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经济升温,如何留住“行走的GDP”

演唱会经济升温,如何留住“行走的GDP”
2024年10月17日 15:13 江苏经济报

今年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十一长假过后,刀郎演唱会再次刷屏,孙燕姿官宣2025年巡演登上热搜。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是时下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休闲潮流和娱乐方式。被称作“行走的GDP”的演唱会经济,已成为城市流量的“发动机”和“制造机”。

城市如何迎接这“泼天的流量”?未来,演唱会市场还能火多久?

视觉中国供图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

10月12日至13日,歌手刀郎带来了“山歌响起的地方”巡回演唱会南京站演出,开票即售罄。

10月12日,张学友、刘若英、凤凰传奇、李荣浩等歌手同日在上海开演唱会。

10月14日,孙燕姿通过微博官宣2025年巡回演唱会“就在日落以后”,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喊话,希望孙燕姿能来自己的城市开演唱会。

……

演唱会在今年十一长假演出市场“C位出道”。据大麦平台数据,10月1日至10月6日,全国总演出场次同比激增28%。其中,演唱会独占鳌头,场次和观演人次相较去年均翻倍。

演唱会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歌迷,还有为数众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粉丝。经常观看演出的天津美术学院大四学生小李表示,观众心态已经从“演唱会追着我开”转变为“我追着演唱会跑”,只要抢到票,就相当于给自己“放了个假”。

演唱会的强劲势头仍在继续。以苏州为例,今年下半年苏州已审批通过千人以上的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共计24场,预计参加人次超50万。

作为粉丝经济和文旅经济的重要载体,演唱会自带“流量”,可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例如,五一假期,华晨宇演唱会吸引全国各地约13万乐迷游客相聚山东烟台牟平区,全区共接待游客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6亿元,主城区范围内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

即使是在小城市举办的中型歌手演唱会,其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2023年9月中旬,歌手周柏豪在广东江门举办的两天演唱会吸引了1.3万名观众,其中约有一半来自外地。江门市文广旅体局数据显示,演出期间,演出场馆附近的酒店入住率飙升,最高达98%,最低达85%。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去年我国大型演唱会票房创146亿元新高,今年演出行业规模延续了去年火爆的趋势。《2024上半年中国演唱会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演唱会共演出1182场,总观演人数达1192万人次,总收入达101.4亿元,与2023上半年(17.1亿元)相比增长了83.7亿元。

视觉中国供图

城市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演唱会市场井喷的一年多来,许多二、三线城市通过举办明星演唱会成功“出圈”,晋升网红城市,为城市文旅带来增量。例如演出市场曾经默默无闻的太原,蔡依林、任贤齐、薛之谦、许嵩、王心凌、周华健等明星的演唱会在这座城市轮番上演,让古都摇身一变成为“歌迷之城”。

城市如何接住这“泼天的流量”?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认为,“办好演唱会,留住一群人”,需要城市具有综合性的实力,提供周到的服务,有可持续性的特色消费。

苏州最近在演出市场领域放出大招,发布《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文旅体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明确对每站次售票人数达到5万人次的演唱会、音乐会,按照每人次15元对主办单位予以奖励。

拿出“真金白银”对演唱会给予补贴的城市,苏州并非首例。在常州,一场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活动,视其演出营业收入情况,可获最高100万元的政策奖励。杭州则对累计售票人数不低于1万、3万人次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分别给予每站次最高15万元、30万元支持,特别重大的则给予专项支持。上海今年5月出台措施,对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累计售票总人数不低于3万人次,予以最高200万元支持。

除了“砸钱”补贴外,许多城市纷纷推出各种配套服务。以10月13日在南京举办的刀郎演唱会为例,票务方数据显示,超六成的购票者来自外地,南京文旅联合周边酒店、商圈、旅游平台,推出“周边酒店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周边商业体延长营业时间”等举措。10月13日,邓紫棋巡回演唱会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唱,济南公交开通16条演唱会歌迷定制公交专线。常州则是打造了一条“音乐巴士”线路,乘客在乘车时,还能聆听随车乐队一路演奏。

此外,在消费导向型服务业与新兴产业如何融合创新方面,许多城市正迈出探索试验的步伐。

苏州发布的《意见》中,有一条与发展低空经济有关的政策:支持文体旅低空应用场景,包括对经相关部门备案后,单场活动无人机飞行表演规模不少于500架,且产生一定客流量的,对主办单位给予2万元奖励。东莞、佛山、泉州、常州、无锡等城市,则是将电竞、体育、音乐等新兴消费业态作为城市名片来打造。

由此可见,这些城市瞄准演出市场发力,在拉动经济、刺激消费的同时,与新技术、新产业之间擦出更多“火花”,在消费场景方面带来更多创新与可能。

演唱会市场还能火多久

演唱会在十一假期赚足大众目光的同时,也传递出当下演出行业的变化与问题。

10月7日18时许,消费者张宇打开票务平台,发现有1962场演出的折扣尾票正在售卖,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歌手。业内人士梁先生表示,今年演唱会门票“秒售罄”的情况越来越少见,公众对演唱会的选择更加理性和谨慎。“今年一些热门演唱会门票已经在打折了,曾经一票难求的五月天、张学友、邓紫棋、张惠妹等头部歌手的演唱会都出现了打折现象。”

“市场是否还需要如此多的演唱会”成为许多人讨论的问题。下半年,汪峰、成方圆、徐怀钰、大张伟、周兴哲、邓紫棋、华晨宇、周深、萧敬腾等都将开唱,票房销售却难言十分乐观。资深演出商李建朋表示:“观众经济实力是恒定的,加上演出场次又多,供求关系很难统一,今年下半年已经明显出现演出票房难比上半年以及去年同期的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演唱会“火爆”,2024年大城市演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行业会在“保暖”的情况下逐步回归冷静。

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演出的需求不仅在增加,也更加多元化。“观众需要高品质演出、市场供需关系正在逆转、行业监管力度逐渐加强……这些都让演出市场经历着一次深刻变革。”李建朋认为,未来演出市场将会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的提升,以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梁先生也表示,今年的整个演出市场,或许只有部分热门歌手还能积蓄消费动力。

承办过两次演唱会的一家演艺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去年演唱会成为了‘流量密码’,但几家欢喜几家愁。真正赚钱的演唱会,还是看头部几位明星。今年几乎一二线明星都在开演唱会,场次多,票价整体有所下降,主办方赚钱更难。”

对此,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德良建议,国外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比如全球头部现场娱乐公司LiveNation的全产业链布局,包括演出主办、艺人经纪、在线票务业务、场馆运营与赞助广告等环节。目前国内演出行业以内容方和下游场馆方等参与者较多,产业环节集中度较低,而票务平台市占率领先。刘德良建议行业各方通过产业链多元资源整合、实现产业链延伸、拓展盈利空间的能力。

张丽娅 整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