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游戏:被“抛弃”的今日头条?

金钱游戏:被“抛弃”的今日头条?
2017年11月24日 01:19 财经女探长

文冯羽

11月,张一鸣是朋友圈里刷屏频率最高的男人。

一次是半个月前收购音乐短视频平台Musical.ly,一次是昨天大秀“肌肉”时——在2017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张一鸣再次向内容创作者投下“甜蜜炸弹”。

未来一年内,今日头条将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即在平台上扶持并孵化出1000个百万粉丝账号;

计划每天拿出1亿流量,全年400亿流量,使优质微头条用户在冷启动早期享受流量保底,积累第一批粉丝;

悟空头条预备投入10亿元,签约至少5000名各专业领域的回答贡献者,并通过问题赞助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加入。

……

内容创作似乎早已进入卖方市场,买方们纷纷通过“撒钱”、“秀肌肉”取悦创作者。但对all in 内容的今日头条来说,这会不会又是另一场金钱游戏?

金钱帝国

高调不吝啬,是张一鸣一贯的风格。

早在2015年,今日头条首次举办“头条号创作者大会”,就发布了“千人万元”计划——让1000个头条号每月至少获得1万元固定收入。

彼时,人人都在谈内容创业,第一批创业者则陆续开始收割果实,年收入过千万的传说时常从耳边飘过。但好内容的稀缺性,也引发了各大平台之间的争夺战。如果将创作者视作“猎物”,补贴则是平台精心设置的诱饵。

对今日头条来说,一招可以管三年。去年第二届创作者大会,一张PPT又刷屏了:今日头条计划投入10亿支持平台短视频创作者。

仅从数字来看,今日头条是成功的。2015年头条号的账号总数为3.5万个,平均每天创造5.1亿次内容消费,到今年10月,头条号数字已经超过120万,每天创造48亿次内容消费。

几乎是在一片质疑和唱衰声中,今日头条建造起自己的内容帝国,从去年开始,它更是加快了这一速度。

去年4月,头条问答正式开放给头条号作者,试图构建开放的知识问答社区,后更名为悟空问答,该产品被外界解读为对标知乎;下半年,今日头条先后推出音乐短视频产品抖音和火山小视频,一度成为讨论度很高的视频产品;

在继今年年初收购美国短视频应用Flipagram之后,不久前又将musical.ly收入囊中;至今运营已超过半年的微头条,平台上不乏明星偶像,堪称第二个微博。

今日头条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从高额补贴到疯狂收购,“买买买”的路子的确能帮助平台迅速扩张,拿到下一阶段上桌豪赌的资格。

但如果金钱可以镇住敌人的话,那也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在互联网世界,即便金钱是信仰,内容行业也一定是个例外。

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财大气粗,但缺乏内容基因,阿里大文娱就是一例。前几日大文娱班委俞永福转身做投资,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阿里大文娱战略阶段性的失落。

同样,机器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既是优势,偶尔也会掣肘。内容庞杂、低俗,推送过程不够智能化,仍是今日头条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

“利”字当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今日头条的流量扶持是其最大优势。

一位与笔者相熟的自媒体作者就曾在朋友圈感叹,只要是在垂直分类里发布原创内容,有头条算法帮助引流,阅读和粉丝增速都很快。这也正是今日头条的运营思路:利用技术,更好地帮助创作者获得并迅速沉淀粉丝,多渠道获利。

现实情况是,流量转化效果尚存变数,现金补贴仍然是最直接的方式。但纯粹基于利益的捆绑关系,不仅松散,更有可能随环境改变。

比如,哄抢创业者的不止今日头条一家。在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提出“三个百亿”,即拿出100亿流量、100亿分成和100亿产业资源扶持内容创业者。

而早在去年3月,腾讯企鹅号就已推出“芒种”计划,布局抢人战略;去年11月,另一家互联网巨头百度也提出扶持计划,称今年将向百家号上的内容生产者分成100亿元。

文明世界的规则无他,如果“狼多肉少”,照样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也意味着,创作者和今日头条之间只存在弱联系,现实利益才是作者选择如何站队的根本原因。

前段时间今日头条被爆出挖角知乎大V,看似占了上风,炫了肌肉,实则更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某位被挖角的知乎大V告诉笔者,他签约今日头条的要求是,每月至少回答50条规定字数以上的优质内容,并保证发布平台的唯一性,一个月能拿到近万元补贴。

一方面,最关键的资源是大V本身,而非他产出的内容。即便签约在今日头条,大V也可以在其他平台发布不同的原创内容。今日头条只是大V产出内容的分发平台之一。

另一方面,根据今日头条最近发布的扶持计划,明年签约答主的预算是用5亿签下5000名知识分享者,即一年一人10万,平均下来每月收入并无多大变化。上述大V也向笔者表示,今日头条拿到的补贴并不算多。

有些时候,大V们更像是刚刚能够自立门户的影视明星,公司试图通过捆绑他们获得票房与收视保证,但后者终有一天会一去不回。

原罪与投机者

不仅如此,今日头条凶猛的发展势头也令其树敌颇多。仅版权一条就能牢牢拿住它的七寸。

早在2015年,《楚天都市报》就曾以涉嫌非法转载对今日头条提起诉讼;今年5月,南方日报也发布公告称,今日头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其作品近2000条;

实锤则是在今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腾讯网起诉今日头条的287宗侵权案件全部做出判决——今日头条被判287宗案件侵犯腾讯网信息网络传播权,需向腾讯网赔偿27万余元。 整个事件起于4月,当时腾讯和搜狐以涉嫌侵犯其所属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一前一后将今日头条诉至海淀法院。

今日头条和媒体之间的版权争议无需赘述,事实上,平台通过机器全网抓取内容并分发这一模式,几乎就决定了版权纠纷无从避免,多方角力的状态更是将长期存在。

而一些更不为人知的现象是,平台补贴反而会給投机者提供钻空子的机会。此前一位短视频作者曾告诉笔者,内容平台普遍存在营销号大量滋生现象,它们高速制造垃圾内容,以骗取平台奖励和补贴。

补贴虽好,但难免会因为监管不严而泥沙俱下。事实上,人们更愿意选择相信表象,而对背后的现实置若罔闻。如果过度沉迷于金钱游戏,下一步也许就将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联系作者:13520629039@163.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