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首年亏损,报喜鸟何时再报喜?

上市后首年亏损,报喜鸟何时再报喜?
2016年10月28日 13:33 唐屏lorna

10月29日,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报喜鸟)预计披露2016年三季度财报。据公司此前发布的业绩预测,公司预计2016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亿至-1.00亿元,同比下降178.57%至160.44%。

尽管公司净利在2013年便开始出现下滑,但业绩大幅亏损,今年还是首次。报喜鸟表示,业绩下滑系终端零售景气度持续下降,主品牌报喜鸟营业收入下降,HAZZYS品牌增速放缓,恺米切品牌尚处于投入期,其他子品牌圣捷罗、法兰诗顿逐步收缩等原因导致。

报喜鸟的尴尬在于,面对主业低迷,实际上企业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如发展多元化品牌,进军互联网金融,打造私人定制业务,然而业绩还是不尽如人意。相关人士指出,转型需要一定调整期才能看到业绩,不过主业如果发展的副业和主业无法产生联动效应,转型也只是徒劳,并不能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有关企业经营情况,记者多次致电并致函报喜鸟,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净利润三年下降,上市后首次亏损

据了解,报喜鸟主要从事品牌西服和衬衫等男士系列服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旗下服装品牌包括主品牌报喜鸟和HAZZYS、恺米切以及子品牌圣捷罗和法兰诗顿等。

10月29日,报喜鸟预计披露2016年三季度财报。据公司此前发布的业绩预测,公司预计2016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亿至-1.00亿元,同比下降178.57%至160.44%。

记者梳理往年年报发现,自2013年起,此前营收净利保持至少每年10%增长的报喜鸟净利便出现了下滑迹象。2013年,报喜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35%;201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60%;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跌25.39%。相关研报分析均指出,服装零售行业不景气、库存高企、传统扩张渠道不再奏效,是报喜鸟过去三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业绩下滑已有一段时间,但今年却是报喜鸟自2007年上市后的首次业绩亏损,且上半年净利亏损竟然近亿。据公司2016中报,公司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下降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44万元,同比下降229.58%。而参照同花顺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服装家纺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8.23%,服装家纺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29.70%。

报喜鸟在公告中表示,业绩下滑系终端零售景气度持续下降,主品牌报喜鸟营业收入下降,HAZZYS品牌增速放缓,恺米切品牌尚处于投入期,其他子品牌圣捷罗、法兰诗顿逐步收缩等原因导致。

从进军互联网金融到回归服装主业

报喜鸟的尴尬在于,相比一些企业固步自封,报喜鸟并非坐以待毙。事实上,面对服装企业走入低迷,报喜鸟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通过多元化转型来拉动业绩,如面对主品牌发展瓶颈,报喜鸟积极牵手HAZZYS、恺米切等品牌,打造多品牌战略;面对电商冲击,报喜鸟于2014年入驻天猫旗舰店,布局线上销售渠道;2015年,更是推出了“实业+投资”战略,并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其副业发展,展开了一系列动作。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1月,公司出资5000万元设立报喜鸟创投,开展股权投资业务;2015年2月,公司通过报喜鸟创投投资4500万元入股小鬼网络,搭建电商平台;2015年3月,公司通过报喜鸟创投对仁仁科技增资2500万元,进军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2015年4月,公司收购报喜鸟集团所持有的浙江永嘉恒升村镇银行10%股权,实现金融领域的初次布局;2015年5月,公司投资小鱼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温州贷平台和口袋理财平台,布局互联网金融。

然而报喜鸟的该项战略并未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尤其是其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做法更是引发了业界的争议,“不务正业”的批评声一时尤盛。“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业务如果不能弥补公司主营业务的亏损,那就还是副业。主业都没做好,就拓展副业,不仅很难拉动业绩,还会拖累主业。”服装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说。

与此同时,报喜鸟在2015年的另一项重大战略就是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C2B私人定制业务。报喜鸟对外表示,此项业务是以工业4.0智能化生产为支撑,打破个性定制难以规模生产的瓶颈,做深全品类个性化定制领域,该项目的智能制造能力年产量将达到25万套。

相关业务在2015年下半年紧锣密鼓铺开。2015年6月,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报喜鸟创投投资以2000万元增资以衬衫的互联网定制服务为主的无锡吉姆兄弟时装定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姆兄弟”),增资完成后,报喜鸟创投持有吉姆兄弟网络35%股权。2015年7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报喜鸟创投投资360万元对专注男士正装在线定制的乐裁网络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报喜鸟创投持有乐裁网络30%股权。今年8月,德国软件公司SAP与报喜鸟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SAP方面表示,将助力报喜鸟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不过,对于私人定制业务,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不少企业都已经开展了此项业务,但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如果不能找准转型的方向,看似高端的“私人定制”最终会变成“标准化定制”,企业很难通过这一业务来提振业绩。“既然是私人定制,那么价格肯定会比较高,一般普通老百姓很难消费,而如果要降低价格,那就又变成了工厂化的批量生产,只不过有点像我们以前说的‘团购’——一批人来订购一批特定的产品。”程伟雄说。

