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社保有我】
根在情怀 成在素养 立在实干
李俊屏
看到中国财经报社举办“三十而立社保有我”的征文启事,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起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0—2016年,我在江苏省扬州市财政局社保处工作,并有幸于2014年赴财政部社保司跟班学习,为期一年。那段时间,是我国社保事业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时期,改革的阵痛、矛盾的叠加、社会对公平的呼唤都需要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退一步则风雨交加,进一步则晴空万里,如何分好“蛋糕”,强化激励机制,在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考验着每一位财政社保干部的政治担当和专业素养。正是从那时起,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拉开了序幕,“三医”联动改革在探索中前行,城乡居民社保并轨开始实施,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这些改革的“破冰”都为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十而立的财政社保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全体财政社保干部的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
使命情怀是谋事之基。财政社保工作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正是一批又一批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财政社保干部前赴后继、赓续传承,才让今天的社会保障事业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还记得那是2011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大批被征地的农民失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科学精算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提出了财政支持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被扬州市委、市政府采纳,为广大被征地农民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这只是财政社保人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财政社保干部始终秉持为民初心,在民生需求与财力可能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开展政策制度设计、执行和宣传,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专业素养是成事之道。财政社保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覆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退役安置、医疗保障、就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一批又一批熟悉业务、精通专业、掌握政策的财政社保干部接续奋斗,才让今天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顺畅实施,发挥了“1+1>2”的综合保障效应。在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中,社保处是对准确把握政策要求最高的处室之一。到社保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吃透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2011年,我刚到社保处工作时,面对错综复杂的政策制度,我一度手足无措,对抚养比、替代率等专业术语也感到很陌生。很快,我调整好心态,从头开始,一项制度接着一项制度学,一个难点接着一个难点攻,向前辈学习、向同行请教,终于在准确把握、熟练运用政策制度方面学有所获。特别是2014—2015年,在财政部社保司综合处跟班学习期间,我参与了财政社保政策研究,参加了全国社保基金预决算会审,思路和视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其实,我的经历代表着千千万万个财政社保干部“破茧成蝶”的过程——用坚韧的行动播撒梦想种子,让辛勤的汗水浇灌耕耘,最终收获了最好的自己。
实干笃行是立事之本。要做好财政社保工作,唯有在“实”字上下功夫,特别是一定要做到数据“实”。一个小额的待遇支出乘以巨大的人口基数,就是天文数字。如果以错误的数据作为决策基础,就会造成决策失误,使政策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财政社保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用数字说话。记得2014年在财政部社保司跟班学习时,领导要求由我牵头编制5年滚动财政社会保障资料简明资料,使其成为一个能够随身携带的财政社保政策和重点收支“数据库”。接到任务后,我反复多次与司内各业务处室沟通协调,一起讨论编排体例、研究数据表式、逐字逐句推敲,确保数据准确、表述严谨、指标科学。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200多页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校对工作,并将其付印成册,这本小册子为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得到部领导的肯定。这件事使我意识到,财政社保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财政社保人孜孜不倦地追求“工作实、数据实”分不开的,所有的决策都必须建立在摸清底数、精算平衡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政社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已经离开财政社保工作岗位,但仍时刻关注财政社保事业的发展,为其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鼓与呼——这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初心使命;这里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培育了我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衷心祝愿新时代财政社保事业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财政局原干部,现就职于中共扬州市委办公室)
编辑:张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