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了糖尿病,我妈给大夫每条朋友圈都点赞

自从得了糖尿病,我妈给大夫每条朋友圈都点赞
2022年12月13日 20:00 花儿街参考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我妈这种传统的东北人,在去医院之前,哪怕还没想明白要挂哪个科室,就已经想明白了要托哪个熟人。

在老一辈东北人的心里,去医院没托人,病都是要好的慢一些的。

某种特殊的检查,按照科学原理要等三天出结果,东北人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找找人,一天就把结果出了”。

心脏支架手术,东北人的反应是,“得请主刀大夫吃饭,让他手术认真点儿”。

被堵在医院门口的主刀大夫苦口婆心地婉拒道,“只要上了手术台,没有哪个大夫不是全力以赴的”。

东北人会继续不死心地劝说,“我们不是以患者的身份想请您吃饭,我们全家是真的把您当朋友了,您看您能不能跟朋友一起吃个饭”。

但我妈不会进行这种“医院门口要跟大夫现交朋友”的操作,她本身就是一个不得不跟医生交朋友的长期主义者,因为她患上了一种“长期主义疾病”——糖尿病。

二十年前,被确诊这种疾病两个月后,我妈就醒悟了,东北传统的跟医生“一锤子买卖”式感情升温的套路,在糖尿病上是行不通的——

晚饭明明没吃撑,也不知道哪个菜那么聚焦血糖做功,血糖蹭就上去了。

喝粥明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糖尿病患者竟然就要跟这个传统“美德”绝缘了。

糖尿病药物吃了一两年,竟然就要产生耐药性了。

关于这种病林林总总的讲究,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的颗粒度非常细,不是聚焦一下就能对齐认知的。

我妈领悟到,一个糖尿病患者需要跟医生达成近乎是人类最高级的社交关系——闺蜜。

然而,她的主治医“拒绝私聊,挂号only”的态度是客气而明确的。

可我妈在哪里?在我们熟人社会的大东北啊!在这里,六度空间理论是失灵的,认识一个人,有时候只需一度关系。

很快,经过打听,我妈认识了我大舅的同事的妻子,我们省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专治糖尿病。

一开始,我妈会记录自己每周的饮食和血糖状况,在一个那位医生方便的时间,进行一次集中汇报。与吃和运动相关的交流里,总是会有些家长里短,以及某些生活态度的交流。

这么相处了几年之后,两个人的关系竟然上升到——每条朋友圈的点赞,隔三差五的聊天,时不时约个逛街吃饭。

每每监控到血糖异常,我妈也毫无心理障碍地抄起电话就打给闺蜜医生,两个人会就她刚刚的进食逐个审判:“不是跟你说粥不能喝吗!杂粮粥也得控制,这个煮的过程,糖分释放的最充分。”

审判完,还不忘在我妈的用药习惯上告诫一番:“药是死的,你人是活的啊。二甲双胍不能机械服用,一定要关注餐前血糖,低血糖有时候比高血糖危险”。

这段医患关系绵延至今,俩人都成了退休的老太太。我妈还是有啥都想着她,跟医患关系无关。她也会主动联系我妈,“这两天没汇报呢?血糖怎么样啊?用药有啥问题没?”

可以说,我妈和医生建立起的不仅仅是一段闺蜜关系,还是一条日常监测血糖和用药安全的护城河啊。

2

虽然生病是不幸的,但我觉得我妈还是有一分幸运的。关于自己的病情和用药调整,她很安心,因为随时都知道问谁。

我在北京陪不少东北来的亲戚朋友看过病,每个人,都想留下一个医生的个人联系方式。

但医生也都无一例外的,婉拒了。

他们想要联系方式的原因,大多数时候是担心用药问题,怕药吃上了有啥反应,怕不同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或者服药的时候有啥不明白的,能问个明白人。

医生拒绝的原因大概率是,被这么多患者拥有了个人联系方式,个人生活大概就永无宁日了。

有没有啥破局的办法呢?

离开了东北这种熟人社会,广大普通人还能不能找到一个能随时询问的专业人士呢?

三年糖尿病史,刚刚调整了用药的许大爷,已经找到了。

和广大糖尿病友一样,许大爷在患病的前三年用的药物是二甲双胍,但三年过去,他发现用药效果似乎不太好了。

一次在京东大药房买药的时候,许大爷看见页面上有个“咨询药师”的入口,就顺手点进去问了一嘴。描述了情况之后,药师判断他可能是对二甲双胍产生了耐药性,建议他去找医生再调整一下用药处方。

许大爷听进去了,赶忙去医院,医生说他确实有了耐药性,给他调整了用药,并加了一种药物。

可加药没几天,许大爷就觉得出现了尿痛尿急的症状。

因为身体不舒服,也因为对现在的自己无法接受,生病的人有时是特别任性的——没有再次问医生,许大爷就自己决定,不再吃新加的药了。

没过几天,他接到了来自京东健康药师的随访电话。

听许大爷抱怨了自己的情况后,药师告诉他,这种药物的原理,是通过服药将多余的糖分从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服药期间的尿液相当于糖尿,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药师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每天多喝1000 毫升的水,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就可以了。

许大爷听进去了,按照药师的建议每天多喝水,症状果然减轻了很多。再接到药师打来的随访电话时,他表示,多喝水对减轻药物副作用确实很有效,现在两种药物同时服用,血糖也比较好地控制住了。

虽然许大爷至今没能加上他主治医生的微信,但实实在在的安全用药,以及不用托熟人就能随时问到专业意见的捷径与安心,他找到了。

3

对于广大慢性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用药常识和生活常识是同样重要的。而每增加一个有关慢性病的奇怪知识,家属也立刻举全家之力予以配合。

