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东汉/用赤诚拥抱生活、拥抱文学——读董颖夫《平民记忆》

毋东汉/用赤诚拥抱生活、拥抱文学——读董颖夫《平民记忆》
2024年06月10日 18:29 意不尽网

毋东汉/用赤城拥抱生活、拥抱文学——读董颖夫《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

读文友董颖夫《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有多种感慨。我已八十二岁了,是长安解放后最早的业余文学作者之一,我见证了文友、企业家、作家董颖夫成长的全过程。书中记述的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都很生动、真实和感人。

颖夫现为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会刊《秦岭》杂志社长、主编,他曾无数次地出资兴办各种公益性质的文学艺术活动。特别是他出资为柳青征地修墓园、创立省柳青文学研究会、设立省级规格的柳青文学奖、打造柳青文化品牌等一系列壮举和业绩,功德无量。

他的圆文学梦的情结可以追溯到青年时代。颖夫在青少年时,因为弟兄姊妹十人,家庭贫寒,他的母亲为了一家人生活,利用火车站之便做生意贴补家用,却在政治运动中被扣上投机倒把、坏分子的帽子,颖夫的政治前途因而受挫无望,他返乡务农后,为了寻找出路,也曾东闯西奔,干农活、装火车、当民工、修水库……他很早就爱上了文学,在逆境中坚持文学创作,经受了无数的挫折,征途漫漫艰辛,但他初心不改,上下求索。文学让他找到了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他有了追求,有了希望。尤其是从1980年10月到1982年9月,他在西安市长安县文化馆当干部,负责文学创作的两年经历,令人钦佩之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倡导、鼓励工农兵走上文艺舞台,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业余文学作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来人数众多的业余作者,颖夫是其中成绩显著的一位。他如饥似渴,广泛地阅读经典名著,给自己充电,他曾说:“别人用一份力气能达到的事情,自己要用十分的力气去追求打拼。”他在民工棚里挑灯笔耕,经历了无数次的退稿、打击、热潮冷讽和煎熬,但他没有退缩,一次次地发起冲锋。

1973年,他创作的革命故事《真实的故事》发表。1979年,他写的《钢锭子与刃片子》《分家》等作品发表。作品接二连三在报刊发表,引起县文化馆领导的重视,后来调他到县文化馆工作,专门负责小说、故事等文学创作活动及队伍管理,他成为合同制的临时文学辅导干部。颖夫不光自己刻苦学习进行文学创作,还要忙工作——主要致力于业余作者的学习和提高工作。他邀请著名作家贾平凹来馆做报告辅导文学创作。贾平凹以切身体会介绍创作经验,指导大家“写各自熟悉的生活”。我参加了这次报告会,聆听了贾平凹的报告,他风趣、生动而隽永地讲道:“有人‘正事不足,斜事有余’,所谓的“斜事”可能就是他的特长。”原话我记得不太准确,意思就是个人特长在别人眼里往往不是正经(能挣钱的)的事。文学创作正是既不挣钱,还要贴钱的事,但它是神圣的事业。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后来贾平凹成为我加入市、省作协介绍人。董颕夫还请文学理论家王愚来馆里做报告,讲“文学就是人学”等内容,我的印象很模糊,可能是缺席的缘故。颖夫能这样做,说明他力求业余创作接近专业化。他明白业余作者普遍缺乏文学理论基础,需要培训和辅导,更需要普及和提高。

他自己带头搞文学创作,写了许多好作品,例如我评论过的“三花一炮”(《石榴花》《出墙花》《野菊花》《放年炮声》)四篇故事。他创作的故事,不仅题材新、故事性强、人物性格突出、形象生动典型、有小说元素,亦可当小说读。他工作认真负责,了解创作的甘苦,因而辅导业余作者更有发言权,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品的优点、缺失和不足,较准确地做出结论,帮助业余作者拿出修改方案。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原是业余作者,在身份发生改变后,他未忘记过去,未忘记旧情,未忘记故友;事实上,他到文化馆后,更是成为业余作者的良师益友了。他的工作日记里,有一页是全县业余作者名单,曾走访百余名,重点联系和坚持始终的二十余人,我的名字赫然居首,令我感慨万千。可惜,截止2024年元月,名单所列文友已有十三位离世。董颖夫曾像苦行僧一样,足迹遍长安,有车搭车,无车时安步当车,专意走访业余作者。有一次,他从引镇访问惠德普起步,在韦兆访问何少南,接着步行五里到王莽村访问杨建,再朝西过河,又来到我家。我和父亲正忙着掐谷子,他就二话不说,搭手帮忙;待我抽出身,陪他一起去访和我同村的刘双计,晚上宿在刘双计的菜园的茅庵内。此后,他又访问了太乙的赵卫峰,然后返回县城,稍事休息,又继续西征:访问庞惠农、王稳年、孙尚志、周博学等文友。他平易近人,态度诚恳,给业余作者送稿纸,送温暖,送关爱。临走时带上稿件和业余作者对文化馆的诉求回县。

