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买“谷”:比孩子更该打的是父母

高价买“谷”:比孩子更该打的是父母
2025年01月17日 10:09 中信出版墨菲图书

当下最火的是什么?

“谷子”经济。

谷子,其实是商品“goods”的谐音,它是指二次元的衍生品,比如徽章、卡片、立牌、贴纸……

从学校门口的小卖店到城市中心的大商场,都有出售谷子的货架甚至是专门店。

而在年轻人的社交圈子中,谷子更是大家讨论的最热话题之一。不少社交媒体还专门开设了“话题”专区供大家交流讨论。在谷子圈中,不同的主题、动漫下还有不同的人物。年轻人在各自的圈子里尽情表达着自己对“纸片人”的喜爱,彰显自己的个性。

但是谷子经济爆火所带来的乱象也让人头痛不已。

口碑极差的“青少年”

整个谷子圈都苦“青少年”久已。甚至很多青少年本身也对“青少年”避而不及。

这是为什么?

谷子圈是一个流动性非常高的圈子。谷子的交换、买卖、订制、改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在这日夜进行的交易中,同“青少年”买家的交易成功率通常是最低的,体验感也是最差的。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谷子圈的人吐槽都讲着有些类似的经历——同“青少年”糟糕的交易体验。

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终于把谷子寄了出去。卖家以为交易结束了,其实烦恼才刚刚开始。买家突然变换身份,从买谷子的同好一下子变成了乱花钱的孩子的家长。无论在确认交易之前的沟通咋样,最后就一个要求:退钱!

其实很多卖家本身也不过是学生,自己也还是半大的孩子。确认交易前的沟通花费了双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当谷子一旦寄出,往返的快递费对卖家来说也是一笔开支。

更别提有时候对方压根就是“仅退款”,卖家没有得到钱,还支付了快递费,更失去了谷子……

更甚的是,大部分卖家还要“成熟”地面对对面家长的辱骂:骗子!诈骗犯!引诱孩子消费!我要报警!……

面对这样的情形,卖家除了表示无耐也没什么办法。

因为不论怎么解释交易是双方自愿的,订制是不退不换的,也顶不过对面家长强势的“退钱!”

最后,有人很无奈地说:退款可以的,请先发给我一段孩子挨揍的视频。

其实比孩子更该打的,是父母。

成本≠价格≠价值

很多暴怒的家长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错把成本当价值。

这些画着卡通人物的破纸片、破铁皮,不过是一些破烂,成本说是2元都多,竟然能卖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甚至炒得更高?!孩子那么多零花钱都用在买这些破烂上了?!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买个棒棒糖吃得有滋有味!一定是骗子,引诱我的孩子花钱!退钱!

为什么这些二次元衍生物能炒到这么贵?

因为它对谷子圈里的人有价值。

为喜欢的东西投入,收集周边产品展示自己的喜好,对于收集者本人来说,是值得的。

而且,这些goods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在这个圈子里,什么样的谷子,是不是限定,是不是带闪带镭射光,都会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

一个稀有谷子会让持有者一下成为社交的中心,吸引到大家的目光。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才是购买谷子最大的价值。从这些原因来讲,有些谷子定价高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可是为什么父母不能理解?

因为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又缺乏财商素养,难以用多元角度去看待孩子“高价买破烂”这件事。很多父母忘记了自己小时候也曾收集过人物卡片和好看的玻璃球。

财商的培养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课堂外知识的教育培训和素质养成。不过这些教育基本还是围绕如何开发和提升他们的“智商”“情商”等方面来开展的,似乎缺少了一块关于“财商”的内容。

这些围绕着买谷卖谷所引发的纠纷,归根到底还是孩子和父母都在财商素养上有所缺失。

孩子不能很好地驾驭零花钱,不能很好地评估消费与家庭收入的关系。而父母不能正确地认识一件小物品对于孩子的意义,忘记了有的东西不能只用成本来衡量。

正如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在为中信出版“青少年财经素养培优”书系所作的序中讲的:

“目前国内青少年金融教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亟须提高的方面还有不少。

公众尤其是父母,对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中国的学生普遍课业压力大,虽然已经有一部分父母认识到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校内课业成绩。

即使是明白财经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父母,也可能因为自身对经济金融不够了解,而无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经济金融知识、提升财经素养。”

既然财商的养成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必修课,那也必然要由父母和孩子一起“补课”。

左莹 著|曾妍 绘|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

左莹,奥卡机器人联合创始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是一位让许多人都羡慕的母亲。

在她的新书《魔法金钱手账》里我们可以看到:

她将财商教育同生活、学业相结合。小到一顿便饭,大到出国旅行,都是她培养孩子财商,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舞台;

她不避讳告诉孩子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光明正大地讨论家庭支出;

她与孩子平等地交流钱的话题,不把“花钱”丑化为一种恶劣的习惯让孩子感觉消费是一种羞耻。

就这样,她的孩子小稳和小有收获的不只是关于钱的知识,更是内心满满的富足感。

而作为母亲,左莹也在书中写道:“人格独立与经济独立果然是相辅相成的, 在孩子步入青春期后,零花钱的管理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初步的经济边界。孩子在这个边界内有了控制感、责任感, 学会了延迟满足,学会了互惠互利,练习经济独立的同时也在练习人格独立。”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一个“好人”,只一个“好”包含了太多的含义,既是学识上的好,又是情商、财商上的好。

那么不如第一步就先来和孩子一起补上财商教育这门课,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