“私人定制,我认为方向是对的。不过,就中国而言,定制市场虽然愿景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目前,还没有企业在这个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优他国际品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大筠对记者表示,“就智能制造而言,技术是‘术’经营是‘道’,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大数据’和‘工业4.0’,创新基于顾客和市场需求,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效率,但企业首先要有创新的方向和实施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基于创新技术去发掘市场需求。报喜鸟是否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有关公司投资项目的发展情况,记者在公司半年报中注意到,小鬼网络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0.12万元,净利润为-21.73万元;吉姆兄弟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6.57万元,净利润为-105.36万元;仁仁科技因原有业务停止运营,拟开拓新业务的前景尚不明朗,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695.14万元。至于2015年对外投资的恒升村镇银行、小鱼金服、乐裁网络等项目,公司并未公布相关财务数据,只是表示除恒升村镇银行运营正常,其他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仍处于投入期。

转型是死,不转型是等死?

事实上,报喜鸟面临的窘境,仅仅是传统服装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80后、90后、00后的出现,的确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消费模式。像报喜鸟这一类伴随着60后70后成长的企业,这个时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是继续维持原来60后、70后的市场,伴随他们成长,然后调整产品,还是说转型做新一代年轻人的市场。就报喜鸟而言,它显然是选择转型做年轻人的市场。这样一来,企业就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了。因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有个特征,它是断代的,每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价值观、消费理念、消费习惯都完全不同。你从一个消费群体切换到另一个消费群体时,没有5到10年的调整过程,消费者是很难接受的。”杨大筠说。

一方面受到消费升级的影响,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消费需求不振,加上一些新兴品牌和外来企业对市场的分割,自2012年起,大量传统服装企业,纷纷面临着经营窘境。为摆脱主业带来的萎靡萧条,不少企业选择了改革创新。“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一部分企业就选择了投资副业,通过投资一些热门产业,在资本市场中保持市值和市盈率,帮助它融资,为企业转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杨大筠说。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选择募集资金投资实体产业,寻求自救的服装上市公司屡见不鲜,但其投资的项目并非都为企业业绩带来了贡献。比如,号称将围绕“投资+实业”战略发展,先后投资大时尚类和消费文化类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产业以及进军再保险行业的七匹狼,10月24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7.16%。

面对这样的经营情况,有人戏谑道:于传统服装业而言,转型是死,不转型是等死。虽然言过其实,但中国传统服装企业生路究竟又在何方呢?

“转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纯为了改善财务报表,扩展业务一定要和公司的主业起到上下联动的效应。”针对当下服装企业转型潮,程伟雄如是评价。

“转型不是不对,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企业转型后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雅戈尔(记者注:今年上半年,雅戈尔服装产业实现净利润3.95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24.91%,尽管服装主业业绩出现了下滑,但雅戈尔投资的房地产产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63.34%,达11.69亿元)。”杨大筠说,“不过,单就继续发展主业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面对新的消费群体的升级、互联网的冲击以及改变商业模式的三大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财务报表表现无疑不是良好的,需要有耐心来面对业绩的下滑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杨大筠看来,中国时尚产业的本质问题就是把创意产业做成了制造业,在消费需求升级过程中又无法适应。“以前的消费停留在产品层面,现在的消费需要情感驱动,以前是‘推销’,现在是消费者主导消费,是‘拉动’驱动供应链,驱动设计;但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参与意识,这就是‘社交’,企业不仅仅是在产品设计上要创意,还需要在‘情感故事’上不断释放价值主张的共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产品、品牌、内容通过人格化塑造达成共识,最后转化成消费;这是以往根本没有面临的问题,这些所有问题都集中在:老板如何改变固有的成功理念。”

“由于服装行业过去简单粗放的外延扩张模式,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产能过剩。而现在就是一个产能的调整期,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有好的企业出现,也会有产能落后的企业被淘汰。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一些还在成长中的中小型服装企业,正在逐渐地替代一些原有的传统品牌服装市场,服装市场是在蒸蒸日上、如火如荼发展当中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也可能出现成长瓶颈,但那个时候又会经历新的一轮淘汰和生长。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本来就是市场的常态。”程伟雄说。

杨大筠则表示,世界很多百年品牌都经历过至少两到三次发展波动期。而中国的企业做品牌才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这次转型期也是目前中国服装企业面临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一次,“这是中国企业必须经历的一道坎。中国企业是否能走好,还要看他们的努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