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总说不到点子上,如何才能“言之有物”?

职场上总说不到点子上,如何才能“言之有物”?
2024年05月15日 09:06 BOSS直聘

本期“我对你有问题”为你分享一部全球销量超过一百万册、被翻译成八种语言的经典作品——《语言学的邀请》。

在这本有趣、备受尊敬的语言学著作里,日裔美籍语言学家塞缪尔·早川探讨了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语言的多种功能,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更好地生活与工作,以及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有时我们甚至毫不知情)。

第一版《语言学的邀请》出版于1949年,第五版也就是最新一版发行于1991年,由塞缪尔·早川的儿子艾伦·早川更新而成。艾伦·早川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和自由撰稿人。

分享人 Irenne 向本书提出了七个问题,并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01

为什么说“语言使人类有了进步的可能”?  

答: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神经系统的合作”。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有人对你大喊一声:“小心!”你会飞快一跳,从而避免了被一辆车撞到。而你之所以没有受伤,依靠的信息就是大多数高等动物所赖以生存的合作方式——语言。虽然你没看到那辆车朝你飞驰而来,但别人却看到了,并发出某种声音,将惊惶的心情传递给你。换句话说,你的神经系统没有发现这场危机,但你却因为别人的神经系统的发现而得救了。那一刹那,你有了自己和别人这两个神经系统的帮助,从而避开了危险,这就是神经系统的合作。

我们几乎可以将一切社会系统,都视为神经系统的大规模合作。我们听到别人发声,或看到纸上代表声音的文字时,就能够吸取别人的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而越是能通过他人神经系统补益自身的人,就能越好地生存,不会因自己的经验知识有限,就陷于无助,也不用再去发现他人早已发现过的事物,重蹈他人的覆辙,也可以继承他人的成果,继续前进。

作为神经系统大规模合作的基础——语言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形塑、引领了人类的昔日经验,形成了今日生活,使得人类有了进步的可能。据我们所知,猫、狗、黑猩猩无法一代代地增进它们的智慧知识以及控制环境的能力,但人类却可以,这正是语言在发挥着作用。

人类历史上的印刷术、建筑方法、交通工具等发明,文学、艺术、科学等发现,都是先人分文不取送给我们的礼物。自出生起,我们就享有如此多的礼物。通过语言及记载语言的文字,我们不但能够有机会过上一种比上一代人更丰富的生活,也有机会将我们的贡献,无论它们多么渺小,融入到人类的全部成果里去。因此,学会使用语言,也就学会了如何去利用并参与到人类这伟大的成就中。有了这种成就,才可能有其它成就,才能将我们的经验汇聚到一起,形成规模宏大的“知识合作社”,使每代人可以加以利用,并从中受益。

#02

语言和现实呈现着怎样的关系?

答:人们喜欢创造有指定意义的符号,即,用一样东西来象征另一样东西。在诸多符号中,语言是最精密的一种。

我们常会认为,符号就是它所代表的事物,但其实这两者间不一定存在着连带关系。比方说,很多观众会将对角色的情绪投射到演员身上,对演员又爱又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没弄明白:演员只是代表着角色而已,是符号,并不真的是角色。因此,在所有关于符号的原则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符号并不是其所代表的事物,而语言并不就是现实。

为了更好地阐释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提出,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环绕在我们身边,由我们自己直接认识到的事物组成的世界是“外向世界”。这个世界非常小,只包括我们真正亲身看到、接触到、听到的一连串事物。与之相应,我们通过言辞而学到的世界便是“言辞世界”。我们多半的知识都是从亲朋好友、学校、书本、谈话、手机等地方,经过语言这一媒介而获得的。比如,我们知道从前有滑铁卢战役,因为书本上有这样的记载,但做记载的人或许也没有亲眼目睹,也是根据他人记载得来的,这样追溯回去,直到最后才是亲眼见到这场战役的人直接进行的记载。

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地图和它假定要代表的地域之间的关系。

我们期望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始终能保持一致。对于一个人来说,倘若他脑中的言辞世界和实际接触的外向世界相差不大,他就不会对实际出现的新事物感到惊愕、失望或痛心。因为言辞世界早就告诉了他,对什么可以多期望些,对什么只能少期望些,他对生活早有准备。可如果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不一致,就像脑海里存了一张错误的地图一样,他会不断地遇到麻烦,甚至产生些令人疑惑的举止。比如,出门在外不肯睡在旅馆的第13层楼上;雨天打雷的时候,会往门外丢一把剪子来辟邪等等。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校正言辞世界,使它与外向世界能够保持一致。

#03

主观臆断是如何产生的?要怎么避免?

