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能否走向未来

浮动费率基金能否走向未来
2023年11月07日 09:27 资管风铃

新一批的浮动费率基金正在粉墨登场。

日前,交银施罗德旗下的新发基金——交银瑞元三年定开(下称“交银瑞元”)正是该批浮动费率基金中与业绩表现挂钩的代表。

市场景气度不足的当下,该产品取得了较好的发行结果,若将16.7亿元募集额和2亿元自购合并计算,交银瑞元的首募规模接近20亿元,成为10月份以来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产品。

不错的开局表现,也让更多目光聚焦到此类产品的带货潜力上。

事实上,采用相似费率机制的富国远见精选三年定期招商精选企业汇添富积极优选三年定开已相继启动发行。

此后还会有更多产品加入发行大军,据8月的获批信息,共有17家头部公募参与了此轮浮动费率产品创新,首批产品数达到了

20只

市场情绪不振期间,围绕浮动费率的产品创新确实有可能成为点燃新发基金规模引擎的钥匙,还有希望成为公募机构对冲行业下行、基金降费趋势的抗周期利器。

浮动费率早已有之,历史上的数次出现浮动费率产品最终也并未跻身主流。

截至2023年10月底的Wind数据统计显示,采用浮动费率的主动权益产品存量规模639.7亿元,在主动权益基金中的占比仅有1.5%。

倘若回归本质,主动权益基金的运作上限,仍然取决于基金经理的受认可度,而在投教不足、费率敏感度整体偏低的持有人面前,该类产品设计能够发挥多大的比较优势仍是未知数;何况相对复杂的费率机构设计,本就是对更多投资者认知成本的挑战。

此类基金最终能否成为常态化产品类型,还只是市场下行期行业自救的昙花一现,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01

对赌「组合拳」

就产品实质而言,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因不同触发条件而形成的差异化费率安排,实际上属于一种具有金融衍生属性的

含权结构

以挂钩业绩的交银瑞元三年为例,该只产品并未采用“不赚不收费”的简易浮动模式,而仍然设定了0.5%的固定费率保底,同时根据业绩表现再额外计提0.5%的“或有管理费”,以及最高不超过1%的“业绩报酬”。

理想状态下,这意味着哪怕带亏走出封闭期,交银瑞元三年仍然享有规模0.5%的保底管理费,而获得年化8%且超过业绩基准的理想状态下,费率最高可以达到2%。

这意味着,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之时,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之间达成了围绕基金净值波动的“对赌”条件。

以上述挂钩业绩的模式为例,该产品的发行相当于管理人向持有人附赠了一张挂钩净值且用于抵扣管理费的看跌期权

假设封闭期满基金跌破净值,则持有人可以此行权抵扣0.5%的管理费,而如果取得正收益,则权利金灭失,仍按1%扣费。

(参考阅读:不赚不收费本质:送你一张看跌期权

如果仅具有上述结构,意味着此类产品的创设仍然具有择时特征——往往选在市场估值偏低时设立,以降低亏损带来的低费率风险。

但此轮产品的不同,一方面在于保留了0.5%的保底费率,提高了该类产品在更多市场状态下设立的可操作性,降低了管理人在市场高位发行该类产品的风险;

另一方面则引入了业绩报酬机制,即在超过年化8%及业绩基准的情形下,可以额外收取最高1%的业绩报酬,究其实质,乃是管理人从持有人处无偿获得了一份挂钩业绩表现的看涨期权

一旦超过业绩报酬线,则可以行权来获得更高比例的管理费,这给予了管理人在市场上行期争取更多收入的机会。

对管理人来说,此次的浮动费率的本质是一套“固定管理费兜底+送出看跌期权+获得看涨期权”的组合拳。

02

走入周期

此轮浮动费率的挂钩标的,分别指向了持有期、规模、业绩三种不同对象。

例如11月1日发售华夏信兴回报混合基金费率就与规模挂钩,按其约定产品规模不高于100亿是,按照1.2%的费率计提,而超过100亿的部分则按照0.6%减半征收。

再如10月11日发行、费率与持有期挂钩的景顺长期价值发现混合(下称“景顺长期价值”),根据满0/1/3年的持有期分别设置了A1\A2\A3三类份额,并设定了对应1.2%/0.8%/0.6%的管理费,即持有时间越长,管理费越低。

事实上,不同的挂钩计费模式,也折射出行业针对不同维度的期望与诉求。

  • 挂钩持有期丨会进一步鼓励基民长期投资,同时锁定更长期限的管理费收入,按照上述景顺长期价值的条款,则投资者连续4年持有的平均费率仅有0.85%;

  • 挂钩规模丨顺应了资管行业“边际成本递减”的定价逻辑,并能以低费率为卖点,提升更大体量基金的规模天花板;

  • 挂钩业绩丨能够减轻管理人在产品亏损时“管理费照收”的客诉压力,还能在市场上行期争取超额的业绩报酬。

但此次试点的浮动费率产品大面积复制,容易带给公募行业更显著的周期冲击

尤其在挂钩业绩时,公募机构的规模、费率很有可能呈现出“量价同变”的情况,即市场上行期,基金规模与业绩报酬大概率会双双走高,反之亦然。

头部机构或许拥有更多冗余应对,但对抗风险能力偏弱的中小机构来说,轻易试水此类产品的仍然容易受到市场周期的扰动。

此外,该类产品与公募降费潮的同时到来也非偶然。

目前已有113家公募机构宣布降费,主动权益的平均固定费率已调降至1.2%左右。

资管风铃以10亿元初始规模比较不同情景下固定、浮动(挂钩业绩)两种模式后发现,浮动费率的三种情景的管理费之和会略高于固定费率模式。

这意味着,如果三种回报表现能够在市场中均匀分布,则浮动费率带给行业的整体管理费收入反而有可能更高

即假设以下三种情景同时发生时,浮动费率的管理费总额是0.39亿元,而固定费率则不到0.38亿元。

但需注意的是,「情景三」背后对应的“年化收益超过8%且超过业绩基准”的实现难度,在不同市场状况下迥然相异。

资管风铃按A/C份额分开统计截至2023年10月31日的Wind数据后发现,在接近7400主动权益基金中,近三年里跑赢基准且年化回报超过8%的产品只有142只,“跑出率”不到2%。

当然,这也是近年来市场震荡下行的结果。

反观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牛市期间,上述“跑出率”则高达92.9%,其中年化回报超过20%的比例甚至

高达72.5%

如果后续三年市场获得修复,那么这些浮动费率产品赚取超额管理费的胜率也将大幅提高。

可以认为,挂钩业绩的浮动费率产品,仍然隐含了管理人有关“市场后续上行概率加大”的择时判断。

事实上,如果不考虑业绩报酬部分,无论亏损下的0.5%,还是常态增长下的1%,均较现阶段多数同类产品下调后的1.2%固定费率更显压力。

诚然,当下估值偏低的市场状态有利于部分新发基金做出更优秀的回报曲线,但从长期来看,浮动费率产品仍然可能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曲折之路,并面临更多现实挑战。

(完)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