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各位考生在考场奋笔疾书的时候,考场外的老师们也在为同学们加油鼓劲。江湖传闻,爱读《红楼梦》的同学,分数都不低。我们特此推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顾之川老师关于《红楼梦》与考试的精彩文章,与大家一同细读顾老师对高考《红楼梦》的全面分析。
祝各位考生超水平发挥,各位老师端午安康!
《红楼梦》与考试
顾之川
说到《红楼梦》与考试,有必要从近年来我国考试评价改革和语文高考命题导向说起。
考试评价改革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提出,考试评价改革要“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新课标坚持教、学、考一体化原则,增加“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命题建议”,明确提出“素养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种导向,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对未来创新型人才选拔的一种趋势,即从过去注重考查记忆、理解能力,转向考查独立思考、探究过程和学会做事的能力。考试评价导向上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倒逼教学改革,要求语文教学须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指导学生能做事,而且要把事情做好。
对中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要求“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9年)要求“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考试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用考试“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转变育人理念与评价机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即今“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高考的核心立场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考试内容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题目须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这就要求题目必须适度关联教材内容,选材与设问从教材合理迁移,考查知识积累的广阔度与应用的灵活性。
高考语文命题导向
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导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立德树人。比如,2021年全国卷作文“可为与有为”,呼应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时代主题,引导考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续写新的时代篇章。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以“双奥之城”为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题,引导考生关注时代与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树立大格局、大视野,自觉把个人理想与自我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尤其注意“补短板”,突出体育与劳动教育。2020年全国卷考海明威小说《越野滑雪》,要求结合学过的海明威“冰山理论”,分析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2021年全国卷作文用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为材料;2022年作文双奥之城“跨越,再跨越”,等等。2019年全国卷作文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稿;2021年全国卷陆游《示儿子》中有“为农为士亦奚异”“躬耕百亩可无饥”的诗句,“语言文字运用”选取某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家常菜”等,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三是强调教、学、考的有机统一。2019全国卷考鲁迅小说《理水》,要求结合在初中学过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探讨大禹作为“民族脊梁”的形象。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提及《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等作品,既呼应建党百年的时代主题,同时又勾连学生在初中、高中教材和课外阅读中出现过的作品,体现了高考回归课堂、回归教材的考查理念,发挥高考正确引导教学的功能。
《红楼梦》与中高考
《红楼梦》进入中高考语文试卷,最早应是在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之时。如2008年江苏卷就考了“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2009年考“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内容,2011年考人物判词,2015年考“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女篾片”,2017年考“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黛玉对宝钗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等。但江苏卷中的《红楼梦》考题,只限于文科附加卷。所有考生都做的《红楼梦》题目始于2009年北京卷。要求把“《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三句话,分别“以《红楼梦》为主语”和“以曹雪芹为主语”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2017年,北京市《考试说明》明确将《红楼梦》等六部名著纳入高考考查范围。北京卷每年都考《红楼梦》。如2022年的题目是: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6分)(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4分)
2013年四川卷要求“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一段话,表现“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这道题考查语言运用,也涉及曹雪芹《红楼梦》。2014年福建卷虽然也曾考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段情节,题目却是对相关情节的简述,与2022年全国卷作文材料不可同日而语。另外,《红楼梦》也常出现于中考试卷。如2018年北京中考小作文,要求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人物形象。2020年北京中考小作文针对中学生“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者连环画省时省力”,要求阐述个人观点。这些题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也反映了对整本书阅读的积极导向。
影响最大的,是202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从《红楼梦》“大观园题对额”相关情节取材,特别点出“翼然”是“移用”,“泻玉”是“化用”,“沁芳”是“独创”,导向性非常明显,就是鼓励创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造的意识,同时又巧妙地与教学有机衔接,以高考“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反映了命题者的精巧构思和匠意,因而受到好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一方面贴近时代与社会,鼓励写真情实感,强调应用性写作,注重视野与眼光;另一方面植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的所谓“高考体”,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
《红楼梦》考试评价
《红楼梦》考试评价应注意区分不同考试的评价功能。具体说来,平时测验和学业水平考试,应根据课程标准“学业质量”中水平一和水平二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能够整体感受《红楼梦》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对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必须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即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三和水平四,结合《红楼梦》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评论,对《红楼梦》和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承担着为国选材育人的使命。考试内容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围绕对《红楼梦》一书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设计题目,就应紧扣“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素养,对书中涉及的语言、文学、文化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对前人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处理、语言表达、应用写作、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
余论与思考
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的稳步实施,必将促使师生更加重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有助于传播《红楼梦》文化。作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必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服务立德树人,提高语文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教材编写须面向所有地区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所提要求有弹性、可选择,也可以由师生自行设计,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充分发挥空间,考验着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重在引导学生构建自己对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和知识系统,不应超过9课时,不能因此削弱冲击其他教学内容。尊重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不能贪多求全求深。应跳出语文学科思维,因材施教。如果学生对《红楼梦》特别感兴趣,教师当然应予以鼓励。但也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人各有志,有些学生根本不喜欢语文课,也就不能作强制性要求。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个性特长,以成材育人为最终目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考试,应把平时测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区分开来,发挥其不同的考试功能。平时测验和学业水平考试应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发挥好检查、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高考则应坚守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牢记为国选才育人使命,发挥好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进而实现教、学、考、招的有机衔接和统一。中小学文学教育,从本质上说,不是文学的教育,而是以文学为手段的语文教育。不是要培养文学家或作家,但人人都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都需要文学经典作品的滋养。《红楼梦》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热门话题,可能会为未来的红学家打下基础,但主要教育目的还是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特别是阅读能力与表达的能力。
(本文节选自顾之川《〈红楼梦〉:教材、教学与考试》,顾之川、位灵芝主编《〈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年版,因篇幅所限,有编辑删减。)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24年4月出版
主编:顾之川 位灵芝
字数:183千字
装帧:平装
定价:56元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2022年第4期“曹雪芹美学艺术暑期讲习班”(北京曹雪芹学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及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研习成果,细致整理九位授课老师从《红楼梦》的美学哲学思想、“《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并配以具体课堂教案分析、教学作业设计、历年考题分析、研究课题举例等教学资源;还收入了本次讲习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座谈会上曹红学专家、特级语文教师、名师和讲习班学员的演讲与发言,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中学一线语文教师汇聚一堂、畅所欲言,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与教学灵感。
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顾之川和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副主编位灵芝共同主编。无论是在语文教学方法、考试策略方面,还是在对《红楼梦》的文本导读与文化传承方面,本书都具有知识普及与引导启发的积极意义。
主编简介
顾之川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河南商水县人,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及语文教育研究。主编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出版有《语文课程与考试论》《语文工具论》《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顾之川语文教育论》《语文论稿》《明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国文化常识》《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等专著,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理论大系》《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名师语文课》等丛书。
位灵芝
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副主编。自2004年以来,致力于曹雪芹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策划出版《说不尽的红楼梦--曹雪芦在西山》《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红楼梦八旗风俗谈》等曹学研究专著。围绕“曹雪芹在西山”的大众传播,参与发起“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发起红迷会”社群、红楼梦精雅生活设计中心,策划品红课”课程等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传播项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