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小分队 | 甘肃临夏——对话保安腰刀传承人

满天星小分队 | 甘肃临夏——对话保安腰刀传承人
2024年03月13日 10:00 为你点亮满天星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而保安腰刀制作工艺是保安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保安腰刀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

2023年7月27日至7月28日,“木铎乐道寻匠心”调研队前往大河家镇与甘河滩村对四位保安腰刀传承人进行采访,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与保安腰刀的故事吧!

通过成立非遗就业工坊、开拓非遗生活用具等方式,扩大了腰刀的影响力。马尕主麻继承了父辈的手艺,也继承了保安族的文化根基

出生于甘肃省积石山县临黄河而居的“保安三庄”,是保安族地区首屈一指的鱼刀制作能手,在当地享有盛誉,善于制作马头刀、波日季、雅吾其等品种,尤其擅长家族独门传授的鱼刀

自幼出入父亲马少贤的家庭作坊,耳濡目染,对铁器、刀具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凭着独特的大尺寸腰刀制作技术在腰刀加工领域站稳脚跟,并打制出了全套由三把刀组成的“保安腰刀王”, 堪称迄今保安族腰刀工艺技术之最,被称为中国“保安族腰刀第一刀”

在大河家镇与甘河滩村,调研队成员们对保安腰刀的锻造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传承人冶洒力海向实践队员们介绍打制腰刀的总体工序:从选料、融化、锻打、加钢、淬火、刻膛、起刃、钻眼、整形、到定制花纹、打抛光,一把传统腰刀的打制需要经过40多道工序有的刀子甚至多达80多道工序

在加钢淬火的过程中,刀体修饰等方面的技术逐渐熟练化和多样化,保安腰刀的品种也越来越多,相继出现了“什样锦”、“雅吾其”、“双落”、“满把子”、“折花刀”、“鱼刀”、“西瓜头”、“马头刀”等品类。

传承人冶洒力海使用风箱打刀

马尕主麻与马克龙则在家庭工坊中向调研队介绍了保安腰刀的独特手艺:马尕主麻认为诸如空气锤等机械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工的力气,但许多精细的操作是不能被替代的,比如最关键的环节淬火和锻打,都需要依靠匠人丰富的经验而非电子或机械工具上现实的数字

马克龙则着重向我们介绍保安腰刀上的花纹,腰刀上的花纹有雪花纹、蜘蛛纹和黄河流水纹等。打造难度最大的是雪花纹和蜘蛛纹,黄河流水纹相对来说简单一点。手工锻刀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比如黄河流水纹是老一辈人的创作,而蜘蛛纹就是后辈的创新。

传承人马克龙打磨腰刀

在众多腰刀中,一个特别的商标吸引了队员的注意,不同于其他腰刀的商标为打刀人之名或大河家镇的落款,“一把手”的商标背后,蕴含着独属于保安族人民的家国情怀。

据传承人马尕主麻讲述,“一把手”是跟保安腰刀有关的一段往事,是为了纪念一位正义的刀匠。民国时期,大河家地区处在民国军阀马步芳的统治下,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这时当地的贪官污吏为了讨好马步芳,强制要求当地一位有名的保安刀匠在一个月内打造一百把质量优良的保安刀,否则就砍掉他的一只手。刀匠不从:“我是一个正义的刀匠,我不给你们这些坏人打刀!”最终恼羞成怒的贪官污吏就砍掉了这名刀匠的一只手。

后来当地同族刀匠为了纪念这位正直的匠人,就开始在刀上凿刻五指并拢的“一把手”图案,解放后这几乎成为了保安腰刀的统一标识

现在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知道这个“一把手”图案的寓意助力保安腰刀的传承

图为“一把手”图案

在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保安腰刀目前的传承和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保安腰刀售卖范围有限,线上售卖渠道受阻。据马占彪讲述,保安腰刀只能在本省或者青海这些临近省份可以售卖,保安腰刀制作者也曾尝试在快手、拼多多等网络平台进行售卖,但是销量一直都不尽如人意。保安腰刀是管制刀具,难在邮寄,而在当地制作者和政府反映后,菜刀类的厨具可以进行售卖,但就是邮费稍贵。其他种类的刀具售卖还是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打刀辛苦且收入有限,传承人马尕主麻回忆曾经四千多户人家都在锻打的保安腰刀,如今只有二百四十多户在坚持,学徒也越来越少,调研队所采访的四位传承人都愿意将自己的技艺教授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学徒,甚至自己都会出钱发工资进行补贴,但收效也较为有限。

同时,几位传承人在如何帮助保安腰刀传承的问题上,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

冶洒力海

销售方面是刀卖不出去,所以收入就少了,一些工匠的生产积极性就会下降。保护非遗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但是生存也是一大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只有自己吃饱饭了才能继续保护文化。我们县是贫困县,贫困户比较多,光靠我们几个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提供一些支持。疫情之前我们和兰州文理学院有过合作,会有学生过来参观,我跟他们讲课,教他们如何制作保安腰刀。同时我们也会让做保安腰刀的匠人去兰州进行培训学习。

马克龙

我们是保安族人,就靠保安腰刀吃饭,而且从小在这个环境里长大,受到祖辈的影响,耳濡目染,对腰刀的感情相当深厚。但是现在机器生产相比人力生产,时间短而且成本低,所以有些顾客就会选择订购机器生产的刀子,我们手工制作的刀就面临滞销的问题。挣不到钱就无法生存,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腰刀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是“子承父业”,所以煅制技术没有人来继承。除此之外,相信你们也看到了,腰刀手工锻造环境是比较差的,体力劳动也比较重,这些都是我们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马占彪

以前我去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的时候,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当时讲的很好:“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性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操作性理念最具特色。前者突出文化平等、交流互鉴内容,拓展了非遗保护的创新和社区理念;后者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物为载体、以融入现代生活为目的的操作原则。”保安腰刀要传承,负责传承的人要做到位,老一辈传下来的技术不能丢,同时还要促进保安腰刀积极融入现代生活。

队员与工匠进行交谈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合影

腰刀是西北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品,是日常用品,也是礼品。来到西北,看着远接天际的草原,听着高亢嘹亮的民歌,吃着鲜美难忘的烤全羊,最后,再带一把保安腰刀回去。从此之后,这把腰刀便承载了人们对自由奔放的游牧生活的所有向往。

保安腰刀从历史中一路传承而来,如今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独有的民族文化,各种类型的腰刀不仅实用范围广,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发扬了腰刀的锻造工艺。这几位传承人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传承保安腰刀工艺需要一生的坚守。见人,见物,见生活。调研队成员也期许在充分整理调研结果的基础上,能够为保安腰刀的“明天”提供对策与建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