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劝劝我爸妈,别再「没苦硬吃」了

谁能劝劝我爸妈,别再「没苦硬吃」了
2024年11月14日 17:26 KnowYourself

成年人的生活,各有各的糟心。

最近,就有人道出了比「上有老、下有小」更艰难的人生模式:

我的父母没苦硬吃,我的小孩什么苦也不愿意吃。

乍听起来,一方想多吃苦,一方吃不了一点苦,这个家庭精妙地实现了苦难平衡,完美~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没苦硬吃」不仅减轻不了年轻人的负担,反而让 ta 们觉得苦不堪言

社交媒体上就有很多人在控诉父母的「没苦硬吃」:

出门旅游,父母坚决不肯打车,一家人拖着行李换乘几次公交,到酒店累得没力气出门玩;

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不穿,放在柜子里几年都被虫蛀了;

父亲糖尿病、三高,怕浪费硬是吃光了过期要扔的高糖食品;

老人来家里帮着带孩子,明明有保姆搞卫生,还是要自己上手每天累得腰酸背痛……

对父母的行为,很多子女的态度是不理解、不认同。劝过、吵过、放弃过,最终留下的,是和父母间难以填平的隔阂:

家里明明条件允许,他们那样吃苦苛待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图片来源:《小巷人家》

01

无意识的不配得感,

可能并非主要原因

在互联网上,抱怨父母「没苦硬吃」的主力是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

Ta 们的社会画像通常是,已在职场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物质、社会资源;同时可能组建了小家庭,自己也有了孩子,因此处在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想帮父母改善生活质量的时期。

而 ta 们的父母,正是真正吃过苦、挨过饿,接受了强调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价值观洗礼的六七十年代生人,也是没苦硬吃的父母主力军。

的确,「苦惯了」、认为自己不配去拥有太好的生活,可能是这代父母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然而,当我们真正去探究父母的感受,其实会发现,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苦惯了」很可能掩盖了他们真实、复杂的处境。

六零后父母经历过严重的物质匮乏,曾经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是大体一致的:吃饱穿暖,电灯电话。

如今这些目标早已超额实现,然而很多子女却发现,父母并没有感觉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满足。

因为在父母那代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资源的平均是普遍的意识形态,但在那之后到今天,巨大的社会变革促使社会利益结构发生调整,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剧增。

当人习惯性地认为他人有的自己也应该有,却在对比时发现落差,就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1]

互联网的发展也加剧了这一感受,它使信息打破了地域和圈层边界,让人们更易获知他人的生活状态,并不自觉地进行向上的社会比较,进而感到焦虑、降低幸福感[2]

在对比中,美好生活的定义在持续流变,为子女买房安家、出国旅游、高端养老社区……成为新的渴望。

图片来源:《闪婚老伴是豪门》

在理想与现实的鸿沟间,父母能找到的最简单的行动就是自己再省一点、再苦一点,也许籍此就能将全家托举得离幸福更近一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重要的社会和家庭价值观。在父母身上,孝道不仅体现为对长辈的尊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他们还通过维持简朴的生活方式来履行一种家庭责任——给孩子多输送一点财富支持。

哪怕年轻人羞于启齿,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自己正是那个父母没苦硬吃的根源:在考试深造、买房成家、子女养育的人生关键节点上,很多年轻人仍然要依靠父母源源不断的「输血」。

除此之外,自己也步入老年的父母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也会越来越对未来养老、医疗的支出感到压力。

三重压力落在父母身上,导致了他们不是不会享受,而是不敢享受。

如果压力可以松绑,老人其实也懂得如何更好地消费。有研究显示:

当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实际报销比例提高 1%,就会促进其家庭用于非医疗消费的支出的提高[3]

如果老年人家庭中有未成年人或成年在校学生,老年人的总消费是最低的。这是因为家庭的育儿成本和教育成本挤占了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尤其是医疗保健消费。而在纯老年人家庭(即家庭成员年龄均在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消费水平反而更高[4]

