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人社:培养技能人才为产业强市输送蓝领活力

扬中人社:培养技能人才为产业强市输送蓝领活力
2024年06月26日 15:21 江苏经济报

近年来,扬中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人才强市战略总体部署和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蓝领工人。

一是以产业结构的特点为导向,支持引导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了让职业技能培训更好服务产业强市,引导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围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优化办学专业、培训项目设置。鼓励规模以上企业积极申报开展企业等级认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大全集团、江苏圣大中远电气,威腾电气集团、银佳企业集团、美科太阳能科技、亿能电气,通灵电器集团7家规模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或企业可享受人社部门发放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企业建立薪酬激励政策,配套出台员工技能等级与基本薪酬调整挂钩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技能人才。

二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蓝领人才培养方式上取得新的成效。2021年在镇江市范围内首家推动出台《产业工人“聚扬”计划》,对引进产业工人的职业院校、人力资源机构等各方机构进行奖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2021年人才政策升级中,扬中人社立足广大企业和人才需求,推动出台《大学生“荟扬”计划》,对企业引进的各类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见习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贴、引才奖励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金山学院和扬中中专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专业(工种),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共同育人。企业急需的专业(工种)都能与相关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办学,个性化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企业参与深度逐步增加,成立了“企业领衔、学校融入、多方协调”三位一体的“扬中市校企合作联盟大会”,搭建精准供需对接平台,形成育人用人合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如大全集团、蜂巢易创、威腾股份等与职业院校共同建立产教学研合作基地,实施“冠名招生”,“订单式”培养技术员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

三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着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为服务于新兴产业,开发与光伏太阳能相配套的电子焊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层面地增加,使培训的空间得到充分的拓展,充分利用全市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对全市范围内有“互联网+”创业愿望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辖区内的企业开展调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互联网+”培训宣传和培训登记工作;围绕扬中本岛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强化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养殖河豚烹制等家庭服务业人员定向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精心开发适应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不同行业市场需求的品牌创业培训项目,积极推行“1+X”培训模式。

四是加大技能人才表彰宣传力度,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方式加强各类技能人才政策解读宣传,增强企业和技术工人参与培训和评选的积极性。今年,扬中人社创建镇江市首家“技能人才之家”,十名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优秀典型入选技能大师形象墙,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树立一批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典型,加强对技能人才的精神激励,转变对技能人才的认知偏差,使技能人才得到相应的社会尊重。不断完善用人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顶岗实习生和留企学生优待政策,学生实习期间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对留企学生进行补助,对员工的关爱水平不断提升,威腾股份在厂区设置员工子女“暑期全托班”,为员工提供新生儿奶粉补贴、父母养老补贴,中电电气为员工子女颁发“金秋奖学金”。

王梅 姜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