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拨开数据的迷雾,才能看到经济的真相

马光远:拨开数据的迷雾,才能看到经济的真相
2023年04月19日 07:57 米米米即可看看

拨开数据的迷雾,

才能看到经济的真相

4月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

大家最为关注的GDP增速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考虑到一季度的第一个月,是疫情放开后的特殊时间点,对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大。全球经济一季度的表现并不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再次把全球经济今年增长的预期下调为2.8%。

在这种情况下,一季度能够取得4.5%的数据,实属不易,的确算开了一个好局。

从主要指标看,有超预期反弹的,也有反弹乏力的。

超预期的指标主要是:

一是随着疫情消退,服务业报复性反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超预期反弹,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为下降2.7%。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比1-2月份加快了7.1个百分点;

三是出口,出口大增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一季度,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增长8.4%;进口42393亿元,增长0.2%。其中3月份进出口同比大增15.5%。其中,出口增长23.4%;

四是新兴产业继续高速增长,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53.2%、22.5%。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关键指标反弹乏力,甚至低于预期。

首先是地产,从房地产的整体提数据看,无论是开发投资,还是销售,以及开发商的融资都相对于去年明显改善。

特别是销售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下降1.8%;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增长4.1%。相对于去年销售下滑超过20%的深度下跌,房地产在明显反弹。

但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新房开工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回落的迹象。整个市场的热度限于热点城市,大部分城市地产的温度依然偏低;

二是最能体现企业信心的民间投资增速只有0.6%,大大低于固定资产投资5.1%,也大大低于国有投资的增速,说明企业家信心的修复仍需要时间;

三是调查失业率虽然下滑,但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仍然高达19.6%,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有限。

至于物价涨幅3月份只有0.7%,一季度只有1.3%,有人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陷入了通缩的讨论,我认为这根本不是个问题,而是很多人连通缩的基本概念都没搞清,以及对数据本身因为基数原因等引发的表面下滑的假象所迷惑。

坦率而言,在货币政策偏于宽松,金融数据远超预期,以及各地财政非常缺钱的情况下,最该担心的不是什么通缩,而是未来通胀的压力。释放那么多的货币,最终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这是基本常识。

在数据受疫情影响波动非常大的情况下,拨开数据的迷雾,发现中国经济的真问题,才能够精准施策,才能够对症下药。

这很关键。

我特别提醒,疫情三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冲击,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同比看,波动非常大,还需要时间来熨平。数据波动带来的是对数据的种种误读。就好像一个医生,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指标来诊断。但是,同样是发烧,可能是热症,也可能是寒症。

要跳出数据本身来看到本质。

我最担心的是专家们就数据看数据,在数据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容易误诊,容易开错药。

对于当下中国经济的温度,尽管一季度的4.5%超预期,但应该承认,中国经济的温度并没有回到常态,依然处在复苏的初级阶段,基于此,我非常同意国家统计局的判断:

“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比如,消费不足,不敢消费的问题很突出,不能被一季度5.8%的增速所掩盖,印钞机输给了储钱罐就是证明。再比如,在欧美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不能因为3月份出口大增就认为今年出口高枕无忧,增长的持续性存疑;还有,房地产的温度依然偏低,房地产的警报没有解除;还有,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必须有战略性的举措来解决。等等。

|基于此,笔者对下一步的宏观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消费问题上,一定要有实质性的举措。要出台一系列稳消费的举措,今年,中国经济能否稳住的关键仍然在消费。要寻找抓手,出台大力度的措施,鼓励大家消费,消除消费的顾虑;

第二,鉴于民间投资依然偏弱,一定要出台强有力的,稳企业家信心的政策举措。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疫情期间的税费减免政策要持续,不要急于退出;

第三,货币政策要给力,但不能全部依靠货币政策;

第四,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点,要继续出台稳地产的举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