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军属的补助直发!

讨论一下:军属的补助直发!
2024年07月02日 21:35 三剑客

剑客行者 三剑客

长期以来,军属的福利补助由军人代领约定成俗。

过去,一个重要原因是操作便利。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直发已不再难以实现。

现在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军属补助直发的问题。

文|剑客行者

图|大唐

编辑|剑平

当年和妻子商量办随军。她问,有啥好处?

我答:一是告别两地分居;二是一笔随军未就业补助,相当于不上班也有一份收入。只不过不是很多而已。

“随军未就业补助?发给我的?是发到我的卡上的吗?”她问。

“那倒不是,这笔钱的确是发给你的,用于你的生活的,但是却是打我的卡上,由我转交给你或者放在我的卡上……”

还未等我说完,妻子就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算了吧,别的都不说了,连发给我的钱都是打你卡上……”

为啥不能直接发到军嫂的卡上?当时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只是觉得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

不然早就直接发了。

其实不光是随军未就业补助,很多涉及非军人的福利待遇,也有不少军人和军属表达了希望可以直接发放的想法。

比如军人父母赡养金,有军人就表示可以把这笔钱直接发放到老人的卡上,一方面省去了自己来回转账的麻烦,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老人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毕竟一笔直接由部队发放的赡养金,和由自己转来的赡养金,给老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还有配偶荣誉金。

身边有不少军嫂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她们说,既然是军属的荣誉金,是一种军属的荣誉,为啥要发给军人而不是直发军属呢?

有人说,虽然在家里自己管钱,本质上说打哪个卡上都是一样的。但是,这笔以自己名义发的钱,打到丈夫卡上,感觉还是不一样。

而那些不管钱的军嫂则更觉得委屈……‍

说起来确实是这样:现在涉及到军属的福利待遇,都是直接发给军人的,没见过或者听过直接发给军属本人的。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肯定不服气:谁说没有?

比如,随军未就业军属困难补助金。

一些地方为随军未就业军人配偶所发放的随军未就业困难补助,就是直发军嫂的。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随军未就业困难补助金,是区分部队和地方的。

部队所发放的随军未就业困难补助是按月发放,随工资打入军人的工资卡中。

而地方发放的补助金,则有可能直接达到军嫂卡中。更何况,地方的补助并不是强制性的统一的,有的有有的没有。

有的地方多一点,有的地方少一些。

所以所有涉及军属的一些经费,不管是给配偶的、子女的还是老人的,只要是由军队负责的,都会通过军人,从其工资卡发放,而不会直接发到军属手里。至于地方的一些补助,倒是有可能直接发放,只不过比较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都知道直接发放仪式感更足,获得感更足,为什么不能直接发放呢?

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一是身份因素。其实不管是什么津贴补助,最终发放的单位都是军队,使用的都是军费。而大家之所以获得这样的领取资格,其实也是因为军人家属的缘故。所以任何的福利待遇,都需要经过通过军人来实现,体现的就是军人这个职业的尊崇感和存在感。

二是工作机制问题。各类费用的发放,必然有自己的严格规定,面对的都是本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军属和军人是一家,但毕竟不是军队从业人员,如果发给军属,操作起来可能并不容易。

三是工作定位需要。虽然父母赡养金、配偶荣誉金等并不是发给军人的,但却是发给军人看的。这些待遇的设定,并不是为了仅仅给军属发钱,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坚定大家的服役决心。所以,这些钱发到军人工资卡,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军人的参与度。

四是增加了这些待遇的温度和热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之前发工资时候都是现金,可有感觉了。后来变成了直接上卡,大家就没有那种成就感、幸福感了,工资就成了一个数字而已。从技术和工作角度讲,直接发放很简单也方便。但是之所以非要增加一个二传手,还是为了让这笔钱在发挥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发挥出精神的价值,给空洞洞数字增加一些亲情的温度、爱情的热度。

一位战友就说,每次给媳妇转钱的时候,媳妇都会很开心。这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也让媳妇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努力拼搏。

一位军嫂也说,每次老公把配偶荣誉金转给自己的时候,心里总有一股热热的感觉。这笔钱是发给自己的,也是发给他的。

明白了,不是不可以,也不是技术上不允许,只不过是在工作机制、政策规定以及定位、落脚点等方面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不少军属的期待还只能是一个幸福的期待,无法实现。

不是对大家不重视,不是对大家不尊重,军人的事情就是这样,期待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更何况,就算转道手,也不影响,毕竟发到谁的卡上都是发给这个家的钱。

当然如果有天真的有了新的内容或者机制,可以直接打给军属的话,也是一件好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