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千佛山上有万佛洞,为何不叫万佛山却叫千佛山

济南千佛山上有万佛洞,为何不叫万佛山却叫千佛山
2022年02月14日 1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济南地处泰山山脉余脉之北,境内的山不在少数,而和老城融为一体,名声最大的就是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了。

千佛山能列入济南三大名胜,不仅是因为史书上对于济南最早的记载有“舜躬耕于历山”。其中的历山就是如今千佛山的古称,至今济南仍有历山路、历下区、历城区等,史书上亦有历下邑、历城县等称谓。千佛山之所以闻名,除了舜帝,还得从“佛教”说起。

摩崖石刻,千佛山名字的由来

济南在隋唐时期曾经佛教大兴,在隋开皇年间,有僧人在千佛山之巅的崖壁上凿窟造佛像,有传言曰佛像上千尊,故曰千佛山。而实际上据载当时共镌刻佛像130尊,分为9个石窟。如今依然可以见到的有60余尊。

现在对于千佛山的摩崖造像也多把位于佛慧山的开元寺摩崖造像、黄石崖摩崖造像、大佛头摩崖造像同列为千佛山摩崖石刻造像,同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山的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山巅兴国禅寺南侧的崖壁上,寺门外西侧崖壁上的石窟只见依稀的痕迹,造像已经无寻。寺内崖壁和洞窟内均有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的佛像,尤其是主窟极乐洞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造像宝相庄严,保存最为完好。

因摩崖石刻的缘故,此崖壁又称千佛崖。

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古称千佛寺,因寺庙位于摩崖造像的平台上,与佛像融为一体,故得名。

兴国禅寺和千佛山摩崖造像应是历史同步,只是在唐贞观年间扩建后改名为兴国禅寺,其后香火鼎盛,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的兴国禅寺已经成了济南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之一,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方丈殿等7座殿堂,四个院落,供奉有释迦牟尼、地藏王菩萨、弥勒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佛祖。

山下万佛洞,为何不称万佛山

千佛山北侧山脚下,游客登山的石阶东侧不远有万佛洞,是登千佛山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万佛洞内不仅展现我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尤其荟萃了国内佛教石窟造像的精华,以四大名窟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为主,共有佛像近3万余尊,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尊。

万佛洞门前又有高15米的大佛金身塑像,在石窟东侧亦有被称为“江北第一大佛”的弥勒佛坐像,金碧辉煌,在城内高处均可看到通体高20多米的佛像。

那么问题来了,千佛山上有万佛洞,为何以千佛而得名呢?

原来万佛洞是1992年才兴建的,而弥勒佛塑像则是1999年济南市与日本名古屋市妙香园株式会社合作共建的,也就是说均为现代建筑,这名字实在难以与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千佛崖摩崖石刻媲美。

也缘由于此,济南本地人一般说起千佛山,大多言及兴国禅寺和摩崖造像,而少有提及万佛洞。

十八罗汉塑像和卧佛

依然是千佛山山脚下,在游客步道与石阶两侧的小广场中,分布有十八罗汉石像和卧佛一尊。

石像落户于此为1996年,其中卧佛最为精妙,石像由50吨重、长10米的完整的花岗岩雕成,为释迦牟尼的侧身卧像,佛祖肉髻螺发、双耳垂户,两眼微睁,以右手托头,慈祥而安宁。

千佛山除了这些佛像以外,山脚下景区内亦有观音园等与佛教有关的寺庙遗迹,当然最为神奇的则是后人发现的以千佛山环山路为界,俯瞰千佛山竟然整个就是“坐鳌巨佛”景观。这不得不说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是不是佛教胜地之所以兴盛,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冥冥之中的天意。

千佛山之所以称之为千佛山,这诸多与佛教有关的人文历史和佛像,可见其名副其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