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张蕴岭:国际区域学思考

【洞见】张蕴岭:国际区域学思考
2021年08月22日 17:00 盘古智库

本文大约9600字,读完约24分钟

本文对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定位、区域的概念、区域的构成主体、区域国别研究中的议题与层次等问题作了梳理。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顾问、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文章来源于《世界知识》2021年第4、6、8、10、12、14期。

(一) 

近年,国家开始重视区域国别研究,一时间,全国建立了众多研究机构,有关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设置问题也开始引起关注。

在我国,区域国别研究一直是居于重要地位的,我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就有多个专门研究区域国别的研究所。但是,由于学科分类是按专业门类划定的,大学教育系统要进行学科评估就找不到它的位置,学位授予也无法进行,最后只好把成果分散到各个专业门类,学位也是如此。所以,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大都挂在外语教学机构之下,设立的研究生学位也大多是语言文学。

区域国别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涉及人文社科,还涵盖不少自然科学的专业。就前者而言,涉及语言、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其实,就名称而言,可以统称为国际区域研究(有别于国内区域研究),既包括区域综合研究,也包括国别研究,作为一门学问,可称之为“国际区域学”,简称为“区域研究”或“区域学”。

区域是国别的第一层对外关系,是国家与世界之间的中位链接。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区域是国家外部世界的全部,所及地区便是天下,所形成的认知便是“天下观”。地理大发现之后,“天下”不再是一个,而是多个,即世界是由不同的区域构成的。在现代国家体系确立之前,区域作为国家地缘载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往往形成特殊关系和秩序。现代国家体系确立后,国家的边界具有了法定的性质,区域架构与关系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基于地缘与利益链接的原因,区域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

地缘是区域的定位基础,有不同的层次:大区域,以洲为界;次区域,在大洲之内以近地缘为基础的区域;小区域,在次区域之内,还有基于地缘链接的各类区域。尽管不同的区域在链接方式、关系结构、治理形式等方面很不相同,但是,作为一种民族国家依托载体,在基本定位、结构组成、利益链接、关系结构等方面还是有着很强的通用性特征的。因此,从国际区域学视阈的角度,区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多国共处的空间。区域关系既包括国家间的关系,也包括区域的关系,既有区域内关系,也有区域间关系,既有国家主权下的治理,也有区域层次的治理。

基于洲际区划的大区域,并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与利益基础,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区域组织或机制,对区域事务进行管理与治理。欧洲建立了欧盟,显现了区域的高度联合,对区域事务行使管理职能;非洲建立了非盟,构建了自贸区,对于区域事务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治理;在美洲、亚洲、大洋洲也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区域性治理机制。

次区域的地缘链接更紧密,区域性特征更强,大多建立了区域组织或者合作机制,对区域进行更有深度的管理和治理。比如,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东盟,目标是建成经济、安全与社会合作为基础的东盟共同体;在东亚地区,建立起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有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10+3)、东亚峰会,还有基于领域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清迈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等。

还有一些是具有区域特征的各种形式合作与治理机制,比如,基于区域的地区开发银行;既有地缘链接,又有族群和政治特征的阿拉伯联盟、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等;还有些是基于共同利益的认定,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期待有区域性特点的功能性合作机制。

二战以后,世界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多边组织和机制构建,旨在应对和管理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多边主义运行复杂,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制约,在管理与治理上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使得区域性组织和机制的作用得到认同、重视和发扬。从实际需要与发展来看,基于区域的关系构建和功能治理与多边关系和治理并不是相互替代与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与协同的。特别是在多边组织和机制的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或者对许多问题难以应对和处理的时候,区域组织和机制可能更容易获得进展。研究表明,区域管理和治理对于国家也不是削弱的,而是起到补充和加强的作用。 

(二)

国家是构成国际区域的基础和主体,区域是多个基于多重链接的国家组合,二者有着互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是拥有领土主权与治权。国际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国际关系,但又是一种带有一定特殊性的国际关系。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们有着与一般国际关系不同的地缘、利益、文化链接,这种特殊既可能促使国家间守望相助,和谐相处,也可能导致由权利争夺、霸占、吞并等驱动的冲突和战争。从历史上看,各个国际区域都不乏发生动荡与战争的记录。

