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脱离产业的艺术乡建只会是昙花一现

曾鸣:脱离产业的艺术乡建只会是昙花一现
2024年06月10日 17:55 意不尽网

2024年5月25日下午,第六十七期“生态文明、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会客厅”在房县艺术区简约举行,会客厅由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气候大学)、“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地球公民评审团(当代墨子荟)、房县文化艺术促进会、绿和公益、上淮叶榄生态文明展览馆、“1.13世界禁赌日、5.12世界控酒日”行动联盟主办。

“国际维和勋章”获得者、江苏省南通狼山景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德锦,房县艺术区发起人、“青年乡建奖”获得者、艺术家曾鸣,房州御品打造者、陵洲国际大酒店负责人任猛参加了会客厅活动,会客厅由河南潢川“诗、字、画、印、舞”五村策划、“靳勒艺术乡建奖”发起人、文化艺术与绿色健康乡建推动者叶榄主持。

曾鸣首先谈了他扎根房县五年推动艺术区发展与艺术乡建的情况,他说:房县的两大吸引力,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武当山下、神农架前,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房县政府的担当与魅力,国内首个为艺术家自建的工作室确权,颁发不动产权证,一举打破了宋庄798的魔咒,让艺术家们踏踏实实的安家落户。这是一场永不落幕的艺术生活博览汇,这群特殊的人才将与房县政府一道,创造与武当神农等量级的世界级IP。

他们为什么特殊?改革开放后,他们最早走出体制,靠头脑靠作品自立更生,企业界走出了任正非、冯仑等人,艺术界则诞生了方力钧、张惠平、饶松青等一批响当当的人物,我年龄稍小,为他们搭桥铺路。当年,他们聚集在圆明园,形成了第一代画家村,后来是宋庄、大芬村,这是第二代。从房县开始,进化到第三代,有了产权和产业。

有恒产才有恒信,艺术家的工作方式非常独特,工作室的层高较高、体量大,写字楼、别墅的氛围显然不匹配,普通公寓更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工作室就是他们的灵魂道场,所以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像他们的作品一样各具特色,自然就形成了一道极佳的风景线,这其实就是文旅的源点,有艺术家文化人才可能有文旅,否则只能叫观光,初级旅游。于是,政府顺势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创意与创新,并给予足够的包容度,让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离开了一线城市市场,对艺术家是一种考验,好在他们包袱小,拿只笔可以行走天下、抱台电脑即可做方案,像数字游民一样,对产业链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借助互联网可以四海为家,哪里给政策、哪里就能落户。

当然,我们也充分投身到地方产业中来,不同的是,有了艺术家的参与,产业属性发生了质的变化。艺术家是一群不甘平庸、充满创造力的人,他们拥有两大特长:把无变成有;化腐朽为神奇。这为地方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土壤。所以,当传统产业遇到这些,果不其然发生化学效应。但有前提,留住人才是第一位,有了这个1后面的0才有价值…

落户之后,我们以促进会、艺基金和艺投公司为载体,通过“三乡人模式”实施“三民工程”发展新质六产。三乡人就是原乡人,留守人群,以村委会为代表;返乡人,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乡贤;新乡人,以艺术家为主的外来人才。三民工程从三个方面入手:1、民人培育,帮助原乡人获得新的观念与技能,培养契约精神,融入现代文明;2、民居改造,从外观到室内,帮助原乡人改善生活方式,让一部分人率先迈入新型运营;3、民牌智造,把地方上最具特色的风物、土特产,哪怕是一首诗经民谣,运用创意手段与现代科技转化为IP产品,借助文旅经济及艺术家新乡人资源垮入更广阔的市场。

在新乡人的赋能与示范引领下,吸纳大量原乡人就业,譬如房县艺术区建设期,数千位农民工参与其中,享受产业发展的第一笔红利;进入运营期,吸纳更多在大城市生活过的返乡人回来就业创业,逐步形成三乡人共建共生的局面。

新质六产即三产相乘,1×2×3=6,通常的说法就是三产融合,譬如一镇一品。但我国城乡二元、区域发展非常失衡,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二线以下尤其是乡村,优秀人才极其短缺,引进人才的成本又较为高昂。虽然近年在不断推广乡贤返乡,但往往回不去的是故乡,缺乏产业土壤,乡贤返乡发展成功的机率不高。没有人才,三产不会自动融合,更不会产生乘法效应。”

曾鸣总结说:“艺术乡建,起于艺术,盛于产业,方可持续,脱离产业的艺术乡建只能是昙花一现。”

“在政策的激励下,‘三变’改革、三乡人共推三民工程,激活地域文化,创造力和审美力就是新质生产力。艺术家做从0到1,企业家做从1到N,携手接力,与地方政府共同培育新质六产的地方黑马。”曾鸣侃侃而谈。

“像当下、不废、蓼兰、房醴等新概念黄酒,已从传统土特产中脱胎换骨,向清酒这种级别的产业看齐,走向广大城市中产,甚至海外…我们正在筹划一个论坛,让房县成为日本清酒的朝圣地……还有云来简宿、千家菇、翠娃剧团、房州御品、武当农夫、神农兔影业、南五台影视基地等,包括在陈家铺、南潭、塘溪等村实施的艺术乡建,都是新质六产的代表,这种价值与能量已不能简单以GDP来衡量了”

“我眼中的‘艺术家’是一个统称,是创造力和审美兼具的人,不只是做传统八大门类艺术的,也有收藏家、科学家、企业家和乡愁投资者。艺术区是一个平台、是一个IP集群,促进会负责搭舞台、主角是艺术家,这是一个可持续性的生态圈。”