有五年糖尿病史的陈大姐,在刚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候,就牢牢记住了医生的嘱咐:胰岛素需要放冰箱冷藏。

为了显示对胰岛素的尊重,陈大姐的家人特意在自家冰箱里,为胰岛素设置了一块储存区:冰箱门上的格子里,和鸡蛋平行存放的区域。

时间一长,陈大姐发现,自己买的胰岛素总是时不时出现结晶的情况,哪怕她反复确认了药品放冰箱之前是正常状态,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她觉得可能不是大问题,也不想大费周折地去找医生,就这么忽视了一段时间。

有一次,陈大姐在京东大药房买胰岛素,不经意间看见详情页上有个“咨询药师”的入口,就顺便问了一下。听完陈大姐的描述,药师告诉她,冰箱门上的局部温度会低于冰箱内的正常温度,所以可能会出现胰岛素结晶的情况,而结晶状态下的胰岛素是会影响药效的。

药师给出的储存建议也很简单:把胰岛素放在冰箱正中间的位置,就可以了。

陈大姐恍然大悟。

按照药师的建议进行储存之后,她发现胰岛素再也没出现结晶的情况。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只要自己把好药物储存的这一关,就没问题了?

一个扎心的真相是,相比药品从出厂到进入人体的整个流程,用户收到药后自己冷藏储存的环节只是冰山一角。

以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胰岛素为例。作为一种生物制剂,胰岛素是由两条氨基酸链组成的蛋白。蛋白要保持一定的活性,2-8摄氏度的温度下冷藏,通常不会变性。如果放在温度高的地方,会逐渐失去活性,一旦失去活性,蛋白质变性,胰岛素就没有了降血糖的功能,也就是药物失效。

在25℃以下的室温下,胰岛素大约30天左右就会失效。如果室内温度超过30度,胰岛素就有可能出现药物变质的情况,使用起来也没有明显效果,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

众所周知,药品从出厂到送达患者手中,是处于仓储、运输途中的。因此,要保障这类有冷藏要求药品的良好状态,首要条件就是保障药品一直处于精准控制的冷藏温度中。

实现这件事并不容易,但京东健康实现了。

由于较早涉足医药物流,京东健康已经拥有了冷藏存储与全程冷链运输的药品配送体系。能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从胰岛素配送专用的冷藏小绿箱,到全部冷链药品的精准控温配送,京东健康依托京东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智能温度监控平台,能够根据不同温区的药品,制定不同的保温方案及包装控制方案,实现实时在线化、可视化,确保全程品质可控。

到今年6月30号,京东健康已经使用了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的20个药品仓库和超过450个非药品仓库。京东健康旗下的京东大药房,更是具备了覆盖全国超过240个城市的药品“自营冷链”能力,这使得更多种类的药品能够通过冷链安全、快速地运到用户手中。

每一个冷藏药品的小绿箱,每一辆无缝交接的冷链车,每一份送到你手里时依然保持着完美冷藏状态的药品,都是这套完整闭环的药品冷链配送体系提供的安心。

4

今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是2022年“全国安全用药月”。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用药问题,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明白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广大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患者而言,用药安全更是容不得半点儿马虎与懈怠的事情儿。

我妈很早就知道了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花费漫长的时间,努力和主治医成为闺蜜。

我曾经觉得,她的方法虽然并不便捷,但却是最有用的,直到后来我帮她买药和试纸,通过京东大药房与药师进行了沟通,并加进了一个京东健康糖尿病病友沟通群……

——我最近用药后睡眠不太好,怎么办呢?

——我最近用药后会出现心悸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我得糖尿病之后还有了便秘的毛病,如何改善一下呢?

——我最近新加了药和原来的药一起吃,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我最近老毛病犯了,同时吃这两种药的话,需要隔几个小时?饭前饭后?

……

这些来自群友们的问题,有的我听我妈问过,繁杂琐碎,情况多变,并真实且广泛地存在着。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原来几乎每个慢性病患者都会用到的用药咨询,还有其他更便捷、有效的获得途径——仅仅在京东健康慢病病友沟通的小群里,因为同样的处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然地分享自己的问题与经验,每个人又都能从他人的提问和药师的回答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讨论病情和用药情况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对慢性病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归属感呢。

生病的人往往并不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病情,仿佛被围观人生的某种失灵。除非人们能够真正重视这些繁琐的用药咨询,并且能看到交流与分享用药知识的价值。

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需要长期控制和监测,病人需要经常和医生沟通、随诊,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和病情变化实时调整包括用药在内的治疗方案。

对于庞大的慢性病患者群体及家属而言,用药与用药咨询已是日常需求。提供安全、高品质的药品,与提供专业便捷的用药咨询指导服务同等重要。

京东健康做的,正是这两件事情。

在药品供给上,提供种类齐全的药品,从常用药物到医疗器械,尽全力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各项需求,同时保障冷链药品的全程冷链配送,确保每一份送到用户手中的药品质量。

在用户用药过程中,提供专业的药师咨询指导服务。从用药方法指导到不良反应风险预警,从复杂用药的注意事项到调整用药的专业建议,帮助慢性病患者随时了解、掌握自己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变化。用户只要在京东APP上搜索“药学门诊”,就能随时随地获取药师提供的专业药学咨询指导服务。

不仅如此,从前费力辗转,甚至需要像我妈一样“发展闺蜜”才能获得的能够“随时问一句”的专业问诊咨询“捷径”,如今在京东健康上也已触手可得。

以糖尿病为例,用户只需要在京东APP上搜索“问医生”就能直达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可以随时随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复诊续方、用药方案调整、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计划等一系列服务。

对于早已把治疗融入生活的慢性病人和家属来说,我们最需要的,不就是这份触手可及的安心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