答:主观臆断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推论和判断。

我们会根据一位女子端庄漂亮的衣着,猜测出她过着体面优渥的物质生活;我们会根据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猜测出这个人经常从事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这种根据已知的事物对未知事物所做的猜测,就是推论。推论的优劣程度,通常取决于推论者自身能力和观察来源。就像一位好的机械工程师听到马达开动的声音,就能对其内部结构做出正确的推论,可如果让一位外行来推论,很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判断是指我们对所描述的人、事、物所做的赞许或不赞许的表示。比如“这辆车子已经跑了五万公里路,却从来没有需要修理过”是一个事实,但如果描述为“这是一辆好得不得了的汽车”就是在做判断了。

为了更深入理解主观臆断的形成,让我们来比较下面这两种说法:

说法1:“老张对我们说谎。”

说法2:“老张对我们说他忘带车钥匙了,可是没过几分钟,当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块手帕时,却有一串车钥匙掉了出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说法1这类话当作是在陈述“事实”,但实际上,“说谎”这个词本身,先包括了一个推论(老张知道他所说的与事实不符,但他却故意要那样讲),又包括了一个判断(说这话的人推测到了老张所做的事,且他不赞成老张这样做)。这个过程中,主观臆断便产生了。

那该如何避免主观臆断呢?有个操作性很强的练习方法:写报告文。

与推论和判断不同,报告强调可证实性。比如报告“外面下雪了”,我们可以去外面查看是否真的如此。

在练习中,我们要学着将“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用“他以前很少和下属说话”来代替,将“他有自卑感”用“他不肯申请奖学金,虽然我相信只要他申请的话绝对非他莫属”来代替。

这种方法可以增进我们对语言的注意力,将推论和判断有效地识别出来。尤其是在面对他人出于某些目的故意煽动起来的狂热舆论时,只要将他人语言中的推论判断与事实进行比较,我们就能变得更加镇定和冷静。同时,遵照事实的陈述也更清晰有力,更能说服他人。

#04

在社交场合,为什么有时候需要“没话找话”?

答:在社交场合,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都在非常努力地要聊些什么,“今天天气不错”“昨晚球赛真不赖”“这部片子特别精彩”……很多时候这种对话更像是在“没话找话”,因为大家对这些话题所发表的意见,从交换知识的角度看,多半毫无价值,不值一谈。但这些对话是社交礼节上的必须,如果始终一言不发甚至还会被视为失礼。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打破沉默本身就是说话的一个重要功用。

一目了然,打破沉默是为了建立交情。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建立交情的办法,一起吃饭、一块工作、一起游戏等等,但在这些办法中,要数一起谈话最容易做到。

而既然这些谈话的目的是建立交情,大家通常就会小心翼翼地选择更可能立刻得到对方同意的话题。试想一下:两个陌生人想要攀谈一番,他们肯定会先说些类似“天气不错”这类容易达成共识的话,再继续聊下去。而无论双方所谈的话题多么简单,只要多达成几次一致,他们对彼此的陌生和猜忌便会减少一分。倘若在后续的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有共同认识的朋友,在兴趣爱好上有相同之处,那两人就便有可能成为朋友,真正的交情和合作也就开始了。相反,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如果等到“有事请讲”才开口说话,很多事情便很难办成了。

正因如此,我们要认识到,日常生活中语言可以只用来烘托气氛和建立交情,而不仅是向他人陈述或询问事实。所以,并非每句话都有必要追求“说话算数”、“不说废话”,对于琐碎小事或浅显话题的谈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当更加灵活包容地去看待它。

想想看,假设车胎漏气,我们把车子停在路旁修理,这时一个看上去不太机灵但态度友善的年轻人问道:“车胎跑气了?”如果硬要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我们会觉得这是明知故问,但倘若我们不管他说了什么,而是领会他的意思,以友好的态度回应,或许他就会帮我们换车胎了。而至于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直说“我愿意过来帮忙”,是因为人们只有在听到彼此的心声、了解对方接纳或喜欢自己的前提下,才会信任对方,才敢直接表达。

#05

为何我们常常要通过宣誓来营造仪式感?

答:我们所身处的社会是由许多人互相同意而形成的一个大组织:我们同意在开车时靠着马路左边或右边走,别人也同意这样做;我们同意递送某一种货物,别人同意货到付款。每种同意都是一种协定。在早期文明中,人们通常通过身体上的暴力和威胁等强迫方式,来确保他人遵守这些协定。可不久后,人们便发现使用语言中的指示性言辞,也可以达到这种控制效果。

因此,在整个社会认为对其自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上,运用指示性的语言就会变得特别有力量,以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身的责任。而宣誓作为最为典型的指示性言辞,往往呈现出以下任一或所有特征:

1. 由富有情感性的字眼组成,以便给予他人适当的印象和敬畏感。比如,结婚誓言里会说“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或是健康、美貌或失色、顺利或失意,都愿意爱她”。

2. 会出现恳请上苍为我们作证,倘若不能遵守便甘愿受罚等词句。比如,赌咒时说“倘若不然天打雷劈”,教堂里忏悔时哀求上帝,都是为了使我们记得不可轻视自己的诺言。

3. 会配合仪式或活动,以使得在场的人记得更牢。比如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时,要穿学士服;法官步入法庭时,每个人要起立。

