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月26日消息昔日四大国有AMC之一的中国华融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26日早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公告,已经完成完成公司名称及公司章程在公司登记机关的变更登记备案手续,并取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其他内容不变。
随着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的一纸公告,中国华融以及华融系正式剧终,自此告别我国金融舞台,同时也宣告了存在了25年“四大AMC”时代结束!而中信系成为了最大赢家,低调拿到了不良资产处理牌照。
中信系人马早已全面上位
去年11月15日晚间,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更名计划,公告显示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定位,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中国华融拟变更公司中英文名称全称、简称和司徽。具体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将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将由“中国华融”变更为“中信金融资产”。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分最终核准为准,公司的股份代号保持不变。
当时对于更名原因,中国华融并没有遮遮掩掩,直截了当表示是中信集团的大股东地位和背后推动。其表示截至公告日期,中信集团持有公司26.46%的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东。2022年以来,公司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制定“一三五”发展战略,推进各项工作。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积极成效,也有利于突出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等。
当晚,中国华融还同步发布了人事任命的公告,中国华融公告称,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聘任徐炯炜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任职资格批复之日起,至董事会另聘或解聘时止。
48岁的徐炯炜,毕业后加入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工作;8年后,进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行部工作,2019年2月任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投行TMT行业组负责人、董事总经理;2019年10月起,担任中信建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兼任该公司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系人马在中国华融内部早已经全面上位。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正均接任王占峰,出任中国华融董事长;中信信托原总经理李子民接棒梁强担任中国华融总裁。而中国华融现任副总裁、财务总监朱文辉,总裁助理温金祥也均来自中信系。
2023年7月,中国华融董事会宣布聘任总裁助理温金祥(58岁)为公司首席风险官,已获监管批复,其曾长期任职于中信银行。
曾创出1029亿元巨额亏损
作为四大AMC之一的中国华融成立于1999年11月,起初是为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而设立,2009年后,开始朝着商业化转型,并开启了金融版图的扩张,业务版图涉及银行、证券、租赁、信托、期货、消费金融等多领域。2012年9月28日,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30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17年,中国华融税后净利润265.88亿元,被评为“最会赚钱的前30家中国企业”之一,资产达到1.87万亿元,稳坐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老大哥位置。
但随着快速扩张、内部贪腐造成的风险浮出水面,2018年,“金融第一贪”时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被查。经查,赖小民直接或通过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2021年,经起诉审判后,赖小民被执行死刑。
在2014年至2018年赖小民主事期间,中国华融激进扩张,偏离主业,涉足信贷类、海外投资等高风险项目,埋下一颗颗暗雷。最终导致中国华融2020年创出1029亿元的净亏损。在2021年中国华融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股东净利润达3.79亿元。可好景不长,直至2022年中国华融再度交出亏损“答卷”。
中国华融出现巨亏之后,中国华融和时任的会计机构德勤遭财政部巨额处罚。
在2023年3月17日,财政部在通报中指出,经查,华融2014至2019年度不同程度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失效、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问题。德勤未充分关注华融多项经济业务实质,未穿透审计底层资产真实状况,对重大投资事项忽略审批合规性,对已识别的异常交易未恰当发表审计意见,未能客观评价企业资产状况,未能准确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在提供审计服务期间,未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未有效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严重审计缺陷。
给予德勤总所警告;暂停德勤北京分所经营业务3个月;没收德勤北京分所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额21,190.44万元,德勤总所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情节轻重,对德勤相关审计报告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景某某等2名责任人,给予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行政处罚,对马某某等3名责任人给予暂停执行业务1年的行政处罚,对牛某某等3名责任人给予暂停执行业务6个月的行政处罚,对宗某等6名责任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致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天泽投资有限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瑞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华融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情节轻重,对在华融相关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字的李某某等6名责任人,给予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李某等6名责任人,给予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陈某等7名责任人,给予1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中信集团接盘
为了挽救处于巨亏泥潭中的中国华融,2021年通过引战增资引入中信集团和中国人寿等多家战略投资者。
资料显示,2021年年末,中国华融完成内资股及H股的非公开发行。此次发行中,非公开发行内资股数量为392.16亿股,发行对象包括中信集团、中保融信、中国信达和工银金融资产;非公开发行H股数量为196.08亿股,发行对象为中国人寿集团。全部募集资金共计42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中国华融的核心一级资本。
作为此次增资引入的战投方,由财政部实际控制的中信集团对于中国华融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3.46%,成为中国华融的第二大股东。上述定增完成后不久,财政部将以所持中国华融240.74亿股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向中信集团增资。
2023年3月,本次增资完成。财政部对于中国华融的持股比例将由增资前的27.76%下降至24.76%,中信集团对于中国华融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26.46%,成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
此次发行中,非公开发行内资股数量为392.16亿股,发行对象包括中信集团、中保融信、中国信达和工银金融资产;非公开发行H股数量为196.08亿股,发行对象为中国人寿集团。全部募集资金共计42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中国华融的核心一级资本。次年3月,中信集团正式入驻中国华融并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最后扭亏为盈,体面退出历史舞台
就在几天前,中国华融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经初步测算,中国华融2023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同比扭亏为盈。对于业绩的变化,中国华融表示,主要原因为深化业务协同,拓展市场,加强资产管理,叠加资本市场变化趋势较上年度有所改善,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对公司全年盈利有积极贡献;同时,把握特殊机遇实施重大投资,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
如今,中国华融算是体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开始了新的时代使命。
来源:金融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