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好莱坞演员买下157岁的英国足球俱乐部,只是为了拍纪录片

两个好莱坞演员买下157岁的英国足球俱乐部,只是为了拍纪录片
2021年11月30日 21:00 懒熊体育

位于威尔士北部的雷克斯汉姆(Wrexham),很久没有吸引这么多媒体了。光是BBC就排出了4台摄像机,还有天空体育、英国电信和Talksport等多家媒体机构。

尽管他们要拍摄和报道的,只是一场英格兰最低级别职业联赛(第五级联赛,National League)的比赛。

一切都是因为今年年初,两个来自好莱坞的美国演员以200万英镑,从当地球迷信托会的手里买下了雷克斯汉姆俱乐部(Wrexham AFC)。更为有趣的是,收购的主要目的和足球无关。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次影视投资——为了拍摄一部讲述足球俱乐部幕后故事的纪录片。

这笔交易起初很难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投资影视项目和收购足球俱乐部,被广泛认为是文体产业里两门最糟糕的生意。

至少当一个人在2018年之后的国内投资市场上提出以上结论时,他肯定会收获大量认可。

“影视寒冬”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有关部门对税务、片酬等多种行业不规范现象加强监管,相当一部分作品的审批和上映受到影响。投资风险急剧翻倍,投资人火速离场。

中国职业足球的情况则更加混乱。过去十年中产生的3支冠军球队,有2支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江苏队在捧杯后的第108天即宣布“停止运营”,曾经把国旗印在胸前的广州队也走到了悬崖边。连年亏损的职业俱乐部已然和巨额不良资产划上了等号。

当然,这两门生意在国内面临困境,和娱乐圈乱象整治、房地产去泡沫等外部原因紧密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和足球,在商业模式上依然有以下3个共同的弱点:

第一,投入高但回报低。这直接导致了行业始终面临较高的现金流风险。

第二,缺乏能稳定复制的方法论。制片人永远无法预测同一IP的续集会不会出现票房滑铁卢,俱乐部老板也不会知道高价买来的球星能否带领球队取得胜利。

同时,它们还都极度依赖线下门票收入。新冠疫情造成的封锁,让全世界大量影院和中小足球俱乐部陷入破产危机。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热衷于投资这两门“糟糕”的生意。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初,决定把二者捆绑成一个新的项目进行启动。

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好莱坞编剧和演员罗布·麦克尔亨利(Rob McElhenney)。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美国人都对足球毫无兴趣。在《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的剧组里,他经常用一些老掉牙的话术取笑英国演员汉弗莱·克尔(Humphrey Ker):为什么要花90分钟看一场0比0的球赛?

某些时刻,这种刻板印象也会稍微有所改观。譬如2019年的欧冠半决赛,他和克尔一起见证了利物浦第二回合对巴萨的超级逆转,总算觉得足球还有点意思。

真正的转变则发生在2020年5月,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实现的。在家隔离的麦克尔亨利一口气看完了奈飞拍摄的纪录片《我心永随桑德兰》(Sunderlan Til' I Die)——讲述了昔日英超球队连降两级的真实幕后故事——然后立刻给克尔发了一条信息:

“我们也应该买支足球俱乐部,然后拍一部纪录片。”

▲麦克尔亨利在美国喜剧《费城永远阳关灿烂》中担任编剧及演员。

寻找投资目标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美国老板没有情怀、没有主队,他的眼里只有生意。所以,麦克尔亨利索性按照桑德兰的标准,提出了3点要求:拥有悠久的历史;渴望获得成功;在一定区域内拥有足够大的球迷基础。

对于英国足球来说,这三个条件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克尔事后对The Athletic承认,他甚至使用了《足球经理》游戏,来帮助检索可能的目标。

最终的目标确定为拥有157年历史之久的威尔士球会雷克斯汉姆,威尔士地区仅有的4支职业俱乐部之一。

更重要的是,其余3支俱乐部(分别是加迪夫城、斯旺西和纽波特)都位于威尔士南部。

用雷克斯汉姆信托会成员、前俱乐部董事哈里斯的话说:“这是唯一能给北威尔士75000人带来骄傲的球会。”尽管它在过去20里经历过数次破产、托管危机,已经连续在英国最低级别的职业联赛(第五级联赛,National League)里挣扎了14个赛季。

麦克尔亨利将收购谈判全权委托给纽约一家名叫Inner Circle Sports的投资机构。这家机构过往的成功案例包括推动芬威集团收购利物浦,以及帮助印尼富豪托希尔买下国际米兰。

