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茜又被骂上热搜!二胎家庭真的很难一碗水端平吗?

叶一茜又被骂上热搜!二胎家庭真的很难一碗水端平吗?
2023年05月08日 12:19 育学园家庭健康生活

最近,叶一茜因以前在节目中的一些言论,被指“偏心”、“重男轻女”、“和女儿雌竞”,也因此频频登上热搜...

前几天,森碟16岁生日之际,叶一茜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信的内容似乎也在“回应”近期的舆论。

给森碟的信中表达了几个点:

· 森碟对妈妈很理解“我知道妈妈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 谩骂的人不会看到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养娃的艰辛,只会因说错一句话,就否定付出;

· 妈妈好不好,只有孩子能评判;

· 未来你可能也会收到负面声音,但不要向恶意低头,家人会支持你。

不过,这些文字网友似乎并不买账,甚至引发了更多“质疑”的声音。

“表演型人格”、“感觉在pua”、“明明自己说女儿有心机”...

其实就在上个月,叶一茜已经就“热搜”公开澄清过一次了:

文中表示“森碟和亮仔同等重要”、“没有重男轻女”...

叶一茜的哪些言论让她陷入了舆论争议?

为什么三番两次的澄清网友却都不买账?

这背后其实是很多二胎家庭都在面临的问题...

01

事件盘点

被网友诟病的,主要有这几件事:

叶一茜觉得森蝶“恨”弟弟

网友认为,森碟已经这么大了,叶一茜作为公众人物,在节目中说女儿“恨”弟弟,还表示森碟会“差别对待”弟弟,并揣测女儿觉得弟弟有“心机”,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大家觉得叶一茜对女儿有种“恶意”。

不仅如此,叶一茜还会“想象”森碟在爸爸妈妈看不见的时候“报复”弟弟。

在叶一茜的口中,家里的两个孩子似乎充满着不融洽的“斗争”。

叶一茜认为森碟“有心机”

节目中,叶一茜表示:田亮会更宠女儿,她认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她看来,大家都是女人,知道女儿在耍什么小心机,女儿这套在她面前没有用,而爸爸就很吃这一套。

这部分言论让大家认为,叶一茜作为一个妈妈,在和女儿搞“雌竞”,这样说话,实在“太难听”。

森碟改名

叶一茜微博澄清中提到的“森碟改名”一事,是因为她曾在节目中说:

森碟本名不叫田雨橙,而是田欣仪,因为重名的太多,叶一茜觉得儿子的名字反过来也很好听,于是就根据弟弟的名字,把姐姐的原名给改掉了。

叶一茜和田亮怎么看待这些?

在澄清文中,叶一茜明确表达:森碟和亮仔都是自己的宝贝;人生词典里面没有重男轻女的概念。

无论是她,还是田亮,都在尽可能地做到“一碗水端平”。

甚至有时候弟弟都觉得委屈了,森碟还是觉得不满足,她觉得很难做到让两个孩子都满意。

田亮在对待女儿的态度上,和叶一茜不太一样,他更加为女儿“打抱不平”。在节目中,田亮曾披露,家里的长辈也会更偏向弟弟。

叶一茜在生活中做的如何?是否真的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偏心”?确实只有她的孩子才能知道。

但通过她和田亮的表达不难发现,叶一茜的家庭里是有矛盾和对立存在的,家庭成员之间也会有“站队”的情况。

脱去明星的滤镜,类似的“困局”,在很多二胎家庭都真实地上演着...

作为父母,常常觉得自己已经一碗水端平了,但往往还是会暴露不足,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

02

「偏心」

二胎家庭难逃的课题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曾说,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这句话不一定是真理,但却呈现了一种常态。

就是,我们虽然会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一些时刻,天平往往会在不经意的瞬间倒向其中一个。

也许是倒向了年纪更小、更需要照顾的老二;

也许是倒向了第一次做父母小心翼翼呵护长大的老大;

也许是倒向了更省心更懂事的那个;

也许是倒向了跟自己更像的那个......

偏心的原因,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不相同。

二胎家庭里,没有绝对的公平,端不平才是常态。

既然如此,真正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是什么?

是家长心有所“偏”,却不自知,甚至不承认;

是当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时,家长还要狡辩和搪塞;

是明明看见了两个孩子之间有委屈、有对立,却还是次次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不去反思自己的做法。

这让我想到《少年说》节目里,一个小女孩哭诉自己的爸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偏向妹妹,教训自己。

女孩很不理解:“明明是妹妹做错了,为什么要我道歉?”

但爸爸的理由是:你大,她小。

面对孩子的委屈与不解,还要反问:“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女孩觉得,父母的偏袒会让妹妹更加变本加厉,而爸爸只是不断重复:毕竟她小。

很多二胎家庭的困境都藏在这种固执的“以大让小”思想中,对传统思维的坚持,又何尝不是一种“懒得反思”和自以为是呢?

03

二胎家庭的“水”

到底怎么“端”?

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大宝表现出的倒退行为,或同胞竞争的表现,其实都在指向一个词,“求关注”。

明明会上厕所,却又开始尿裤子;

早就会用筷子了,却非要让我喂到嘴里才吃;

3岁就分床睡了,现在4岁了,妹妹刚出生,她又突然不一个人睡了;

......

他在和另一个同类,争父母的对待自己的态度。

但水是端不平的,我们与其坚持“端平”的执念,不如多关注孩子真实的需求。

当孩子表达委屈的时候,认真听听孩子怎么说,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那就真诚地给孩子道歉。

当我们因为精力不足,忽略了其中一个孩子的时候,也要及时把爱“补上”。

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

  • 分一些时间和大宝独处

海姆·G·吉诺特博士说:“当每个孩子被唯一的珍视时,孩子就会变得坚强。”

二宝难免会分散父母的精力,但我们也可以挤时间单独陪大宝,时间短点没关系,爱不打折就有效。

就像我一个同事,生完二胎后,她每周都会单独陪大儿子出去打羽毛球,共同度过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

有了这份独特的关爱,大宝心中仿佛汇聚了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给他带去了安全感。

  • 引导大宝树立榜样

宝爸妈可以引导,鼓励大宝给弟弟(妹妹)树立榜样。

比如,玩玩具的时候,告诉大宝:

“弟弟(妹妹)还不会玩,你教教他/她好不好?”

此时心里有成就感的哥哥(姐姐),才更懂得爱和分享。

  • 多创造大宝照顾小宝的机会

孙俪曾在节目中说,自己经常让等等跟小花妹妹多沟通交流,让等等哥哥照顾妹妹。

比如给妹妹喂奶、帮妹妹吹头发、陪妹妹玩耍,像一个小大人一样疼爱着妹妹。

多给大宝创造照顾小宝的机会,你会发现,大宝比我们想象中更优秀。

生养几个孩子是大人的决定,这其中的课题,也要由我们大人来承担。

没有人是完美父母,但好的父母一定是会成长与反思的。

放弃完美父母的人设,承认自己的“瑕疵”,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好好地给孩子表达歉意。

与其花时间无尽地给孩子“断官司”,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