地缘因素是区域的自然基础

山川、河流、海域、空域等都具有天然的区域性链接特征。历史表明,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权力形成、文明发展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支配的作用。基于国家本位,一些山川河流和资源被不同国家分割占有,但天然的联系又形成割不断的共域与利益共享。比如河流,基于属地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对其拥有的部分进行开发利用的独占权。但是,河水又同时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由此,不仅需要区域内国家对水资源合理分享,而且还要对水资源进行共同管治。再比如海域,海水、海底资源、海洋生态等,都有很明显的共域性特征。

经济利益是区域连接的重要基础

近缘区域为国家推动对外交往、为企业走出去开展贸易和投资提供更为有利的地缘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往往成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制定对外战略的首选之地。个人、企业会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政府也会给予积极支持,推动和加强区域经济链接,推动区域合作,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环境等。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在生产经营分工和产业链构建上,首选往往是近缘区域。政府通过签订区域性协议,推动开放市场,消除或减少贸易投资壁垒,为开展区内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提供优惠待遇;通过建设区域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通信网络等,为经贸活动、人员流动提供交往便利。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经济区域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安全问题在区域上的表现更加明显

由于是近邻,国家间的安全会相互交织与影响,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区域安全包括诸多方面,有与国家间关系相联系的安全问题,有跨国威胁安全的扩散问题,也有与人文交流相联系的安全问题等。就安全的性质而言,可分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军事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冲突或战争是在一些国家之间,特别是相邻国家之间发生,表现为区域性冲突或战争。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多,主要表现形式是非军事的,但其影响力并不亚于甚至会大于传统安全。在现代情况下,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并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比如,毒品、恐怖主义、极端势力、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人的安全,以及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等。

社会文化体现区域的内在联系

民族、宗教、思想文化都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比如,一个民族往往分布在很大的区域内,被划分到不同的国家。由此,民族联系成为国家之间和国际区域内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另外,很多宗教也是以特定的区域范围为基础,以内在的方式渗透到不同国家的社会生活,并且对国家政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宗教往往跨区域传播,有着多区域的连接。就思想文化而言,其跨国传播与联系的最直接路径是近地缘区域,长期的积累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圈。历史积淀与传承是思想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而其重心又大多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这为形成具有区域性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当然,一个国际区域不是封闭的,常常会与其他区域有着多样性的联系,并且作为全球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与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区域都有着多重的对外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国际区域在链接与组合上是互有交叉的,有时一个国家可以参与多个区域,这就使得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区域的关系具有多向、多层的特征。在全球多边关系和治理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甚至是被抵制的情况下,区域关系与治理受到更多的重视,这使得区域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三)

从地缘角度来认识,国际区域是一种自然属性,并不拥有独立国家的法定边界,而主要是基于多种要素的链接,从而形成诸多共享的区域性资源和利益。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看,则是基于利益的考虑和长期积累的历史、文化传承。国家对区域有身份认同,即赋予区域以特殊的定位,愿意在区域关系处理和机制构建等方面给予特殊的安排。从区域治理的角度来考虑,在基于身份认同的基础上,相关国家通过合作构建区域机制或组织,使得区域组织拥有区域管理和治理功能,由此,国际区域就有了独立的治权属性,可通过区域组织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条约等。区域组织所制定的规则、实施的管理与治理,被成员接受,对成员有约束力,成员有遵守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区域组织的法律地位以及所指定的规制同样要得到非成员认可与承认。

国际区域的治理范围界定是以参与国家的边界为基础的。在一些情况下,基于“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国家基于利益的区域定位可以有多个选择,也就是说,不一定仅参与一个区域,而基于功能性构建的区域机制,也并非是完全排他性的。

