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征临时反补贴税,江淮汽车出海行情能否继续?

欧盟拟征临时反补贴税,江淮汽车出海行情能否继续?
2024年06月27日 14:33 ZMoney投资时报

2023年,江淮汽车与大众战略合作推出的首款出口欧洲的产品已开始量产,此番欧盟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或为其前路蒙上一层阴影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殷玉佳

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赛道,在备受关注的同时行业竞争也越加激烈。随着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渐攀升,区域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迹象。

6月初,欧盟委员会在历时近8个月后,结束了针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于7月初开始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7.4%至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预计中欧双方会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是否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性关税,将在11月做出结论。

具体来看,在被抽样选中的三家车企中,上汽集团面临加征的关税税率达38.1%,税率最高;吉利汽车比亚迪面临加征的税率分别为20%和17.4%。其他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企业,将统一按照加权平均税率21%征收关税;对不配合调查企业,加征税率为38.1%。事实上,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为10%,这或意味着,上汽集团和其他不配合调查的企业面临的关税税率增至48.1%。其他企业的关税税率则在27.4%至31%之间。

尽管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600418.SH)并未在此次被抽样选中的车企中,但高增的关税税率,无疑会给江淮汽车的海外销售增加阴云。2023年,江淮汽车在海外的营收首次超过了国内地区。同时,该公司与大众战略合作的首款出口欧洲的产品已正式量产。此次欧盟加征临时反补贴税究竟会给江淮汽车带来怎样的影响?一早就搭上“华为合作列车”的江淮汽车,转型之路究竟如何?

2023年江淮汽车分地区营收情况(元)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商用车恢复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数据显示,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

这无疑是对江淮汽车的重大利好。作为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该公司旗下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同为公司的两大支柱业务。

从整体营收来看,2023年该公司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59.25万辆,同比增长18.4%;实现营业总收入450.16亿元,同比增长23.07%;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大增109.57%。

2023年,该公司乘用车业务实现营收159.16亿元,同比增长57.48%,毛利率为8.7%,较上年增长5.85个百分点。同期,商用车业务营收为210.24亿元,上升30.47%,毛利率为11.9%,相比上年增加了3.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该公司商用车的营收和毛利率均比乘用车要高一些。得益于去年商用车市场的恢复性增长,江淮汽车的商用车业务也取得了不错的增幅。

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产销数量上看,2023年,该公司生产乘用车359111辆,同比增长15.76%,销售357051辆,增长18.21%;生产商用车233047辆,同比上升20.68%,销售231125辆,上升18.34%。可见,在江淮汽车的产销数量上,乘用车都是多于商用车的。而在营收上,该公司商用车业务对于总营收的贡献则大于乘用车业务。

某种层面来说,这既是江淮汽车的优势也是它的掣肘之处。商用车的整体市场规模不如乘用车大,但优势在于车辆的单价较高且毛利率相对更高。对江淮汽车来说,商用车对于公司总营收的贡献一直是大于乘用车的。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商用车业务对于总营收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8.43%、44.06%及46.70%;而乘用车业务对于总营收占比分别为21.64%、27.63%及35.36%。

时至2023年,乘用车业务对该公司的重要性在上升,同时,重、中、轻、微型卡车、皮卡、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均是该公司的主导产品。丰富的产品线固然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但在一堆有鲜明品牌特色的汽车品牌中,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出海行情下的关税阴影

打开市场的大门,近两年最热的词之一就是“出海”。江淮汽车同样乘上了出海的大行情。

按地区划分的营收结构来看,2023年是江淮汽车的转折之年。这一年,该公司海外收入大大超过了国内收入。在海外地区,该公司这一年实现营收261.27亿元,同比大增153.2%,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8.04%。而在2022年,上述比重仅为28.21%,在海外的营收为103.19亿元。

欧洲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厂商出海的必争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欧盟临时反补贴关税的公布,对国内众多出海的汽车厂商产生了巨大冲击。

根据欧盟临时反补贴关税的规定,江淮汽车出口的汽车大概率会被加征的税率将会增至27.4%—31%的区间,使得它本就并不高的毛利率,在加征关税的基础上,也会进一步降低。如何保本增效,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摆在江淮汽车面前的难题。

事实上,江淮汽车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探索转型之路,目前已形成燃油和新能源动力的整车业务、核心零部件、汽车出行、汽车服务四大板块。在年报中,该公司称将致力于打造“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综合性汽车服务平台。但从上年度年报来看,整车业务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收入。2023年,该公司的整车业务实现营收389.04亿元,占据总营收的比重为86.42%,其他主营业务实现营收58.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仅为13.02%。江淮汽车对于整车业务的依赖度可见一斑。

对外合作,也是江淮汽车探索转型之路的一大举措。该公司是最早与华为展开合作的公司之一。公司称,将与华为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这也是江淮汽车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重要举措。

在新能源车的硬件方面,该公司也尝试了对外合作。早在2022年9月,江淮汽车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和浙储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就动力电池合作事宜,达成共识,签署了《合资框架协议》。

然而五月底,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在合资框架协议签署后,公司对拟组建合资公司相关方及出资的专利技术等进行了尽职调查和评估,并与合作相关方就合资事宜进行了沟通,但未能就合资事宜达成一致。经审慎考虑并与合作各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本次合资框架协议。

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对外合作可以加快公司智能化的步伐,但同时也意味着让利。如何保持品牌的主体性,又在新一轮的汽车行业的革新中保持优势,江淮汽车仍待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