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与月薪30000的财会区别

月薪3000与月薪30000的财会区别
2018年08月10日 00:15 秋源俊二

昨天半夜,和一位读者朋友发生一段对话:

“事务所的工资真的低到让人发指了”,

“多少”

“马上第二年,税前5000,现在3800一月。每次别人问我工资多少,他们都不信。”

姑娘在深圳,就职于一家叫大华的会计师事务所,还经常被老板以种种理由扣工资。

在深圳拿着3200(税后)的工资,除了付房租、交通和吃饭的费用,还得熬着无尽的夜,做着重复无聊的工作。想想这是多么绝望啊!

小姑娘还和我讲,自己很注重保养。

以前听说过诸如“熬最长的夜,敷最贵的面膜”的鸡汤,而现实中做审计的,就是熬着最无尽的夜,却只能用着大宝SOD蜜做保养。

莫大的讽刺,莫大的笑话,莫名的心酸。

同为财会出身的我,今年也刚刚毕业,处境相对还可以;那就聊聊我自己对财务的理解,这也是经常和一帮财会狗聊的话题。

很多人都聊到转行趁早这类话题,可能我的理解还是不太一样。对于我而言,财会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具体来说是把财会理解为通往企业内部的路径,理解企业经营情况、经济特征的工具。

学英语的,如果你不打算成为英语专家或老师,那么就莫把青春花在钻研语法、句法、时态等东西上,而是尽可能把英语作为一个和外国人沟通、了解外国世界、获取最新资讯信息的工作。

这种想法,也源于财会这项工作对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解。经常在群里撕逼聊这些:

以上,是我对着行业真实想法,Accounting只是对企业轨迹进行track recording 的人,偏重于核算;而审计只是重复看看这个轨迹是否被正确记录,95%以上工作,都是一个机械的重复而已。

说白了,不创造价值增量。就好比,你和你朋友发生一场中文对话,然后用英文记录下来了。然后期待别人给你高工资,这不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吗?

一句话,别去干那无聊的、低价值的、机械式的财会工作,多创造价值增量。上周四晚上的一场分享会,大概讲了一下我最近小半年的感悟,感谢伊蕾的速记。

一、财务分析的关键,在于分析这些数字背后的逻辑,可能是常识、模式或原理

以《穿透小米利润:给华丽妆容,泼上一瓶卸妆油吧》这篇为例,当我阅读招股书的时候,发现有超过40%的比例,存在股份激励的情况。而在平常看的企业中,有超过20%的比例受到股份激励就已经非常罕见。

小米的激励政策如此激进,肯定多少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挖掘一下,看看是否存在特殊目的。

继续了解发现研发人员基本都拥有期权,进而在小米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发现一些情况。具体在和小米公司内部人员聊天时候,发现有一点特殊,研发员的工资与行业平均水平不符,仔细研究发现,公司可能存在通过研发费用这一科目,调节利润的现象。

小米研发费用低的原因:工程师的工资以现金+期权的形式体现,而期权的定价公司有很大的话语权,具体论证,可以参考《撕掉小米的“脸”》

两个问题:和BAT等同业公司相比研发费用,小米的研发人员的工资要低20%左右;在小米公司中有40%以上的研发人员都有期权;40%以上的股权激励是不正常的。同时,这种操作还会对现金流进行优化。

这里的关键在:40%以上的人员,存在股份激励,这与商业常识不符。

再来看京东的例子,在《京东走近那个良夜:脚踩百度,比肩阿里》一文中,阅读财务数据,发现京东随着规模扩大,应付账款周期反而下降趋势。这与商业常识不符。

一般情况下,采购规模越大,议价权越强,零售商都会尽可能压榨供应商账期,获得免息资金,应付账款周期会变长;而京东财报反而出现应付账款周期变短,即京东相比以前,提前付款了,减缓了压榨供应商的资金的情况,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矛盾出现,需要分析更多可能性,看看那时候京东还有其他动作分别是:分拆京东金融、宣布扭亏为盈、发行长期债券。

