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地产人,在杭州捡倒闭餐饮店

中年地产人,在杭州捡倒闭餐饮店
2024年06月12日 12:55 槽值

1

降维打击

我上个月在杭州一个金融城里,回收了一家六七十平的麻辣烫。老板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做了六七年,年收入50万,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开店。他的初衷就是,麻辣烫生意不需要厨师,供应链既成熟又简单,金融城的上班族都爱吃。

他发现实际情况比自己预想的差很多。员工没想象中那么好管理,他一直反复强调这点。在互联网公司,企业追求KPI,绩效考核,但这套放到餐饮业的员工身上,根本没用。餐饮业追求的是江湖气,员工之间交个朋友,称兄道弟,他们从认知上就跟他不同频,不好管。

好多互联网人开店,现在还是这种想法,就觉得我有一笔钱,加盟一个店,有完整的供应链和制作规范,聘一些员工,他们每天就会按部就班照着做,自己再做些营销,客人自然而然就来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开仓三个月以来,来仓库里买二手设备的,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的人特别多,而且都是很年轻的人,二十几岁,三十出头,跨行来做餐饮。

他们反映之前从事的工作,整体行情不好,有的面临裁员,有的是快到35岁就辞了,想换条路子挣钱,做点新尝试。但是到了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想去小公司,因为已经拿过高薪了,再拿一份比较低的收入,可能心理上有落差。

餐饮业是离自己身边很近的一行,人人都要吃饭嘛。想转行的互联网人,看到街上那些夫妻店,装修没特色,也没有品牌营销,觉得很容易就能开张,而且自己能开得更好,转行做餐饮,简直是“降维打击”。

去年秋天,我自己刚从房地产行业出来的时候,也有过很相似的心理。那时在老家福建福鼎的公司已经做到了副总,手底下管理400来号人。结果疫情三年,公司营收下降得很厉害,经纪人四处跳槽。

十多年前,房地产行业是享受过红利的,我们在福鼎当地包括周边的县市,开了三十几家直营的房产中介门店。疫情最艰难的那段时期,大家开始打价格战,想以提高薪资的方式,去吸引新一批经纪人,整个行业开始内卷,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

现在和我做二手回收的合伙人,以前也开过餐厅,他发现身边互联网、房地产人转行做餐饮的打法,仍然有思维上的路径依赖,前期亏钱补贴,打价格战,把竞争对手全部打倒后,自己再进行提价。他们想的是,只要我能提高翻台率,把营业额做高,最终还是能赚到钱。

但大家都这么想的结果,就是把所有人变成“竞争对手”,只用低价吸引顾客,还会在线上做直播营销、团购。同一条街的火锅店,别人是4人198元的套餐,互联网人主打4人99元的套餐,这种情况下对方店里就没什么顾客,都去吃99元的,对方店也只能被迫去跟着一起打价格战。竞争越来越多,对手还没被打倒,毛利还没提上来,自己持续亏损,也就先倒闭了。

一家倒闭的餐饮店。源自视频截图

我发现,互联网人特别喜欢开日料店。他们以前是白领阶层,跟客户、同事交流时就喜欢去消费高的地方,入局餐饮后,认为日料这种高端的东西,不那么容易被淘汰。但是从回收视角来看,现在日料店的经营情况也并不好。

以前高奢和低端的日料店客流量相对少,中游最吸引客户。现在倒过来了,高端的日料店还能留住高净值客户,低端外卖价的,也有很多人消费,但中游的倒闭率非常高。

上个月,我认识了一个杭州的餐饮老板,他在日本的餐厅里做过5年学徒,现在回国开了自己的日料店,来我们仓库买过设备,他也说很迷茫店铺的定位,担心有些不上不下。现在消费降级,很多顾客觉得吃饱就可以了。而日料的客单价普遍偏高,他不知道怎样可以留住当下的顾客。

还有很多人看到市场上许多网红门店,常年排队,生意非常好,觉得自己也有机会来分一杯羹。所以这群人入局餐饮业后最常见的选择,就是加盟奶茶店、火锅店、麻辣烫、烤肉店。但我2023年跟北京一个回收团队当学徒时发现,奶茶店基本上倒闭得差不多了。倒闭数量多到,我们已经不愿意回收奶茶设备了,果糖机、摇摇机在库房里堆积成山。

2

倒霉的一年

今年回收的时候,我遇到过一位女老板,她在餐饮店倒闭后,把设备都囤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不舍得转卖。她的房子在临安,离市区很远,同行没人想跑过去收,我刚开仓,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找她。去了才知道,她是为了卖掉囤放设备的这套房子,才下定决心把设备卖了的——她受到了楼市和餐饮的双重打击。