”这些新乡人群体,有点像从前告老还乡的士绅,譬如山西乔家、凤凰沈家、丽江和家等,走遍世界归来,阅历广阔、具备开创思维,我们将其形容为'五自人才':即自带内容、自带资源资金、自带流量、自带运营、自带媒体。打个比方,他们就像台球里面白球一样,一击它,就把别的球都给激活了。目前入驻的老师多为美术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于年轻人,他们一般需要租房发展,这里房租非常低廉。现在,房县艺术区的条件越来越完善,一线城市过来的朋友和游客全年不断,光各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考察团数量就有上百之多。

不难理解,大量中外案例证明,哪里能吸引艺术家聚集,哪里就能形成热点,哪里的文化和工商业就随之繁荣:国内的798、宋庄、大芬村,法国的巴比松、阿尔、戛纳,英国的爱丁堡,意大利的翡冷翠,德国的卡塞尔,日本的越后妻有、濑户内海,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台湾的驳二艺术特区、板头村、桃米村……均是借助艺术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世界。

之后,张德锦、任猛也就艺术乡建主题谈了各自的看法,叶榄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河南策划潢川“高楼和字村、高店画村、天桥诗词村、淮河印村、余店旱船大会(歌舞村)”、罗山熊林诗村、登封中字村、登封屈汃诗词村等艺术乡建的经历。

会客厅结束后,张德锦、叶榄还在任猛的带领下,对房县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乡建项目村——塘溪村进行了深入考察,先后参观了村部、学校、水库、茶园、戏台、奶子山等,为打造诗经文化村进行前期调研。(文:春东等。图:张德锦、阿敏等)

相关活动:一部诗的传承——诗经村,以文助塘溪振兴

5月25日,第二十六期“文明旅游与公益旅行会客厅”在湖北房县艺术区简约举行,大家济济一堂,为打造塘溪诗经文化村献计献策,探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本次会客厅活动由世界徒步协会、当代徐霞客俱乐部、 房县文化艺术促进会主办,气候大学、上淮叶榄生态文明展览馆协办。

会客厅由河南省潢川县“诗、字、画、印、舞”五村策划、文化艺术与绿色健康乡建推动者、“靳勒艺术乡建奖”发起人叶榄主持,房县艺术区发起人、农道宋庄负责人、艺术家曾鸣讲述了打造塘溪诗经文化村的意义,他说:“诗经是出生于房县的诗祖尹吉甫采集、编撰,诗经是房县最大的、也是最具想像力的文化IP,如何用好它,对房县来说意义重大。西关老街、尹吉甫家庙宝堂寺有一些凸显诗经和诗祖的牌坊、展馆、楹联等,但还不够,这些只是“文”、没有“化”,需要寻找诗经当代性的突破口。通过考察,我认为位于城郊的塘溪村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曾经的茶马古道驿站,民风纯朴,村委班子年轻有干劲,可以共同实现这一设想。”

之后,“国际维和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南通狼山景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德锦,房州御品、陵洲国际大酒店负责人任猛,塘溪村支部书记许春波分别就自己关注的领域谈了各自的看法。会客厅进行中,叶榄现场连线著名作家、旅行家、九寨沟景区打造者、岱崮地貌发现者李存修会长,向他介绍了房县和计划打造塘溪诗经文化村的情况,李会长对这一文化创意表示赞赏和支持,并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到访诗经文化村参观旅游,创作文学作品,为之鼓呼。

会客厅结束时,与会者得出如下共识:尽快启动诗经之路建设,让诗经文化,进农家、进学校、进路墙,用现代的方式呈现诗经之美,体现艺术性。另外临路的家庭,挂两幅由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创作的诗经书法,营造诗经文化氛围。请有“公益设奖第一人”之称的叶榄牵头,设立面向全球的“塘溪·诗经文化奖”,通过评奖颁奖,来宣传房县艺术乡建、塘溪乡村振兴、诗祖尹吉甫和诗经文化。

据悉,“文明旅游与公益旅行会客厅”发起于2021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当天,四年来,已经成长为一个倡导文明旅游的公益品牌活动。众多公益旅行和户外探险领域的领军人物,如中国当代徐霞客夏伯渝、李存修、刘雨田、费宣、曹晟康、季乃刚、林亚、金飞豹、黄明、耿云鹏、汝志刚、刘穷、马中欣、王方辰、黄成德、陈金伟和行走达人徐玉坤、向黎明、孙瑜等大咖参加过会客厅活动。作为活动策划,叶榄说:“我们开展会客厅的目的是希望亿万游客关注文明旅游,践行公益旅行,参与乡村文旅,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把5.19中国旅游日所在的周设立为‘全国文明旅游宣传周’或‘全国文明出行周’,或者把十一长假所在的十月设定为‘全国文明旅游宣传月’或‘全国文明出行月’,扩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力度。”

当日下午,张德锦、叶榄在任猛的带领下,对塘溪村进行了深入考察,先后参观了村部、学校、水库、古村、高山茶园、老戏台、奶子山等,为下一步打造诗经文化村加强感性认识和实地了解。人在诗经之乡,身在如画田园,叶榄作诗一首,表达了对塘溪未来的美好期许:

与君同作塘溪游,心与云水共悠悠;

绿茶千畦能蓄雨,碧波万缕可荡舟。

奶子山下甘泉涌,老戏台上好剧收;

且将诗经入魂魄,秋水伊人蒹葭洲。

(文:春东,图:曾鸣、阿敏)

编辑:意不尽网编辑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