在他的带动和辅导下,长安的文学创作成果丰硕。这个时期,涌现出优秀业余作者和优秀文学作品有:董颖夫的“三花一炮”,翟曜的《挖泉》和《共产党的干部》,刘双计的《老闷不闷》,何少南的《我和宁宁》等。革命故事是有翅膀的,翅膀就是革命故事员,董颖夫深明此理。他又下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和培养了惠书玲、薛会能、雷会英、王文秀等一批革命故事员。他带领故事队下基层,不到两年时间,带队讲出革命故事24次,听众共15000多人,使革命故事发挥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颖夫在馆里服从领导,团结同志,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他所在的文学组共三位同志:翟曜、薛志诚和他。翟曜被抽调到省作协改稿去了,薛志诚年老多病,馆里分配给文学组的卫生任务是清运垃圾,这任务实际上成了颖夫一个人义不容辞的事。垃圾堆臭气冲天,刺鼻熏脑,装运量大。颖夫凭借自己年轻气盛有力气,一锨一锨装满架子车,然后奋力拉出院外去,每周拉运一两次,任劳任怨到了极致。

颖夫重情重义,为人处世不卑不亢。馆里的音乐干部王志义老师劳苦功高,何家营古乐就是他最先发现,报请市上有关单位,为后来申请非遗奠定了基础,这使他愈发敬重王志义老师。王志义老师不幸因病逝世,颖夫胆大心诚,和王老师的儿子一起在医院太平间为其整容化妆,送了最后一程。由于他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甚至逆来顺受,也许给人留下了“好说话”“容易哄”“忍受欺负”的印象吧,馆里有个人蔑视临时工身份的颖夫,想满足一己私欲要他给自己腾出房子,换到二楼偏避的灶房隔壁闲屋去,这显然是欺负人。颖夫既没吵也没闹,他向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并表示:宁可中止合同回家,也不苟且退让。因为他现在住的房子在一楼,便于接待业余作者,有利于工作,不愿“高高在上”图僻静。领导支持他。

1982年9月,由于情况变化,转正无望,生活拮据,颖夫迫于无奈,离开文化馆,返回基建队,开始了另类形式的拼搏,为实现文学梦另辟蹊径。他后来办文化站,办纸厂,办建筑公司,凭借聪明智慧奋力打拼挣了钱。深怀文学情结,他舍得为文学和文学人花钱,慷慨解囊资助长安文学事业发展,人们评价他是“有钱人中的文人和文人中的有钱人”,可有几人知道,他是当年怀有多么美好的文学梦想,却因现实生活贫困而难以圆梦的人。例如:他在文化馆辛苦编辑的《长安文艺》1981年第一期和《长安已发表作品选》上报审批,皆因答复“没钱”而搁置。颖夫意识到,要实现文学梦,没钱不行。话说到这份上,人们该明白董颖夫拼命挣钱的意图和愿景了吧?董颖夫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生存,就得挣钱,有了钱以后,在保证生活的前提下,要多做公益事情,特别是为文学做事,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业,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他认为:虽然自己不能写出非常好的作品,但能为文学事业出点力、做点事,让其他文学人脱颖而出,也是十分值得欣慰的事情。

颖夫下海挣了钱,大力支持长安的文学事业,长安作家协会成立后,十六年里的活动经费大都由他一人承担,许多文友出书、开研讨会,他都慷慨赞助。他当了五届的长安区政协委员,策划编辑《长安百村》1至4部,《老长安》1至3部,他把近四十名文学作者推荐给区政协,并聘为政协文史员。既为文学作者创设了发表作品的园地,也协助了区政协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三十年来,他矢志不渝地弘扬柳青精神,为广大文学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大家学习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出了不少好的文学作品。他出资10万元,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年长安优秀文学作品奖评奖颁奖”活动,奖励、鼓励了广大文学作者。

他创立了“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柳研会发展会员达二百余名,队伍不断壮大,活动不断,新人辈出,成果显著。我荣幸地被选为理事。截止2023年,他主编《秦岭》杂志55期和《秦岭》长安特刊13期,印刷费近百万元,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为广大作者发表文学作品搭建了平台,提供了阵地。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文友何少南2023年身患重症,他主动为何少南编辑《三耕堂弃余——何少南诗文书画集》,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样书送到了何少南的病榻前,感动得何少南热泪盈眶,圆了文友何少南的文学梦。何少南去世后,他又出资为这本书进行了推介赏析会,真是:“人无人情在,文友情谊长。”董颖夫真正是业余作者的良师益友,令人敬佩。综上所述,颖夫是一位出身于农村的业余作者,为实现文学梦兴办企业,成为了农民企业家。

事业成功,他不图享受,不挥霍资财,仍然带领当年和他一样的业余作家——如今大多数人已到耄耋之年,一起酬愿、圆梦。我就是其中一员。《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是颖夫友七十五年的回忆录,读后我认为:这是颖夫一生的奋斗史、生存史、创业史,也可以说是长安改革开放时期的半部文学史,颖夫友以他博大的胸襟、赤城的胸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步伐,张开双臂拥抱这个社会,拥抱这个时代,拥抱生活,拥抱文友,拥抱神圣的文学。重要的是,他高擎柳青这面大旗迎风挺立,赢得了广大文学人的信任和拥护,文友们聚拢在这面旗帜下,吹响集结号,一路高歌猛进。《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记录的是一介布衣平民的一段并不平凡的人生道路,这是一条奋斗、进取和奉献的道路,颖夫一路跋涉的足迹和心迹深刻而感人。他娓娓道来的人生记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他似乎指出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并试图告诉人们:人生该怎样度过、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将会给我们和后来者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平民记忆——我走过的路》给我最重要的体会和认识之一,也希望大家能走进这部书,喜欢这部书。2024年1月29日于樵仙居

作者简介:毋东汉,作家,省作协会员,高级语文教师。

编辑:意不尽网编辑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