机构合伙人史蒂芬·霍罗威茨(Steve Horowitz)一开始并不看好这笔生意,他最初的回复是:“如果寻求快速回报,不要购买一支在第五级别联赛踢球的俱乐部。”

▲雷克斯汉姆是威尔士M4公路以北唯一的职业俱乐部,被部分球迷看来,“可以代表半个威尔士”。

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判断。尽管外国老板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早已不算新鲜事,但麦克尔亨利对雷克斯汉姆的收购仍然不符合传统的投资逻辑。

以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英超为例,在2021-22赛季的二十支参赛球队中,只有四支没有国际资本进入。外资的投资目的整体可以拆分成“打造品牌”和“产业联动”两大类。

对于俄罗斯或中东石油国家的寡头或富豪来说,“英超老板”的头衔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曝光和提升。远有收购切尔西的阿布拉莫维奇,近有买下纽卡斯尔联的沙特公共投资基金。

相比超级玩家们的纯品牌广告逻辑,来自美国或中国的生意人会更注重商场上的实际回报。譬如曼联幕后的格雷泽家族,依靠杠杆收购让自身财富翻了超过20倍;又如当年入股马竞的万达集团,则是看中了和马德里地区地产行业联动的其他投资机会。

从职业足球这门生意本身的收入结构,不难理解霍罗威茨“不要购买第五级别俱乐部”的这个建议。

比赛日收入是无数中小将俱乐部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有着显著的天花板——球场空间是有限的,门票的价格也无法一直上涨。

在国际资本涌入后,随着欧洲足球联赛的国际关注度提升,媒体版权收入极速上升。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2017年的统计,英超俱乐部的海外媒体版权占总版权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要知道在这项赛事刚成立时,这项比例仅有2.5%。而在最新一轮版权谈判中,英超在北美地区实现170%的大幅上涨。

版权收入的持续攀升,也是吸引国际玩家入局的重要原因。毕竟,有成熟的下游产业玩家为巨额投入买单,对于这门生意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前提是,这是一个典型二八分配的游戏,只有成熟的顶级联赛才能拥有高额的转播收入。

所以,回到麦克尔亨利的收购,这根本不是任何一种传统玩法。他买下英国足球俱乐部的目的,就是冲着进入体育纪录片这个市场。

这是一个近年来被亚马逊、奈飞等多家流媒体巨头广泛关注的赛道,涌现出了《最后之舞》、《极速求生》、《孤注一掷》等多个爆款影视作品。

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获得了大量拍摄授权,将“场外”的幕后故事得以完整呈现。

譬如在F1纪录片《极速求生》第一季中,观众得以看到加拿大亿万富豪劳伦斯·斯特罗尔(Lawrence Stroll)对迈凯伦车队副总经理大发雷霆:“我儿子告诉我,他坐在你们的车里摇摇晃晃的。如果我的赞助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那我可以换个地方花钱。”

而对于麦克尔亨利来说,现在他不仅买下了一家足球俱乐部,还获得了一个真实的剧本,一帮演员和一个自己说了算的拍摄基地。别忘了,作为俱乐部的话事人,闯荡好莱坞多年的他自己就是一个完美的成熟主演。

他还从好莱坞拉来了另一个伙伴,电影《Deadpool》的主演瑞安·雷诺兹(Ryan Reynolds)。实际上,麦克尔亨利一开始只是想找雷诺兹要一笔赞助,但后者也对纪录片的计划非常感兴趣,两人最终成为了合伙人。

现在,这部名为《欢迎来到雷克汉姆》(Welcome to Wrexham)的纪录片,又多了一个来自好莱坞的主演。球队在新赛季的第一个主场比赛,就吸引了英国电信的转播。纪录片团队的摄像机也对准了媒体。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所有提问的记者都填写了摄制组分发的表格。如果提问最终被剪辑到纪录片中,这既代表一种授权,也为后续补充采访或添加人名条做好了场记。

新老板的进场也带来更多变化。除了买来更好的球员外,最显眼的,莫过于雷克斯汉姆队胸前的TikTok广告赞助。要知道,在欧洲五大联赛和NBA中,还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获得这家新兴科技公司的胸前广告赞助合同。根据The Athletic报道,这笔赞助数额是之前的10倍。

很明显,TikTok也不是为了绿茵场上每周90分钟的曝光而来。他们不仅得到了两位好莱坞演员入驻平台的权益,而且还将持续地出现在这部纪录片的全程之中。

无论成功与否,这至少是职业足球领域一个颇有创意而有趣的全新案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