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上的华为题目:教育创新还是商业侵蚀?

试卷上的华为题目:教育创新还是商业侵蚀?
2024年06月28日 19:51 红网

□李佳林 (南京师范大学)

近日,一位自称是常州市初中生家长的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其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参加的,常州市2024年初中地理结业会考的试卷中,出现多个关于华为的题目,试卷的第一页,还印上了华为企业商标,题目包括提问华为总部所在地深圳市的经纬度,题目背景还包括华为在汽车领域和手机领域的介绍。(6月27日 澎湃新闻)

试卷中的华为题目,不禁让人联想到2022年高考题中关于北京冬奥会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问题。高考题目紧扣时代背景,让学生在答题中感受时代的脉搏。这种做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事件和发展动态。华为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技术成就有目共睹,试卷中出现华为的题目,从某种角度来看,体现了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

然而,教育与商业之间的界限需要慎重把握。全球化的今天,应该慎用“民族品牌”这个概念。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挂上“民族”二字与其商业属性冲突。同样,官方考试也不该为一家企业背书。试卷上印有企业商标,容易让人产生商业广告的联想,这与教育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相悖。

从正面角度看,每一个不同的华为元素对应一个地理学科知识考点,借用华为这样的民族品牌,能体现中国精神的中国故事有很多,也不仅仅是商业才能代表中国精神。与时俱进,以时代为素材,这样的试题有何不可?试题背景中融入现代企业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可忽视。家长担心,商业广告的渗透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心智,而不是被商业利益所绑架。如果学校和教育部门不能严格把控商业元素的引入,长此以往,教育可能会逐渐沦为商业的附庸,失去其应有的纯洁性和独立性。

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保持谨慎和中立。任何商业元素的引入,都应以不影响教育本质为前提。教育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试卷内容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教育的健康发展,共同维护教育的纯洁性。教育创新固然重要,但应在维护教育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希望未来的教育改革能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体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