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物化和内耗困境,就反复阅读这本书

摆脱物化和内耗困境,就反复阅读这本书
2024年06月12日 09:01 柿子06028

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物化”的处境无处不在,工作时被要求像机器一样高效运转,幸福与成功被用物质财富来衡量,社交时被人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

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自我物化,也用这个标准物化他人,而内心深处又无法说服自我,进而导致了不能自洽和精神内耗。

人们习惯于抽象地去认识和评价他人,忽视自我和他人的内在价值与独立性。

人生在世离不开物又不能拘于物,小北最近看了一本书,就是关注古人如何从“物”之中获得解脱,发现一个清澄、温情而深邃的思想世界。

这就是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溪老师的《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在文人的诗里、画里、生活里,他们做到了“玩物明志”。

琴有真音,亭有真趣,石有真风,砚有真手,古董有真赏,清茶蔬食有真味……

李溪老师是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理论与中国文人艺术。

一不小心就活成“浊物”

人是如何渐渐失去自我的?

宝玉曾说,“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实他眼中的“清浊”并不完全基于性别。

“清”“浊”是人世间的根本课题,不小心就会活成宝玉眼中的“浊物”,图片来自电视剧《红楼梦》。

李溪老师指出,“浊物”与“浊世”代表着一种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的存有面貌,而在人的行动和思想上,又被指称为“俗”或者“伪”

这并不等同于西方伦理学上的“恶”,或者美学上的“丑”,或者逻辑中的“谬误”或判断中的“假” 。但在中国古代哲人的眼中,它们比道德上的恶更可恶的、比形体上的丑更丑陋、比知识上的谬误更难以更正。

朱光潜先生曾在《慢慢走,欣赏啊》一文中说,

“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作为思维和行动方式,“俗”和“伪”事实上普遍地存在于个体之中,并渗透入政治、社会、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

这种丧失“本真性”的思维方式,出自人的社会秉性而生成的的逻辑,任何一个在世间中生活的人,都难以避免对这一逻辑的照面。

苏轼曾说过,“人瘦尚可肥,俗病不可医。”在他眼中,“俗病”是世间最难以疗治的一种人的痼疾。文人弹琴、品茶的时候,甚至说“不许俗人闻此音”、“不可与俗人论也”。

头戴乌帽,气定神闲,拄杖而行,赵孟頫的这幅画像表现了一个不渴求归隐但是在“世界中”显露“真我”的苏轼形象。

这很容易让人误解文人的生活高高在上,并不亲近于普通人。其实,“俗”既不是社会群体中的基层民众,也不是文学中民间流行的文体,也不是艺术史中所说的“雅俗”的趣味。

“俗”指的是一种“不思”的存在方式,是对现有规则和现象的盲目地遵循和模仿,而不能以一个本真的“自我”作为思考和判断的主体去面对世界。

放下成心和矫饰

拒绝着眼于物质和等级的浊世思维

《庄子·齐物论》提到了“成心”,“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这种执于一种偏好,并因之判断它物,其实是世俗中普遍的处世态度。

《庄子·在宥》中就说“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成心”说的就是一种“俗人”的生活逻辑。

这并不是对“我”的自觉,恰恰相反,正由于不能独处于“自我”的差异性之中,才会以一种成见要求他人同自己一样。

玄门十子图中的庄子(元·华祖立)    

而“伪”的观念不是没有“自我”,而是矫饰“自我”。《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庄子·人间世》说:“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伪是同“真”相对的,这是一种因“人”之智而诞生的思维方式,这是利用或遵循现有的规则而为自己谋利,而刻意地将真理遮蔽于事物之中,将自我的本真性遮蔽于表面高尚的行动之中。

浊世与俗世是因循着业已形成的差等(秩序)世界,以身份的形式作为利益的共同体存在,由利益共同体构建的意识形态作为其存在价值。

在历史上,这一情况从来不是罕有的,可以说它的确立伴随着文明世界的诞生。浊世思维产生的一个基础是对人的差等的确认以及由此构成的社会秩序,也就是中国话语中的“位”。

在此之中的一切人与物,都被赋予了一个身份,也即一个实现其既定功能或指涉其给定意义的符号,这也即是“名”。

同人捆缚在一起,物当然就在人的意识中有明确的高下之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礼”所表现出来的地位的差等性来认识和判断世界的。

用阅读去伪存真

在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安放自我

当然,无论是哲学家还是诗人,都无法改变在一个制度化的社会中人和思想的“被规定性”

只是,对此有所感悟的他们,基于对世界之真意和自我之真性的渴望,可以说从未停止对于这样一个“清泠”的世界的寻找,也从未停止清澄个人内心尘滓的努力。

魏晋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士人,以“清谈”作为生活主体方式的名士们,正是要规避一个“浊世”从外在到内在的干扰,而令个人的语言、举止和生活始终以一个“清”的方式存有于天地间。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东晋晚期至南朝刘宋时期的帝王陵墓砖画。

只不过,如阎步克老师在《波峰与波谷》一书中指出的,也正是从魏晋开始,所谓“清途”、“清官”、“清议”,这些原本是作为独立于社会的自我价值的观念,又变成了某种身份的标签,而令其存在失去了本己的真意。

当清谈事关追名逐利,至此“清谈”不“清”。图为(唐)孙位《高逸图》中的阮籍。

只有当不再去分别“自然”与“人造”,而是在一个同自我“打交道”的物的世界之中,去逐渐建立起这一清灵而真实的世界,存在才不是一个虚幻的构想,而具有一种切实的真实性。

李溪老师指出,《清物十志》的“清物”,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称呼,应该把“清”理解为动词而非形容词,文人之物事实上不会是某一种“物”,它只能是一种“本真地存有的状态”。

唐寅《桐阴清梦图》(局部)

当古代哲人持续不懈地从一个“清”的目光去看待周遭世界时,这些事物的“真性”终会被洗练出来,并由此在将自身的真实奠基于历史。

在这本书中,李溪老师叙述了文人如何在物之中去蔽而存真:

“隐几”、“听琴”主要论述原来礼乐之物的“几”和“琴”如何在庄子《齐物论》的影响下进入文人世界的;“挂剑”主要讨论个人的真情与义气同天下公法之间的矛盾;“铭砚”讨论对“名”的公共化与功利化的反省;“坐亭”讨论对空间秩序及主体性问题的反省;“策杖”讨论对生命时间秩序也即“老”的问题的反省;“友石”和“玩古”,从人同自然物以及人同历史之物的关系中,反省物的时间性的问题;“煎茶”和“种菜”讨论文人通过“味”来反思的“真”与“俗”的问题。

虽然选择了这些“物事”,但其实清浊、真伪、雅俗并不由“物”本身界定,而是世界中本真的存在和感知。通过阅读和追忆,我们也能够感受那些真实隽永的“此刻”

说到文人的“清物”你会想到什么?

李溪老师的观点带给你什么启发?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好书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

李溪 著

还物以一个清泠澄澈的本真面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