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
猪槽河畔话脱贫
吴秀发
盛夏,天高云淡。笔者走访了江口县民和镇兴栏村,被天翻地覆的变化和驻村财政干部的故事感动着,更被故事背后的财政文化所感召。
兴栏村坐落在风光秀丽的猪槽河畔,距民和镇15公里,县城29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组,457户1780余人,低保40户121人。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2016年,江口县财政局成为兴栏村的帮扶单位,通过学习政策、逐户走访、召开评议会,采用“一学二访三会四评”的工作法进行深入调研和民主评议。识别并缩减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从114户到86户,驻村干部实施政策落实、谈心交心、科技宣传等措施,确保重点项目资金投入。通过具体措施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走上致富之路。驻村财政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务实作风,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要想富,先修路”。多年来,兴栏村民渴望走出大山。从江口县财政局开展结对帮扶以来,把修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村上下形成了红红火火的修路热潮。如今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家家联村路。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现已发展龙光坪、老构元集体生猪养殖基地两个。几年来,共出栏生猪8600余头,实现利润168万元,贫困户股份利润36万元。个体养殖方兴未艾,大兴组养猪大户姚建勇在公路修通后,饲养了几百头猪,饲料运输省力,销售渠道畅通,买家都是上门收购。他说在家养猪比外出打工挣的钱多。
着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联建帮扶,财政依托项目资金200余万元,打造了构元新村,实现了“绿化、亮化、硬化、乐化、美化”;已建娱乐活动场所一个,美化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村实施了“五改一化一维”工程。如今,该村12个自然村寨已全部实现道路硬化。一条条梦想的幸福路,打开了老百姓的致富大门。兴栏村党支部书记吴成良说:“现在老百姓居住环境很美,交通十分便捷,农副产品变成了钱,生活越来越好了,小康生活指日可待。”
笔者了解到,2018年冬天,气温陡然下降,路面凝冻严重,车辆不能通行。驻村干部从山下步行近3个小时赶往兴栏,因为,70多岁的罗朝芬不幸摔倒导致右肩粉碎性骨折。局领导及时协调车辆接应,组织驻村干部铲冰除雪,用人力板车艰难地移步前行,将罗朝芬送到县人民医院,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并将老人纳入结对帮扶对象,医疗得到保障,免除了后顾之忧,还为其添置了电视机、床、棉被等。她是脱贫攻坚以来村民幸福指数提升的缩影。
幸福的笑脸,欣慰了财政驻村干部的心。村民感恩党的温暖,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幸福地生活着。采访正酣,夕阳西下。忽闻一支山歌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晚霞的余晖还在天边流连。今夜,兴栏的月儿会圆,明天的阳光会更加温暖。
(作者曾供职于贵州省江口县财政局)
编辑:傅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