她在2022年开一家重庆小面,不到一年就倒闭了,后来设备又在临安这套房子里囤了一年多。房子是2020年买的,那时杭州10个区都房产限购,唯独临安区不限购。这也导致那时候成了临安房价的高峰期,好多杭州本地人、温州人、周边县市的人,在杭州买不了房子,全部扎堆去临安买房,两万五六一平米。今年,临安好多小区都跌去一半的价格,当初2万买的房子,现在只能卖一万一平。

她那房子120平,房价跌了,赔了百来万,她只想快点卖出去,但设备全堆在里面,中介带客人看房,很多东西遮挡,也不美观,影响到房子的出售,最终没办法了,她才下决心将设备卖掉。店铺失败,投资房产又失败了,我去收设备的时候她就说,“感觉这几年特别倒霉。”

我在倒闭的餐饮店给回收设备估价。

我原先做房地产的,对房子比较了解。2021年开始,整个房地产行业下行,全国的新房都不好卖。那时我已经过了35岁,还想到大城市发展,就趁机赶紧离开了老家,选择了杭州。我起初想继续在杭州做房地产中介,考察了一圈,发现全国的行情都是一样。

可我又没什么别的技能,于是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转行做餐饮。我在杭州看了很多项目,曾经想过开闽南猪脚饭,发现开一家店大概要投资七八十万。而且猪脚饭必须客单价很高才赚钱,比如在杭州一碗猪脚饭卖28块,就算高价了,没有竞争优势,产品虽然品质会好一些,但是不足以赢过18块钱一碗的猪脚饭。如果我扭头去做18块钱一碗的猪脚饭,又会陷入另一种困境,就是只能开低端的小作坊了,每天起早贪黑在里面做,一个月赚一两万块钱,没什么发展空间,完全是燃烧自己的生命。

餐饮生意是生死局。我那时也考虑过开零食店,去杭州当地最有名的零食连锁品牌总部问过价,加盟开一家店,全部弄下来需要120万。光启动资金就这么大一笔钱,我觉得风险太大了。

我在回收的时候通常会问一下老板,“你这家店开多久了?”许多人开了不到一年。从收回来的设备也能直接看出,上面的生产日期,很多都是2023年才出厂。去年是餐饮业疯狂开店的一年,很多人一年之内入局,到今年年初就已经开不下去,撤店了。

在2023年爆发的餐饮开店潮中,有许多被裁员的“大厂人”拿着赔偿金入局开店。和我打交道的新店主里,80%原先从事互联网、房地产、教培等行业。这些新手店主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雇一个经理,不亲自管店铺。

今年2月,我在杭州当地一个大型商场,回收一家铁板烧,700平米的占地面积,一年亏了500万。老板不管店,当甩手掌柜,雇了店长厨师长干活,他自己对日常的经营状况都不了解。撤店的时候,商场要求他们把这700平米恢复原样,又赔了几十万,被商场剥一层皮。

还有一些餐饮创业者,倒闭之后不舍得卖设备,喜欢先囤起来,比如找个朋友的房子、没人的仓库,放在里面,想着“我慢慢卖”,“我未来开店,这个设备还能用得上。”设备是越放越贬值的,最后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卖给我们,甚至连我们都不回收,只能卖给收废品的。

3

“回收就是流量”

我去年9月离开房地产行业前后,在抖音上搜餐饮相关的内容,它就给我精准推荐了餐饮回收行业。12月10号去北京跟一个前辈学,在他的库房待了一个月。回杭州后,我花半个月找库房,按照前辈教的经验,要在距离市区30公里左右的地方,找一个500平米以上、至少380动力电的库房,地面要平整,货车、小轿车都好进出。

最后,我把租金成本控制在一年10万,在临平区定下800平米的库房,空间大,能囤下更多设备。这里距离市区25公里,库房的墙根长着一株三层楼高的梧桐树,冬天叶子落光了,可以清楚看到小鸟在枝杈上筑巢,出门一公里后有一大片水田。

今年1月25号正式开仓营业。刚开始做这个行业,最大的困难是不了解设备,也不清楚回收的价格。从什么渠道去收这些设备?什么渠道去卖这些设备?流量怎么做?这些都从零学起。

北京的学习训练营只有3天,我怕时间太短,学不到什么,就在开营前一个月跟授课的前辈申请,提前在他的回收团队里实习。其他学员没有付出这么多时间,他们说我是最认真的那个。

三天训练营,前辈主要教我们怎么做抖音,获得流量。他强调,“回收就是流量。”有流量就有客户,买方卖方都会来。录口播的时候,声音要大,情感要丰富,还要给自己起一个好记的名字。

