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不能不“上道”

自动驾驶,不能不“上道”
2024年06月02日 22:28 花儿街参考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有感情,那么现在百度萝卜快跑的心情应该是,“以前赶着上班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堵在路上了,叫人家勺萝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近期武汉城市留言板出现的多条投诉留言,说萝卜快跑转弯卡着不动,导致早晚高峰交通拥堵。

但是不久前的另一条消息是,很多用户为了方便赶早班,建议萝卜快跑把运营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自动驾驶素以遵守交通规则闻名,萝卜快跑也立马在官方微博下场澄清,针对恶意投诉、虚假事故等网络内容,已经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且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插播一句,百度公关这一波还是不错的,一边向警察叔叔报案,一边还卖了个萌,在六一儿童节这天,用漫画强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保证生命的绝对安全是首要原则的同时,也承诺会“努力干饭、快快长大”。

2

在那些激烈争论萝卜快跑造成交通堵塞评论里,有一条留言是,“在成为自动驾驶第一城之前,武汉的早晚高峰难道就不堵车么?”

是啊,这可是武汉,九省通衢之地。其他城市的早晚高峰是在立交桥上交错的,武汉早晚高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1座长江大桥上进行的。

交通格局越交错,汇入早晚高峰的人,心情越复杂。如果身边都是人类司机,大家都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写着我不好惹,也就罢了。

可是,如果此刻,旁边出现一辆,依然以保守安全的标准行驶的自动驾驶车辆。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慢,你都觉得他慢了。不管是不是它造成的堵,它都给此刻的你添堵了。

我没坐过武汉的萝卜快跑,但在北京亦庄真正体验了一次无人车,整个行驶过程超出预期得平稳,即便前面的人开得慢且两边没有其他车流,它也跟了十多秒之后才变道超车。

所以也大概能理解,在早晚高峰的武汉,看着萝卜快跑这种追求绝对安全的平稳驾驶,内心会有多大的不舒爽。

这里面不是谁错了,而是经验与规则,会在某些特殊的时点出现背离。早晚高峰,每个人都在急急地朝着目的地跑,就萝卜快车顾左顾右、稳中求进......

有些网友调侃萝卜快跑叫做“勺萝卜”,形容它的傻愣。但其实,在武汉人的眼里,“勺”的另一个意思是耿直。

傻愣和耿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这一线,在视角、在规矩、也在底线。

看到这场舆论风波与结果,也有很多武汉网友现身说话,表示“在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表示,估计只有无人车会礼让行人”“萝卜是武汉唯一让我先过马路的车”。在其他社交媒体,也有新手司机发帖感慨,萝卜快跑或是其他无人车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相当友好。

有一个在萝卜快跑下过700多单的小姐姐,在安利无人车时表示“萝卜快跑不仅方便而且开得稳当,晚上打车也很安全”。

一码归一码。每个城市的道路情况,都是由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综合决定的。出现问题就抛给无人车、清洁车辆、大型货车等等,其实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还有可能遮蔽真正的成因。

而无人驾驶这种对安全性有严苛要求的行业,现阶段最应该讲究的,本就不是“快”。

3

也许评论区里争论的双方沉浸其中,觉得自己找到了新论据,吵出了新高度。

但纵观互联网的历史短河,这个场景并不陌生,网络商务、电子支付、团购、外卖、网约车,再到无人车,每个都是头顶都被是被扣过孙悟空同款紧箍咒,脚下被画过唐僧同款行动限制圈的。

打车软件刚刚兴起之时,网约车一度提出采用户籍制度进行司机分配,通过控制车辆供给和司机数量降低拥堵。网约车贻害四方、增加交通拥堵、注入不稳定因素、污染城市空气,类似的砖家发言也层出不穷过。

当然,再往前,讨论大清国要不要修铁路时,连曾国藩也拿出过“修铁路必然破会马车夫、人力车夫、轿夫和旅店的生意,这些人没了生路,一定会闹事”。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句话,讲的不仅是上升,还有螺旋。上升的,是所有创新者未必都看得见的未来;螺旋的,却是要持续面对否定的当下。

面对新技术、新工具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情绪浓烈,反复叩问“行不行”“值不值”。但如果愿意把情感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思考和对话也许会更有价值,至少,多打开一寸视角。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自动驾驶发明专利最大的来源地,占比一度达到43%。这个数字背后,离不开百度、李想、蔚来、小鹏等企业坚持开荒拓土,武汉、杭州、深圳、北京等城市相继接纳“新生”。

而这,也让原本悬置于科技创新概念之上的自动驾驶,真正成为提升大众出行服务体验的升级产业,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当前中美两国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并驾齐驱,正在面临日益激烈的非技术竞争。美国旧金山全域和大部分硅谷地区、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均允许全时段(7x24小时)、全无人(无车内安全员)可收费的规模化运营;德、英、日等多国也在加快完善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体系,希望引领产业发展。

在我国,五部委近期组织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工作,各地发展自动驾驶的热情更加高涨,为自动驾驶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当前是自动驾驶发展窗口期,机会稍纵即逝。在技术层面,萝卜快跑等拥有国外Waymo、特斯拉等企业比拼的信心和实力。只是这一切,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不管你愿不愿意,放眼全球,智能交通已经是创新实践最为活跃、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从技术到商业层面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也指向国与国之间的博弈。

萝卜能不能跑得快,不仅取决于萝卜。而你不上道,自然会有别人占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