其实,区域的直接参与者不仅仅是国家,也有非国家行为体,包括个人、团体、企业。在全球化时代,区域的利益边界变得模糊。特别是对于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在产业分工、供应链构建等方面往往优先考虑近缘区域,因为近缘区域有着人文和地理上的优势。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供应链是跨区域的。历史上,跨区域的链接往往是通过强国的征服来建立的,但在现代,跨区域链接主要是基于参与者的利益。在信息时代,数字化的信息网络本身就具有跨区域的特征。即便如此,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是基于地缘链接的基本特征。

国际区域学作为一门学问,还没有单独的学科支撑。现有的学科分类是基于专门的领域,而区域学则是交叉学科。不过,国际区域学作为一门研究国际问题的学问,主要定位于人文社会科学,涉及的自然科学,如地理、气象、生态、技术等,主要放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框架内来研究,或者说把它们作为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因素来考虑。再则,即便是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区域学,其重点还是研究对国际区域关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安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区域制度等问题。由此,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构成国际区域的人文社会要素、国际区域构建、发展与治理、国际区域的内外关系。国际区域学是交叉学科,主要是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把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专门研究结合起来,把个性与综合分析相结合,提炼出有关国际区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具有通用性意义的理论框架与理论观点。

国别研究是国际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懂得国家,就不懂得区域。但是,就国际区域学而言,国家是作为区域的单元来看待的,因为国家自身具有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国际区域学有关国家的研究主要是国家治理比较与对外关系,即国际区域中的国家研究。国别研究也有交叉学科研究和学科研究之分。比如,对国别,以交叉学科的方法研究国家的历史、文化等,从而产生历史学、文化学的成果,以学科的方法分别研究人口、语言、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等,从而产生人口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外交学等成果。

国际区域研究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主要以区域为视点,对构成国际区域的要素、运行、关系进行综合研究,找出国际区域构建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尽管每一个国际区域都有各自的不同特征,有着构成国际区域的特色要素,不同的区域以不同的组织方式运行,不同的区域组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影响,但国际区域作为世界总体结构中的一个实际存在,也有属于共性、普遍性的东西。学科专门研究方法,是对国际区域的各个领域,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治理等进行专门研究,从而产生基于区域视点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研究的成果。因此,国际区域学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可以有许多基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分类。

(四)

国际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居于世界与国家之间,建立在国家本位的基础之上。区域关系是多层次的,概括地说,主要基于三个层次:国家间关系、区域关系和区域间关系。

国家间关系,即双边关系,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可以说,每一对双边关系都不相同。同时,双边关系是双方各自从本国的角度处理问题,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和利益的博弈。鉴于此,双边关系总是不断变化的,往往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导致双边关系变化的因素很多,如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如果得不到好的处理,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或者长期的冲突和对抗。如何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平共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最佳的选择。

从根本上说,双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关系,好的国家间关系可以使得区域关系走向和谐与合作,不好的国家关系则会导致区域关系走向紧张,甚至对抗。

区域内各国的情况差别很大,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在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中,大国、强国对于区域关系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强国治下的地区关系和秩序,难以维持长久,要么由于强国推行扩张霸权,引发区域性冲突与战争,要么因为强国衰落失去掌控能力,导致区域内混乱和关系与秩序重组,而发生新的冲突。在一些区域,也会因资源占有、领土归属、政治制度、宗教派系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国与国之间出现争端和敌对,甚至出现长期冲突、频繁爆发战争、区域关系混乱、地区秩序坍塌等。

区域关系不仅仅是双边关系的总和,有时还具有超国家关系的特征。鉴于国际区域是基于多国的地缘链接,区域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共处关系。良好的区域关系建立在区内利益共享和秩序共建的基础上。创建良好的区域关系可以为区域各国共处提供良好的环境,创建单个国家不能实现的区域利益。

