天花板。

头部机构的虹吸效应,会随着自购规模的放大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而当下约合76亿的体量,也远非公募员工自持权益基金的上限。

02

长择之选

公募员工在旗下基金中的持有比例,是观察自持现象的另一窗口。

哪怕是在市场震荡加剧的今天,基金公司员工在自家权益基金中的“高比例持有”现象并不鲜见。

资管风铃以不同类型份额分开统计Wind数据发现,截至2023年6月末员工持有份额占比超过5%的权益产品数共计214只。

其中,银华基金员工自持5%以上的权益基金最多达11只,中欧基金达9只,而广发、华安、诺安三家机构各有6只。

但在员工高比例持基的阵容中,能涨扛跌的绩优权益产品成为了许多公募人的目标。

中欧成长优选回报E为例,在权益资产持续杀估值的2023年,这只由价值风格老将曹名长挂帅的产品截至10月31日仍然以3.45%的年内正回报排在了同类前6.2%。

从近年来的历史表现看,曹名长的价投风格,让该产品不仅在走熊的2022年将回撤控制在7.2%以内,还在2019年至2021年的牛市期做到了高达28.4%的年化回报,走出了“牛市回报不低、熊市回撤可控”的理想曲线。

或许正因如此,虽然市场处于筑底过程中,但中欧员工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的“中欧成长优选回报E”的累计份额从去年底的1231.3万份逆势增长至1533.5万份,占比达9.3%。

投资老将管理的产品容易成为基金公司员工持基的“心头爱”,这也体现在由广发基金程琨管理的广发逆向策略A上。

Wind数据显示,广发基金员工截至2023年6月末对广发逆向策略A的持有比例达到9.1%,按照彼时403万份的合计份额和截至10月底的2.97元/份的单位净值估算,则广发基金员工的合计持基市值接近1200万元。

支撑这一现象的原力,仍然指向了对回撤控制,尤其是长期业绩的信任。

2022年、2023年前10月,广发逆向策略A的回撤幅度为-12.4%、-1.1%,分别排在同类前25%、前40%。

而另据截至10月31日的Wind数据显示,这只成立于2014年9月的基金在过去的9年多仍然实现了194.86%的累计回报,而挂帅老将程琨

近11年的投资履历中,综合年化回报更是达到了11.7%。

做投资的刚性条件之一,是用理性来取代情绪,以确保科学的决策。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人类的决策过程分为依赖下意识判断的“快系统”,和依托理性判断的“慢系统”两种模式,人们在生活中的大多数决策,会采用贴近本能的“快系统”。

“快系统”中,一个常见的谬误是基于自身时间与环境的自证——人类容易将“长期问题短期化”,或者将“局部问题全局化”。

在真实世界中,短期的高波动与回撤,并不能决定未来的长期表现;反之,过往的长期绩优历史,并不意味着短期可以100%的规避风险。

职业特点上,以投研人员为代表的公募从业者,更易以全局、长期的理性视角来辅以投资决策,这或许正是当下“员工持基”逆风于市场布局的内在逻辑。

与其说相信市场迟早会迎来转机,不如说对于如何应对波动,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远离本能,保持着更加理性且冷静的认知。

(完)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