图片来源:没有养老的资金

除了现实层面的压力,父母的没苦硬吃也是适应身份变化的一种心理应对方式。

一位网友曾分享一段自己的经历:她很体面的知识分子父母,退休后去她家短住,竟然开始在小区里收集垃圾想攒着卖钱。

她追问父母这样做的原因,得到的回应是:「感觉我们现在老了,帮不上你们什么了,卖卖废品也是给自己找点事做。」

在工作伦理主导的社会中,个体的身份和价值与其工作紧密相关。退休后老年人的工作身份被剥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不再被社会和家庭需要,担心自己不再产生价值。

于是,他们通过缩减消费来维持一种产出价值与消耗资源间的平衡,也在节俭、吃苦的行动中(比如坚持手洗衣服因为「比洗衣机更干净」),重新找到了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和价值。

人类学家项飙在一段访谈中提到:「中国父母的牺牲有时是表演。」

「我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们吗?」这是中国子女再熟悉不过的一句拷问。

当父母的牺牲做出来是为了要被别人看到、获得社会的认可、换来孩子的愧疚与回报,即带上了表演的性质。

子女成年后,有些父母会感觉到自己对其掌控权的逐渐丧失,于是会通过过度的自我牺牲激起对方的愧疚,以利用子女的义务感与罪恶感,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种以爱为名的「绑架」,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5]

情感勒索往往会带有一些可供识别的信号,比如:

苦情:「如果你不接受,那我的辛苦就都白费了」

惩罚:「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你,要是连你都不听我的,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自我惩罚和威胁:「要是你回家晚,那我也不吃饭了」

或者情感勒索不需要太多理性的辨别,当你感觉对方的付出让你难以承受与回报,就可以明确自己的边界,不必接受和领情,也不用强迫自己去做出回报。

图片来源:《抓娃娃》

02

对父母的吐槽,

有时也是指向自己的攻击

父母没苦硬吃的行为虽然「抽象」,但并非难以理解。

而很多年轻人还是会对此产生的强烈的厌烦情绪,其根源上并非对父母的不满,而是一种指向自己的攻击:不是厌烦父母没苦硬吃,而是痛恨自己不能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幸福。

听着父母「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我们吃多少苦都无所谓,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长大的小孩,一直都身处希望自己成绩变好却难以改变现状的无力感中。

当父母将「自己吃苦」与「孩子成绩好」绑定在一起,他们的关爱就变成了有条件的关注(parental conditional regard),当孩子达到父母标准,ta 会感觉自己非常有价值而自我膨胀;达不到标准时,会感觉自己毫无价值、羞耻[6]

无论是自我膨胀还是羞耻,都会导致脆弱和不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到了成年以后,再看到父母的吃苦「表演」,那种熟悉的羞耻感再次被唤醒,就会自动地将父母的吃苦行为,视为在向自己提要求——他们是不是在「点」我不够孝顺?是不是嫌我只顾一个人享受太「没良心」?

习惯性的创伤唤醒与自我攻击,让子女很难将父母吃苦的行为与自己分离。

苦是父母在吃,伤痛却总是落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没苦硬吃自然让子女想要抵抗。

我们来试着回答一个问题:「想让父母不必吃苦,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在一些短视频博主的脚本里,父母没苦硬吃的习惯是这样被改变的:

Ta 们心疼父母辛苦,于是悄悄花钱给父母买房、买奢侈礼物,为父母提供安全感,让父母明白:现在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了,你们再也不用吃苦了。

这样的故事无疑是孝顺和美满的。但它也传递着一种无形的焦虑:我的父母至今还在吃苦,是因为我还不够强大。

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与内疚,子女可能会延续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成就压力[7]将父母隐性的期望,内化成一种自己必须「成功」的压力:

认为自己有强烈的义务去完成父母的愿望,相信自己对父母的吃苦负有责任,只有自己更努力工作、获得更大的成功、让父母住上更大的房子,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伴随着焦虑和压力,子女往往还会体验到持续的「不配得感」——当看到父母还在吃苦,出于孩子对父母的忠诚,我们潜意识里也不允许自己幸福。

父母对吃苦的执着也许会代际传递,在子女身上的表现形式不一定是过度节俭,而是通过大量消费填补内心的匮乏感;

而消费之后,又会将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的节俭进行比较,认为自己不配在父母吃苦的同时享受当下的生活,因而产生内疚,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

让父母不再「吃苦」的正解,真的是鞭策自己变得更努力、更强大吗?