超国家的区域关系是通过区域合作来构建的。区域合作有多种形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区域机制或者区域组织来进行。合作机制比较灵活多样,大多是开展某个领域的合作,也称之为功能性的合作,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实现既定的目标。比如在经济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构建基于开放市场的自贸区建设(FTA)。区域合作组织的构建需要建立超国家的法律框架和管理机构,以便对区域事务进行相应的管理。迄今,区域组织构建层次最高的是欧盟,具备了从法律到组织机构的超国家构建与职能行使。从煤钢联营到欧盟的发展,是建立在一系列条约的基础上的,如《罗马条约》《布鲁塞尔条约》《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条约》)《里斯本条约》等。欧洲历史上冲突、战争不断,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在有了欧洲合作组织的构建后,实现了区域内的和平,也推动了域内各国合作关系的发展。另一个例子是东盟,东南亚通过建立东盟,把地区10个国家联合在一起,合作构建基于和平、发展与繁荣的东盟共同体。东盟不同于欧盟,不是进行超国家的区域管理,而是凝聚区域的合作共识,通过共识与行动,实现区域合作的目标。东盟也是依靠制定法律框架来实现区域合作目标的,为此,先后制定了《曼谷宣言》《新加坡宣言》《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盟宪章》,由于有了共同遵守的规约,各成员国就有了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的合作关系框架,由此,推动了区域秩序稳定和双边关系的改善。

区域不是封闭的,有着多重的对外联系。从国家的视角来说,区域间关系主要有两层,一是各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一些国家可能因为政治、军事、民族、宗教等结成更为紧密的关系,甚至会结伴反对区域内或区域外其他的国家。尽管是分散的双边关系,但有些国家也会对所在区域和对象区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强权国家的对外关系,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二是区域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本区域和对象区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组织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基于友好与合作的意愿开展的,通过多层次的关系构建,特别是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比如建立自贸区,创建区域间的共同利益等。

(五)

多样性是国际区域的基本特征,如何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构建一般性的理论框架,是国际区域学的基本任务。国际区域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问,或者称之为交叉学科学问,建立在对国际区域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功能研究和制度研究。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构成国际区域的地缘链接和组成国际区域的国家。

地缘链接是国际区域的基本形态,链接的要素是相邻的土地、山川、森林、河流、海洋等,它们在自然属性上是一体的。研究国际区域,需要研究区域的自然属性,即区域地理链接的结构与特征。但国际区域学研究的地理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地理是有区别的。前者注重的是自然属性与国家属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二者之间的平衡与矛盾。因此,国际区域学的地缘研究包括了附着于其上的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和人文因素。比如,河流流经了几个国家,一方面河段被分割,各国都有控制和利用径流河水的权力,另一方面,水作为区域的公共产品,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调配、管理和治理,因此,河流就被赋予了国家间关系的性质。从研究的角度,形成了地缘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

国家是国际区域构成的基础,国家对国际区域的认同和参与是国际区域构建的关键,因此,研究国际区域要从研究区域内国家开始。不过,国际区域学框架中的国家与专门的国别研究不同,国别研究需要对一个国家进行多学科的研究,包括语言、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既需要分类研究,深刻了解每一个领域,也需要综合研究,以了解国家的全貌。作为国际区域学的国家研究,重点不是国家构成本身,而是国家的政治、政策和对外关系。

国家政治,包括制度、政党、政局、领导人等,对区域构建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的国家,出于复杂的原因,区域认同度低,对国际区域的构建与发展参与度就低;有的国家因政局动荡,或执政者更替,会改变对国际区域事务参与的态度;还有的国家因为与相邻国家发生矛盾、冲突,而不愿参与有对方参加的区域性机制,等等。另外,有时政治歧见也会对国家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国际区域关系。

国家政策,即国家参与区域构建与治理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区域发展的进程。国家的参与是建立在区域认同基础上的,而政策取向则出于多种考虑,既有政治、经济、安全上的考虑,也有宗教、文化、战略上的考虑。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国家对参与区域的政策会发生变化。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变得更加积极;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变得更加消极,甚至表示反对。通常情况下,对于直接参与的国际区域制度的构建、功能合作,由于能够带来直接的利益,且有着制度性约束,国家不会轻易退出。当然,也有例外,有的国家可能会决定退出,或者因为不遵守规则而被暂停参与资格等。

国家对外关系,特别是与区域国家的关系,对于国际区域的构建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各国对外关系中,首要的是与近邻区域国家的关系。因为邻国间直接的利益关联性更强。久远的历史交往,积淀了丰富的遗产,也积累了问题,而遗留的问题往往成为导致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的诱因。