也就是说刚好那个时候,也就是在17年四、五月份,京东宣布扭亏为盈,实际是有一定争议的。

它里面存在一个债务置换的问题,原来的应付账款变为短期借贷,恰恰说明京东动用了财技实现盈利——改变金融资产的形态。

京东财报关于应付账款周期的趋势,存在商业逻辑不符的地方。分析后,最终发现一些情况。

二、分析的具体手段在于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行业数据交叉验证

互联网公司的日活、月活可以推算出财务的营收结果。以直播为例,月活+付费率,一是根据百度指数、微博指数、微信指数分析关注程度;二是统计网站、报告统计出的数据;三是先驱一点的指标,但倾向于定性分析,会分析行业趋势、企业竞争力、护城河等非数量指标。

财务数据是滞后数据,如果分析具体数据、比率,则要联系的是过去一段时间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家餐饮企,某段时间,突然财务数据的结果显示公司业绩大爆发。

然而在查明细的时候,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晚上10点钟之后,而一般餐厅10点钟滞后已经打烊,这家企业一样,过去的记录显示,十点钟已经关门。这就是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不符,存在造假的问题。

互金企业大部分公司崛起都来源于2016~2017年的放水,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获取资金,然后以高息放出去。当他们放贷出去的时候,利润暴涨。

但是今年,大环境收紧,利润收缩,业绩下滑。

随着今年再度放水,他们的财务状况可能在明年又会很好看。

这就是先驱性指标,也是在看一家相关公司之前,自己的预期。如果公司业绩和行业大环境违背,深度分析这家公司的业绩驱动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财务分析的目的不是数据、比率本身,而是解读公司本身的状态如何。

(预估企业未来几年的业绩情况,给出区间范围,从而给公司估值)

把数据还原到企业的经营状态。

以小米手机业务为例,小米手机毛利率是否有一个提升趋势?小米手机的零部件采购是一个被寡头垄断的行业,在这条产业链上,小米是一个弱势方。所以小米即使销售规模扩大,也不可能压低价格。

但是看格力的毛利率稳定波动。格力的主要零部件主要来源于金属铜等,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材料费用变化特别大。分析格力的毛利率变化就可以发现毛利率的变化与整体的大宗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相符合。

某些企业的汇率变化、原材料的价格变化都可能使得公司的利润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漂亮,所以我们要还原企业当时的经营状态。

看一个常见的错误。比如图中阿里与京东的对比:结论是认为,相对于双十一而言,人们对京东6.18购物节越来越不敏感。或者说,京东的6.18促销效果越来越差。

第一个问题,京东和阿里的营收是不一样的,阿里的营收不超过600亿,对于京东而言最近一个季度营收超过900亿,也就是说它在处理数据时,阿里的营收主要来自于交易佣金;京东用的是GMV,所以分析口径有问题。

第二个问题,即便都是用GMV,也还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指标是分析了一个季度的指标,在归因的时候有问题,短时间内这里面影响的因素太多。

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有朋友看到有关数据后问我:抖音的使用时间增加,微信的使用时长有下降,能不能说抖音的使用时长占用了微信时长?我认为是不能的,原因在这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抖音的时间增加,而快手的数据快速下滑,或许可以分析论证一下。

总之,财务分析并不是简单的摆列几个数据、一些比率的工作,它是读懂企业经营特征之门,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能力,结合看数据,才能明白一些过程。

(下一次,会把小米投资估值的交流讨论,分享出来)

注明:

这是之前开过小密圈交流的内容。现在第一批同学,都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般会通过微信群+语音的形式,讨论交流财报+投资方面的话题,平时群里,也会讨论各种公司。当然,也会邀请嘉宾,交流讨论。

欢迎下一期,大家来参与。我基本也学会如何讲述财报分析方面的内容,估计今年十一月,会再次开放小密圈,从中寻找四十名有志于财会、投资方向的朋友前来交流切磋。

别再问我如何进行财报分析+行业研究,也别给我发简历,我当不了师傅什么的。想加入的,多多留意,我会通过留言、兴趣(能力)度、关注公号时间、赞赏额等等,选择性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