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2024BIBF北大社推荐书单

科技日新|2024BIBF北大社推荐书单
2024年06月19日 09:04 柿子06028

量子学派 著

数学已经渗入每一个需要费尽心思的科学领域,并且在生物学、物理、化学、经济、社会学跟工程等方面取得无法替代的角色。在本书中,笔者希望运用23个数学公式提供一点数学品位,而鼓励读者发挥想象力。本书共23章,内容如下:第1章,1+1=2,数学的溯源;第2章,勾股定理;第3章,费马大定理;第4章,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第5章,万有引力,从混沌到光明;第6章,欧拉公式;第7章,无解的伽罗瓦定理;第8章,黎曼猜想;第9章,熵增定律;第10章,麦克斯韦方程组;第11章,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第11章,热力学第二定理;第12章,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第13章,狄拉克方程;第14章,三体问题;第15章,香农公式;第16章,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第17章,混沌理论;第18章,质能方程;第19章,贝莱斯定理;第20章,凯利公式;第21章,斐波拉契数列;第22章,椭圆曲线方程;第23章,薛定谔方程。本书适合数学爱好者、程序员阅读。

邵勇 著

本书从几个著名数学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我国初高中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的数学知识,并把知识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在这条知识主线的周边,穿插介绍知识内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相关数学分支在数学史上的地位进行深入思考,并辅之以数学文化、趣味知识、数学游戏、数学悖论等茂盛枝叶。全书共6章,第1章介绍无处不在的杨辉三角;第2章介绍当我们谈论正方体时,我们能够谈论些什么;第3章介绍了神奇的 2;第4章介绍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第5章介绍圆锥曲线面面观;第6章介绍感悟数学的魅力与威力。

本书根据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并结合 500多幅精美的插图进行讲解,全书讲解清晰自然、特色鲜明,非常适合初高中学生、初高中数学教师、数学爱好者阅读。

No.3

《物理学之美(插图珍藏版)》

杨建邺 著

《物理学之美》精选了9个专题:开普勒的和谐宇宙、牛顿的引力理论、热力学两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爱因斯坦的“连锁倒转法”、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狄拉克方程、宇称守恒、规范场的故事。这9个专题看似跳跃,实际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通过物理学思想史上这几个重要的节点,将学科的大框架搭建起来。

《物理学之美》强调的不是现象之美,而是物理学理论之美,尤其是理论中的结构之美。本书从这些物理理论的发现过程着手,同时描写大师们的生活经历、性格喜好等,结合当时的科学文化背景,再现物理学大师如何在研究中感受到模糊的美感,又如何建立审美判断,并因此引起的物理学思想的革命。

本书曾荣获第六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2012年全国科普优秀奖。书中配有相关的知识链接和图片,将科学与人文和谐地统一。500幅珍贵的科学史图片,丰富展现那些震撼人类的思想之美。

No.4

《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张九辰 著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除了蓝色星球的自然容貌,地球还有另外一副“容颜”,这便是人类根据自身的观察与思考,用文字描述、图像绘制、科学归纳、数据统计出来的“地球容颜”。她森罗万象、丰富多姿;她变化万千、日新月异。与“自然地球”相对,本书创造性地称其为 “人文地球”。

本书带领我们踏上人类认识地球的漫漫旅程。这段激动人心的旅程始于古文明繁盛时代、自然哲学发展之际,终于全球化时代、“人类世”概念普及的当下。在三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在人文地球的巨大舞台上,群星闪耀,高潮迭起,人类一次次的探险与征服,造就了众多划时代的英雄人物和动人篇章。

本书细腻讲述了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的科学故事和文明史故事,引领我们用动态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对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No.5

《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朱松纯 主编

为完成高等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目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编写了这本《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通识、通智、通用”的“通才”培养框架,旨在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拥有独立思辨和跨学科思维,掌握人工智能核心理论和技术,勇于实践开拓科研格局的国际领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工智能领军人才。

本书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背景以及学科内涵,包含了围绕本科生的人才培养,重点介绍了依托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建设的“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的情况。针对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本书一方面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学科内涵,即对内融合,依托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开展工作,学生以人工智能的具体子领域为研究方向,旨在突破前沿基础理论;另一方面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学科外延,即对外交叉,依托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工作,学生选择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进行研究,旨在产生创新的跨学科交叉探索成果。

No.6

 《泛函分析讲义(第二版)》

张恭庆、林源渠 编著

本书是两册泛函分析教材中的上册,系统地介绍了线性泛函分析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四章:度量空间、线性算子与线性泛函、紧算子与Fredholm算子,以及广义函数与Sobolev空间。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分析若干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的来源和背景,强调培养读者运用泛函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介绍泛函分析理论与数学其他分支的联系。书中包含丰富的例子与应用,对于掌握基础理论有很大帮助。

本书第二版对内容做了一定调整,如加强了对于弱收敛的介绍,将原来的紧算子与Fredholm算子一章提前等,并优化了部分证明,以更好地适应教学与科研的新形势。

本书适于用作数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且可供其他理工科专业师生,以及数学、物理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以及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本书有配套的学习辅导书《泛函分析学习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供读者选用。

No.7

《量子力学现代教程》

孙昌璞 编著 

本书基于作者讲授多年的“高等量子力学”课程内容编写而成,并融入了作者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前沿问题研究的成果和体会,教学和科研结合的特色十分明显。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本书强调对具体方法、技巧(如求解本征方程和时间演化的代数方法、高频无关近似等)的讲解与对科学思想(如相位与规范a对称性、量子力学诠释和退相干理论等)的传授并重,在学习国内外优秀教材、力争博采众长的同时,遵循量子力学发展的逻辑脉络,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消化理解,把经典论文或著作的专业知识变成宜接收的特色教学内容,如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创立及其等价性证明、海森堡表象的时变内涵、全同多体系统的对称性自发破缺(超导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与能量泛函变分的关系、二次量子化表象变换的显式表达,以及远场散射波包演化和定态描述的一致性等。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直达量子力学科研前沿的“最小”基础知识的自洽集合,适合作为物理学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量子力学的高级教程,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参考。

No.8

《物理中的Möbius反演》

陈难先 著

本书是陈难先院士对于其科研生涯中主要的贡献——默比乌斯反演的应用的总结。但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纯粹学术专著的风格,而是尽量写得通俗易懂,以激发读者对于这一美妙方法的兴趣。

20世纪80 年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中的各种逆问题蓬勃兴起。作者运用默比乌斯反演方法使问题的解出现了新的面貌。在Nature 杂志引发了整版评论。物理界大都熟悉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之类的积分变换,但对默比乌斯变换与默比乌斯反演之类的级数变换了解甚少。本书就是要从物理的角度去感受默比乌斯反演方法特有的趣味和生命力。本书乍一看都在强调默比乌斯反演公式的微妙与多样,实际上是在强调许多看来很麻烦的物理中逆问题也有十分轻松美妙的一面,诸如玻色–费米体系逆问题、晶格–界面体系逆问题、双正交调制体系等。希望读者可以领略到物理模型之妙和数学逻辑之美,以及它们之间性相近习相远的趣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