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芯片是高科技产业的重中之重。
上到宇宙飞船航空母舰,
下到手机电脑都必须用到芯片。
而在中国漫长的科技之路上,
芯片的制度难度极高,
多年来严重依赖进口,
每年都会从美国进口大量芯片。
但在这个信息时代,
一旦芯片上依赖他国,安全隐患巨大。
可以说,“缺芯之痛”
关乎产业安全、国家经济安全,
所以我国一直都渴望造出国产芯片。
在此困难之际,
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她以一身柔弱之躯,
研究出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
中国“龙芯”。
打破美国芯片垄断,
为国家省上万亿,
她就是中国“芯片之母 ”黄令仪!
2023年4月20日,
这个明媚的春天,
却响起了一曲悲伤的挽歌,
黄令仪,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4月24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
举行了送别仪式。
共和国又痛失一名院士,
我们的“龙芯之母”永远地离开了。
致敬,送别!
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回首黄令仪的一生,
这一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龙芯中科实验室,
一位满头银头、瘦骨嶙峋的耄耋老人,
坐在电脑前,拖着鼠标正在查看电路,
董事长胡伟武劝道:
“您给年轻人把把关就行,不要这么辛苦了!”
她脱口而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
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只要生命不止,我的研究就一刻不停。”
黄令仪院士,这一生,
青丝变白发,只为中国芯。
黄令仪,出生于1936年,
这是一个关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
也是战火肆虐、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时代。
生长于山河破碎的时期,
她的心中早早埋下了,
报效祖国的志向。
1949年,黄令仪考上了汉民中学,
1958年,从华中工学院毕业。
因成绩优异被推荐,
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
两年后,学有所成的她回到了母校,
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研发出了我国的半导体二极管。
1962年,被调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此后数年,先后在中科院计算所、
西安微电子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工作。
她主持并见证了我国首枚CPU“龙芯1号”、
“龙芯2号”、“龙芯3号”的诞生。
“龙芯3号”的诞生,
让复兴号高铁实现100%国产,
让我们的国之重器航母、北斗卫星等,
装上了“中国芯”。
为中国每年减少了1.4万亿的资金,
打破了美国严防死守很多年的技术,
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令仪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鲁迅先生曾说过:
“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
就有为民请命的,就有舍身求法的,
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黄令仪,就是中国的脊梁。
她努力把芯片变成,
人民的芯片!中国的芯片!
其中艰苦不为外人所知,
这里边是“血汗”汇聚。
1965年,计算所二部成立,
专门研制微型计算机,
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
在资料、设备、人才和材料,
都极度短缺的情况下,
她带领团队一点一点摸索,
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
终于不负众望,成功研制出微型机。
四年后,这台微型计算机
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并在浩瀚的宇宙中回响着《东方红》,
当黄令仪听到从卫星上传回的乐曲时,
不禁泪流满面。
随后她踏上了更加艰辛的芯片研发之路。
然而,就在即将突破之时,
遭到了重大打击。
中科院经费紧张,
研究室迎来被撤销的命运。
这对黄令仪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一瞬间化为乌有。
听到这个消息,她忍不住痛哭出声。
但还是听从上级的安排,
到微电子中心报道。
那一年,黄令仪50岁。
从零开始,其艰难可想而知。
她不断勉励自己:
“从此潜心识规律,风华正茂更如前!”
很快地,她便适应新工作。
可半途夭折的芯片,
始终是她心里一道过不去的伤。
1989年,53岁的黄令仪被公派到美国,
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
但在那里受到了终生难忘的刺激。
偌大的会场里,竟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看到这种情况,黄令仪痛心疾首。
她在日记中写道:
“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也就在那时候,她下定了一个决心:
“必须设计一块高水平的芯片来参展,
以洗刷耻辱。”
正是有这样一份决心,
才有了后来的“中国芯”。
2000年,黄令仪带着研究成果来到了德国。
她在自述中这样写道:
“大约全国去了32人,
别人摊位是一个公司,我们则是一个国,
摊位小而拥挤,但毕竟突破了‘零’。”
尽管此行取得了好结果,
专利被评为银奖,
但回国后,芯片研制工作还是停滞了。
黄令仪的志向,还是没有实现。
那时候她65岁,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
后来在中科院胡伟武教授的邀请下重新出山,
毅然决然加入了龙芯CPU的研发团队,
还把自己的存款都拿了出来,
全力助力中国自主芯片的研发之路。
2018年,“龙芯3号”享誉世界,
并为她摘得了"CCF夏培肃奖项"。
这时候,黄令仪82岁,
耄耋之年,本应该安享晚年,
但她仍冲锋在前,奋斗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她把自己的一辈子,
都铺身在了芯片研发事业上;
她用自己的行动,
诠释了“一心报国”四个字。
如今,黄令仪院士已经成为一颗明星,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沉痛送别“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
希望所有中国人,
都能记住她的名字,
黄令仪!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智大叔」(ID:zhidashu666)。有智有料有格调!这里是智大叔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娓娓道来讲故事,敞开心扉的聊生活!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ht80299。
沉痛送别“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