4. 倘若第一次立誓没有举行特别仪式,我们就会一遍遍地重复誓言,以求取得效果。

总的来说,宣誓中的情感成分和与之相伴随的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立下承诺时的庄重,担心上苍责罚的恐惧,或是宣誓时成为大家关注中心的满足感,随时都有可能在日后的生活中被激发出来,或在心中时时浮起,抹灭不去。正是在这些作用下,婚礼、受洗礼、授勋、就任,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终生难忘的大事。这些活动就是要使得那位与社会订立契约的人,永远记得自己应该设法让这些诺言真正得到实现。

有趣的是,虽然最终诺言是否能够成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多数人仍会抱有一种依赖仪式本身的倾向。这是因为我们相信语言有种魔力,只要我们将某些词句一遍遍地讲下去,就可以对未来产生一种力量,从而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下去。

#06

如何表达才能做到言之有物?

答: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抽象的阶梯”。

假设有一头母牛“阿花”站在我们面前,它不断吸收食物和氧气,消化后,又排泄出去。它不是静止的“物件”,而是一个变化着的有机体。尽管它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神经系统仍会自动抽象出它和别的在大小、习性等方面类似动物的相像之处,并把它归为“母牛”这个类别。顺着这个逻辑,以阿花为起点,一系列抽象行为产生了,最终形成“阿花→母牛→家畜→农庄资产→资产→财富”这样类似阶梯一样的抽象结果,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抽象的阶梯”,而语言正是由这样一层层抽象阶梯构成的。

有了这个概念后,我们可以对那些没有做到言之有物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探究竟。

第一种典型的问题表现是,表述停留在原来的抽象阶层,在语言里不停地打转。举个例子,有人问“匪”字是什么意思,解释是“强盗”,再问“强盗”是什么意思,解释又是“匪”,这种情况除非读者对定义里所用来解释的字词相当熟悉,自己能沿着阶梯追溯下去,否则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告诉别人。

第二种典型的问题表现是,表述沿着抽象阶梯向上,不断指向更高的抽象阶层。喜欢这样说话的人,总会让人觉得他的语言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类似下面这个对话:

“‘红’字是什么意思?”

“一种颜色。”

“什么是颜色?”

“那是许多东西的一种性质啊!”

“什么是性质?”

相反,如果我们想要做到言之有物,就需要养成一种沿着抽象阶梯向下降落到低些抽象阶层的习惯。这样,在语言里转来转去、找不到方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而且别人也会觉得我们说话非常“脚踏实地”。因此,在同样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回答别人:

“下次你看见很多汽车停在十字路口时,你可以留意下这些汽车对面的交通信号灯的颜色,或者也可以去看下消防队的卡车漆是什么颜色的。”

在此基础上,优秀的谈话和写作,需要在高级与低级抽象阶层之间不停地转换。既要对事物有具体的论述说明,又要适当地总结概括。如果我们能迅速、优美、有条不紊地在抽象阶梯中活动自如,那么相信我们的表达必定会是充实而优美的。

#07

如何通过语言,来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答:我们每个人都十分复杂,并且在瞬息不停地变动着,但同时我们又存在用某些言辞来描述自己的倾向。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我们给自己画的“地图”就是“自我概念”。我们做什么事、穿什么衣服、接受或推诿什么任务、与什么人来往等,很多并不是由我们真正的优势和缺点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以为有的能力和缺点,即“自我概念”决定的。

“自我概念”这种语言描述,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抽象化表达,这个抽象化的过程,透露着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我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和“我只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这两句话有很大差别。正如前文所言,前者是报告,但后者则是判断,含有“我不应该是这样一个人”、“现在这样真丢脸”等等意思。长此以往,这种观念会使我们对这份工作越来越不满。

而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的帮助,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对来访者下任何判断。或者说,他们是在帮助来访者将“我只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因此没什么出息”重新改变成报告:“我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

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可以练习去塑造一些切合实际的自我概念。试着这样做:先把跟自己有关的“事实”都记录下来,尤其是那些使我们觉得丢脸或窘困的事实,然后对这些事实进行如下追问:

“我是否需要对这件事下一个判断?”

“究竟是谁对这件事下了判断?我是否也应该这样做?”

“除此之外,就不可能有别的判断了吗?”

举个例子,就像括号里指出来的这样:

我是一家加油站的加油工。(有人觉得做加油工是一件丢脸的事,我是不是也必须这样想?)

我是一个家庭主妇。(那又怎样?)

经过这种练习,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会日渐外向化,接受自己的能力会逐渐增加。我们可以无需判定“好”和“坏”,而是直截了当地面对现实:我比多数人矮、我不擅长运动等等。通过语言不断去校正自我概念,可以让自我概念变得贴合实际,而最终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受它影响做出的行动和决定,也会变得更加客观、聪明起来。

栏目主持丨庞晔

海报丨卯金刀

漫画|晶晶&庞晔

排版|vv

支持|贾嘉&小艳&王洋&金文鸿

一颗彩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