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走遴选ETF: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两步走遴选ETF: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2025年01月15日 15:53 中信出版墨菲图书

ETF 堪称投资市场的 “五边形战士”,是目前比较适合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和资产配置的工具,因此,它成了风靡全球的投资潮流,也是目前境内市场最富生机活力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 ETF 行业发展报告 (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 ETF 产品数量已经达到889只。那么问题来了,面对种类各异、数量繁多的 ETF 产品,我们该如何进行挑选呢?当然,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在令人眼花缭乱的 ETF 中,我们并不是要选出“最好”的产品,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的、风险偏好、资金水平、专业水准、时间精力等个性化的实际情况,挑出“更适合”的产品。

第一步:遴选适合的 ETF 产品种类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不同的ETF 产品都适合什么样的场景,更适宜匹配什么样的投资者。

1宽基 ETF

宽基 ETF 是较典型的 ETF,它紧跟市场走势、追求平均收益、分散风险的特性较为突出,对主观判断和人为操作水平的依赖性较小,投资的操作难度是比较低的。因此,它是更为适合入门玩家、投资小白的 ETF 品种,对专业经验不足、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做到坚持盯盘的投资者来说很有意义。

但也不是说进阶投资者就不适合投资宽基指数,宽基指数适宜进行长期配置和定投,因此它很适合拿来作为长期资产组合的底仓,帮助经验相对丰富的投资者获取市场平均收益水准。

2行业 ETF

行业 ETF 因为所跟踪行业的不同,彼此之间表现差异较为明显,需要我们在选择前对行业特性、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做一些了解和研究。同时,选择进入哪个行业其实也体现了一种对资产组合的主动判断和干预。相比宽基 ETF,行业 ETF 的主动性要强一些,因此,它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行业分析能力,能够大致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周期位置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行业选择水平。另外,某些行业的波动幅度会远远大于大盘的整体波幅,这也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3主题 ETF

主题 ETF 和行业 ETF 有一些相似性,需要我们对不同经济门类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有一定判断,同时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此外,主题的轮动速度也是无法准确判断的,假如今天有一个登月成功的新闻,可能带动一波与航空航天主题相关的行情,但几天之后新闻热度消失,这波行情可能也就过去了。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对市场热点的密切关注,及时把握阶段性的主题投资机会。

4策略 ETF

相比宽基 ETF、行业 ETF 和主题 ETF,策略 ETF 产品的主动性更强,对我们投资经验的要求更高一些。它需要我们对不同策略的特点和对应指数设计规则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匹配自己的投资风格,去争取平均收益之外的一部分超额收益,所以,它比较适合进阶玩家。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将策略 ETF 作为建立资产组合时丰富配置品种的一类产品也是很不错的。

5指数增强 ETF

相比上面的各种 ETF,指数增强 ETF 产品的主动性是最强的,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将它视为 ETF 与主动型基金的组合。因此,它更适合对超额收益有着比较强烈的需求、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进阶玩家。

6跨境 ETF

如果我们希望在全球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分享不同市场的增长成果,同时减少直接投资境外股市和其他理财产品的种种不便,跨境 ETF 是我们的明智之选。即便我们的主场放在境内,在资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包括跨境 ETF 在内的资产配置组合,仍然是个不错的方案。不过,我们应该对跨境 ETF 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额度风险与成本压力也有所了解。

7债券 ETF 和货币 ETF

作为主打固定收益市场的非权益类 ETF 产品,这两类产品都具有风险相对较小、波幅相对平缓、表现相对稳健的特点,很适合具有强烈风险厌恶特征的投资者。当然,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品种比较丰富的资产组合,除了权益类 ETF,债券 ETF 和货币 ETF 产品也是不错的补充。

8商品 ETF

商品 ETF 产品挂钩大宗商品的现货或期货价格指数,它也属于非权益类 ETF 产品,但其特性和债券、货币 ETF 差别很大。它适合作为直接投资大宗商品市场的替代,因为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它对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投资经验有一定要求,同时对风险承受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以上是对各类主要 ETF 产品匹配场景与所适合投资者的简要介绍。对我们来说,首先要对自己的各种特性,包括投资目标、资金规模、经验能力、时间精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有一个准确而清醒的认识;然后,在了解不同种类 ETF 产品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举个例子,假设我现在是一个投资经验较少、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专门盯盘、不愿意承受太大风险,但对行业与经济热点有一定了解的上班族,那么选择以宽基 ETF 为主,搭配一部分比较看好的行业或者主题 ETF 作为自己的投资组合就比较合适。

第二步:在同类 ETF 中挑选更为合适的具体产品

搞清楚自己适合哪一类 ETF,并不意味着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因为 ETF市场蓬勃兴旺,产品层出不穷,我们经常会遇到同一个指数对应很多 ETF 产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其实在选择宽基 ETF 的时候,又一个法则:“五看法”——看公司、看规模、看误差、看流动性、看费率,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宽基 ETF,也适用于各种 ETF 产品的同类比选。

具体地说,看公司,是为了选择具有强大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基金公司,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团队、分析其资产管理规模、财务报表数据等,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大公司在策略产品开发、指数增强产品设计和投顾服务等方面,表现也会更好一些,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资产增值机会。

看规模,是为了规避 ETF 规模太小可能导致的清盘风险,同时,ETF 规模较大,意味着产品流动性较好,买卖时会更加便利,不至于出现找不到交易对手或是交易带来价格巨幅波动的问题。

看误差,是为了选择追踪标的指数比较精确、误差比较小的 ETF 产品。如果一只产品追踪误差过大,这只ETF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背离了产品的初衷。

看流动性,对交易较为频繁的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尤其是在大额资金进出方面。一般来说,日均成交额较高的 ETF 能更容易以接近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继而降低买卖价差带来的交易成本。

看费用,是为了选择综合费率最低的产品,这样可以将 ETF 投资的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费用的差别,如果我们长期投资、反复操作,不同产品的费用差异将会表现为巨大的成本差异,最终对我们实际到手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上面的方法适用于各种 ETF 产品,特别是权益类 ETF 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指数增强 ETF 本身包含较多的量化模型增强操作,不单纯追求追踪和复刻指数表现。对这类产品而言,不能笼统地看误差,只能参考其被动追踪指数走势那一部分的误差情况。对于产品的整体表现,可以参考一般主动型基金的比选方法,包括看历史收益、看基金经理等,这也是此类产品的特殊性所在。

*本文摘自《这样做,买对ETF》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