像我的本名“李文和”就不行,缺少记忆点。前辈教我们怎么取名,以他自己为范例:从十二生肖里面选一个,发现搜索量最大的就是狗,所以就叫“狗哥”。不用文雅,只要能让客户一眼记住,就是最好的。我同期的学员给自己起名“七哥”“猴哥”……我也想过跟前辈一样,取名某某哥,比如“和哥”,但还是不够朗朗上口。所以最后我给自己取了“李白”,它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为了让客户好记。

传统的餐饮设备回收从业者,也拍抖音,手机怼着收来的冰箱,转一圈,字幕写着“九折1000元”。但狗哥告诉我们,不能拍设备,那样没人爱看,大家都爱听故事,尤其爱听别人倒霉的故事。

他会给我们一些爆款文案模板,比如“在杭州开一家饭店倒闭最快需要多久”“2024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怂恿他开店”……再教我们怎么结合回收的案例,改文案,蹭热点。这套方法很实用。我不会觉得很难进入那种状态,因为想做这一行,感兴趣,就要不怕困难。

我在杭州每到一家店拆二手设备,都会拍一些现场的视频,回来加上修改后的爆款文案,剪成视频发在抖音里。狗哥要求我们“日更”,每天发一条,但我觉得还是有难度,平时带客户看设备,去店里收设备,两头跑,很难日更。有时候拍着拍着,也没有灵感了。

我同期一共10个学员,来自各行各业,以前做生意的居多,他们多数是小学或初中的学历,只有我是本科。大家的共同点是“厌恶风险”。而二手回收这行,不仅投资门槛低,十几万就能租仓库、回收各种设备和工具,而且风险也低,二手囤在手里,迟早卖得出去,不像餐饮业,今天的菜明天就黄了。

有一个学员之前在太原做了十几年餐饮回收,时间比狗哥还长,专门跑到北京,跟狗哥学怎么做自媒体。还有人以前从事餐饮行业,在石家庄开火锅店,在云南开烤肉店,这三年生意下滑得厉害,身边又都遇到“闭店潮”,周边的店铺陆续关了,他们有些焦虑,现在想谋求转型,扭头回收倒闭的火锅店、烤肉店。做过餐饮的人转行做二手回收,确实有优势,他们对设备更加了解,去店里回收的时候,跟那些倒闭了的餐饮老板也更有共同话题。

在北京学习时,我(左二)与库房工人的合影。

我也厌恶风险。小时候我父亲干过鱼塘养殖,这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他投资四百万养虾,最后全赔了。做房地产看起来没什么风险,没想到这三年大家都一样。所以当人们都跟我似的想去长期做餐饮行业,每个人都在挖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去卖个水,或者递个铲子?反而更好把事业做起来,竞争对手也更少。

我看企查查统计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有73万家新注册的餐饮相关企业,比2023年同时期少了将近四分之一,而注销吊销的餐饮数量,达到45万家,比去年同时期多了两倍。整体开店的人少了,二手回收也不如去年那么好做,再加上进入这一行的人变多,大家的竞争也更激烈。但我觉得,竞争是正常的,它跟风险不同,任何行业都有优胜劣汰。

在杭州,二手回收的同行里,很多人是家族企业,二三十年前从安徽那边过来,先行者尝到甜头,就带着自己的亲属朋友一起做。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优势——我在回收工作里,引入了在房地产公司使用的ERP系统,统计经营情况,每个时间节点的数据都可以回溯。

我不想被动地等人来教,所以去北京实习的时候我就用房地产的那套方法,列了一张大表格,记设备的种类和报价。只要是我能接触到的设备,在前辈库房看到的,去餐厅门店收货中遇到的,我都留心把它记下来,最后将它们全部标准化。

纵轴首先是设备的种类,可以分为制冷、电池、烧烤、烘焙等几个大的品类,横轴再在每个细分设备后面标上新机的市场价、回收和卖出的建议价。还有一些不好卖的型号,我会在表格里给它们做特殊的标记。后来,我这个大表格也成为每期学员的共享表格,会根据设备价格的变动实时更新。

我自己的目标是通过两年时间,做成杭州餐饮回收行业的头部之一,到时候在上海周边200公里以内的城市,再开个分仓。最近一个月,我都在整理搬迁库房里的设备,原先800平米的库房被征迁,只好换到一个小一点的新库房里,工作节奏全被打乱。

我是先买房定居,再入行餐饮回收的。我爱人很支持我来杭州,主要是想带着孩子走出来,在大城市生活发展。我今年36岁了,如果在福鼎重新择业,再找个工作,过10来年,到时候四五十岁,再来大城市,就比较困难,现在算是一个挺好的时机。我在杭州用比市场更低的价格,买了一套别人拍卖的房子,算是早年专业积累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好处。

(文中杨悦、刘佳奕为化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