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当歌》首秀上海:在足尖上起舞国歌的故事

《热血当歌》首秀上海:在足尖上起舞国歌的故事
2023年06月01日 17:55 澎湃新闻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每个中国人的耳畔都回荡过,如今有一部舞剧,将叙事视角对准了国歌诞生背后的故事。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终评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5月31日,湖南省歌舞剧院携舞剧《热血当歌》登陆上海,向“荷花奖”舞剧奖发起冲击。

“我们力求打造一部年轻的热血的、能与年轻观众共鸣共振的作品,真正让80后、90后含着热泪,手牵手肩并肩唱响国歌。”总导演之一马波说。

巧设戏中戏,暗藏倒计时

《热血当歌》围绕《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以及中共地下情报人员、田汉妻子与作词家安娥展开。

1930年代,上海滩纸醉金迷,民众苦难挣扎,国家内忧外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遭遇种种挫折后,田汉、聂耳、安娥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用文艺为劳苦大众和抗日救亡发声,最终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

“比刀剑更锋利的是正义的笔尖,比炮火更猛烈的是激昂的热血。”编剧冯必烈说,舞剧展现了文艺战线上的青年成长和战斗的过程,聚焦于田汉、聂耳在文学、音乐、歌剧、电影等方面的种种创作,这些创作最后都化成精神上的力量,支撑国家和民族获得最后的解放。

总导演之一马波坦言,用舞剧诠释国歌题材,难度很大,因为不能用语言表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局限不可怕,是天才的磨刀石,正因为存在限制,才能从中寻找突破和创新。”

戏剧结构上,主创团队另辟蹊径,在主线之外插入了三场“戏中戏”:1930年,田汉根据法国小说《卡门》改编创作了同名戏剧;1934年,聂耳和田汉联手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1935年,田汉以编剧身份参与了电影《风云儿女》的制作——三场“戏中戏”巧妙嵌入,在丰满人物的同时,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这是现实题材舞剧,我们在写实的基础上,还设置了一条‘暗线’。”总导演之一李世博介绍,舞剧开篇,演员以倒退的舞蹈动作出场,开始了民族觉醒的“倒计时”,暗示抗日救亡的急迫性。与此同时,上海的路灯、广告牌也都倒着,象征着倒计时。

“倒计时不停地压迫着每一个人。所有人都像被套上锁铐,每个人都是沉重的,《义勇军进行曲》爆发出最后的吼声,唤醒了整个民族的灵魂。”李世博说。

既有湖湘文化,也有海派风韵

田汉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但是故事发生地大部分在上海,所以剧中既有湖湘文化元素,也揉入了海派文化元素。

“田汉从小在长沙长大,所以我们嵌入了湘剧高腔、长沙弹词,去塑造人物火辣辣的性格。”马波说。

田汉创作过不少海派特色歌曲,传遍大江南北的《四季歌》是代表作之一。在剧中,这首歌以女子群舞的形式新鲜亮相。舞台深处,一群评弹女子穿着鲜绿旗袍款款现身,江南风味扑面而来,晾衣服的线摇身一变,成了琵琶的弦,让人眼前一亮。

顶着彩色卷发棒、举着鸡毛掸子的房东太太也极具海派特色。在破旧的阁楼里,围绕着房门门板,房东太太、聂耳与小报童进行了一段趣味盎然的三人舞。

从背带裤、迷笛裙到小皮鞋,服装设计也力求还原1930年代上海的潮流和风味。

“男女主角在江边散步时,我们处理成红咖色调,既是路灯暖暖的颜色,也体现了他们的情感,白色恐怖之下尚存一点温存。”服装设计崔晓东介绍,反派的衣服全黑,暗示了白色恐怖下,特务像影子一样跟在革命者身后,如影随形。

“国歌这个题材太大了,往大做是死路一条,我们以小见大,让小人物与大时代相结合。”马波说,电视剧《觉醒年代》把一众伟人刻画得很有人情味,深入人心,“我们也是从人出发,再从年轻人出发,最后展现正能量的艺术家的风范。”

精彩演出的背后,每一位演职人员都知道,“好戏是磨出来的!”来上海前的两个月,湖南省歌舞剧院的排练厅里白天热火朝天,夜晚灯火通明,导演和演员们卯足了劲泡在排练厅修改提质,从舞美、表演、道具等各方面“鸡蛋里挑骨头”,使其在反复打磨、精雕细琢中逐步完善。

《热血当歌》2021年5月首演。“三年来,我们边演边改,从舞蹈设计到情节推进,尽量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艺术总监杨霞说,演出进行到最后,观众往往会自发站起来高唱国歌,“我们的作品能够传递这样的红色精神、红色力量,非常振奋人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