在现实中,国际区域的制度构建对于改善国家间关系有着显著的作用。国际区域组织制定的法规、达成的协议等,对于成员是有约束性的,成员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共同制定的法规,如果退出,也要经过相应的程序。

区域观是国家以己为中心对所处国际区域的认知和定位,因此,每个国家都不同于他国的区域观。以国家为中心的区域观,核心是如何在共处环境中定位自己的利益,处理与他国的关系,在区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显然,区域观对国家制定区域政策有着很大的影响。鉴于各国的区域观是以己为中心的,因此在区域各国间形成区域观的共识并不容易。  

(六)

国际区域学是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对国际区域的构建、运行与发展进行综合研究。国际区域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问,或者称之为交叉学科学问,建立在对国际区域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国际区域学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功能研究和制度研究。基础研究着眼于对构成区域的基础因素——地缘和国家进行研究;功能研究着眼于对构成区域的链接机制——政治、经济、文化在区域运行中的功能进行研究;制度研究着眼于对国际区域的制度构建和区域治理进行研究。

地缘链接是国际区域的基本形态,研究国际区域,需要研究区域的自然属性。但国际区域学研究的地理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地理是有区别的。国际区域学注重的是地理自然属性与国家属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二者之间的平衡与矛盾。因此,国际区域学的地缘研究包括了附着其上的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和人文因素。从研究的角度,地缘区域具有特殊的含义,不同的地缘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运行方式,由此形成了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地缘关系学、地缘社会学、地缘文化学,等等。

国家是国际区域构成的基础,国家对国际区域的认同和参与是国际区域机制或制度构建的关键。因此,研究国际区域要从研究区域内国家开始,但作为国际区域学的国家研究,重点不是国家构成本身,而是国家的政治、政策和对外关系,特别是区域关系,以及区域国家的比较。

国际区域政治是建立在国家政治基础上的,但并不是国别政治的累加。从区域政治的研究来说,一则,需要以国别政治为基础,进行国别政治比较,理清异同;二则,在国别政治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国际区域政治的协同和认同。

经济是国际区域最重要的链接,资源、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的流动构成各国间最直接的联系网络。国际区域是各国对外经济联系的首站,在一般情况下,区域各国间会建立比其他国家更密切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的优势体现在:地缘、社会联系上的方便和互通,使得经济交往更为易行;形成区域性的规模优势,为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提供地缘空间;发展区域交通设施易行网络,实现互联互通;通过机制和制度构建,创造区域共享利益,等等。

文化联系是国际区域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际区域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多样性——不同的国家、民族都会有独具特征的文化;传播性——文化是流动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与扩散,并以多样的形式被融合;传承性——作为非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在国际区域范围,民族国家的文化是主体,不同文化之间有着各种形式的交流。国际区域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构建,而区域文化构建的目标是推动不同文化的互学互鉴,凝聚认同和共识,创建区域开放、包容、合作的共处环境,增加共享利益。

制度建设是国际区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区域作为一个共处区,有着诸多超越国家范畴的公共资源、公共环境、发展空间、区域关系、社会文化等,因此,需要区域层次的管理与治理。区域管理和治理可以通过签订区域性协议,或者建立区域组织来进行。比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由于其所具有的跨境特性,在拥有、分配、利用和开发等方面,各国间往往会存在分歧与争端,而且由于权力争夺、利益冲突,或者其他原因,甚至会出现冲突并导致兵戎相见,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区域治理来进行调节与管理,以维护区域共处的秩序。

国际区域治理是建立在国家对区域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区域治理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也需要各方有较高的认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和遵守区域治理规则,开展治理行动。国家对区域的认同意味着,作为区域的国家,不仅有参与治理的意愿,而且有承担相应责任的意识。

构建完整的国际区域学体系,需要花很大的工夫,但是,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这既是加强研究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以往,国际问题的理论大多由国外学者领衔,希望能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区域学理论问世。

文章来源《世界知识》2021年第4,6,8,10,12,14期

图文编辑:王宇辰

责任编辑:王毅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