这种心意饱含爱意与忠诚,但也是虚幻的,也许现实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没苦硬吃」的父母存在于各个阶层,工薪阶层、百万粉丝的网红、当红明星都有着同款父母。

那要化解父母「没苦硬吃」的困扰,解法到底在哪里?

图片来源:《俗女养成记》

03

如果不能改变父母,

做点什么能让彼此都好受点?

在讨论解法之前,我们首先要破除一个误会:「没苦硬吃」的父母,真的活得很痛苦。

恐怕并非如此。

每代人,对「吃苦」的定义是不同的。

年轻人把操劳家务视为苦,但对父母来说,劳动和节俭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肌肉记忆,是他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可以带来乐趣:试想一下,我们很难将「步行 2 公里去买便宜 1 毛钱的菜」当作一种乐趣,但父母可能把它视为日常锻炼、社交的机会。换句话说,于他们而言,节俭也不失为一种「资源保存」策略,也就是通过节约的方式来有效的管理手中的资源,为未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安全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反过来,父母其实也无法理解年轻一代精神和心理上的困苦,不懂 ta 们为什么不肯在老家过上安稳的生活,而非要去大城市挤出租屋挤地铁「追求自我」。

所以,在父母的没苦硬吃没危及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和心理舒适区,是走向和解的第一步。

至于那些我们眼里,他们不得不改变的习惯,可以试试一步步「用魔法打败魔法」,比如:

他们总被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的伪科学洗脑,与其劝说他们不信谣不传谣,不如多给他们分享一些靠谱的、正规的科普与辟谣渠道;

他们怕浪费而重复利用塑料瓶装热水、调料,那就买些材质安全的调料瓶、保鲜盒、水杯,动手帮他们换上。花钱买来的东西不用,可是更大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除了关注父母基础的生活需求,更要真正花时间、用心去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不想他们被荒诞的短剧填满时间,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优质的影视剧、书籍,这些东西并不一定是他们不愿意看,而是他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能力不如年轻人。

另外,也可以试试把钱花在投资他们的爱好上,帮他们在退休生活中,开拓一些新的价值感、意义感。

图片来源:《住宅区的两人》

即使你的父母真的油盐不进,劝说他们改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在这件事上我们只能形成一种单向的对父母的理解,也不必灰心。

因为单向的理解也是有意义的:

它让我们明白,既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父母不要那么辛苦,那知道了父母能够在自洽的逻辑里苦中作乐,我们可以更放心。

我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解放自己——不让自己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心存愧疚的小孩,觉得自己很没用、无法帮父母做出改变。

进而赋予自己一种配得感,不再让愧疚的感觉从上一代流淌到你身上,再蔓延给你的社会关系——伴侣、朋友、孩子。

最后,回到那个问题:「想让父母不再吃苦,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毫无疑问,我们无法替他们消灭生活中所有的「苦」,但可以试着让父母和自己觉察到:能够有最爱的人互相关心、温饱有余地生活,毫无疑问已经踏入了「幸福」的象限。

即使停留在这里,不再向上踮脚,我们仍然有资格、有能力去享受生活、感受快乐。

就像他们在讲述忆苦思甜的故事时所相信的那样:「现在的生活,可太幸福了」。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伴侣朋友也在为父母的「没苦硬吃」苦恼,请不要吝惜你的转发,让自己多一个能够互相理解的同盟~

References:

[1]熊猛, & 叶一舵. (2016). 相对剥夺感: 概念, 测量, 影响因素及作用.心理科学进展, 24(3), 438.

[2]张殿元 张良悦. (2024). 相对剥夺感: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研究.未来传播(5).

[3]胡培杰, 王一伊 & 李勇. (2024). 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对我国老年人家庭非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机制.医学与社会(10).

[4]贾晗睿, & 詹鹏. (2024). 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差距及形成原因.消费经济, 40(1), 29-43.

[5]福沃德, S., & 弗雷泽, D. (2018). 情感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107665.

[6]Assor, A., Vansteenkiste, M., & Kaplan, A. (2009). Identified versus introjected approach and introjected avoidance motivations in school and in sports: The limited benefits of self-worth striving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1(2), 482.

[7]Curran, T., & Hill, A. P. (2022). Young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ir parents’ expectations and criticism are increasing over time: Implications for perfectionism.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8(1-2), 107.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