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如何搭建?

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如何搭建?
2024年06月25日 13:42 羊城派

如何搭建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如何双向奔赴?6月21日,“劳动教育结硕果,职普融通谱新章”——2024年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流活动在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举行。

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职业体验实践课、劳模工匠创新课、主旨报告、主题论坛……这是一场劳育成果的现场展示,更是一场探讨职普融通的学术盛会。 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承办。

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学明表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思想上、认识上、教育上看待普通学校与中职学校在培育人才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不同使命,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普融通。

“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正当其时”

一边是各校摆摊现场秀成果,热火朝天;一边是普教学生聆听职教实践课,趣味满满。21日当天,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内,气氛热烈,参会学生直呼“新奇有趣”。

现场,广州市南武中学学生展示了滚灯制作,竹编的圆形滚灯无论如何翻转,内置的烛台永远重心平稳,使蜡烛不倒、烛光不灭。这项本是宋代古人研发的“黑科技”,如今成为南武中学部分学生的“拿手戏”。一名初一男生说,自己学习滚灯制作三月有余,如今可独立自主完成一盏灯。该校劳动课教师董老师坦言,在专业的产品制作上,职业学校的专业老师帮了很多忙。

广州市大同中学则围绕“农”字做文章,因地制宜打造的岭南中草药“五农”劳动特色,成为白云区劳动教育的新名片。学校劳动科组组长钟老师认为,普通中学的老师长于文化课教学,但职业教育涉及的专业教学还有提升空间,“职普融通对我们很有帮助,多给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才能让课程体系更丰富、更饱满。”

活动组织了不同主题的“职普师生·同体验”劳动教育课程,分为职业体验实践课和劳模工匠创新课。在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老师的指引下,来自华师附中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体验了一把列车司机,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学生们则上了一堂名为《智慧交通自动驾驶小车测试体验》的课程。劳模工匠创新课则邀请了全国工人先锋、广东省技术能手曾岳浩引导学生利用 VR系统、燃气检漏仪等认识燃气安全;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刘健烽则带领学生走进汽车喷漆的世界。

“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正当其时。”陈学明副局长认为,这一次活动只是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开始,接下来的工作应该科学谋划,系统构建,务求实际效果,普通学校要组织学生走进职校、体验职业、拓展视野,中职学校要加强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体验设计,职普双方要规范协作、长效合作、密切协调,实现劳动精神与职业精神相统一,劳动体验与职业规划相协调。

搭建起“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立交桥

践行劳动育人,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政策优势。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鼓励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再早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

职普融通体系该如何构建?在现场,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顾建军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性与实施》为题作主旨报告。“要建构职普融通学校、家庭、社会劳动课程协同实施体系,建设高质量资源系统。”顾建军提出了劳动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他强调,加强劳动过程和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科学评价,坚持劳动课程价值理性、科学理性、实践理性的高度统一是在劳动教育发展中应该坚持贯彻的宗旨。

劳动教育专家、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技术能手等不同代表还参加了主题为“如何搭建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的主题论坛。论坛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邹立波主持,邹立波现场抛出很多观点,各位代表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享独到见解。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劳动教育部主任陈吉鄂谈到,近三年,其所在的中心遴选了78所省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辐射了全省1000多所中小学,有线上线下30多万中小学生在基地体验,共同打造了500多门劳动教育课程;

荔湾区广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陈泉介绍,过去几年间,除了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送教上门外,学校还组织了劳动技能比赛、校园模拟招聘会、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家长进校园、学生生涯规划课等方式,积极开拓身边资源,挖掘劳动教育的更多空间;

特殊教育学校代表、广州市白云区云翔学校副校长叶婉萍说,对中、轻度智障少年儿童来说,掌握一项劳动技能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

但如何搭建起“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仍待探索。当天活动中,来自教育界的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代表围绕此话题,交流碰撞观点,干货满满。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李琴认为,做劳动教育,职教普教各有优势。她建议,职普双方应构建起职普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双师协同的队伍建设,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此外,还应加强市、区、普校、职校四方横向的联动,以及省、市、区、校、个人的纵向联通机制。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项目总负责人汪永智观察到,当前各中小学受资源、场地等限制,劳动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也成为职普融通的掣肘。如何破局?汪永智给出五点建议:领导要重视,融通政策要到位,渠道要畅通,机制要完善,评价要科学。

如何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劳动教育中?全国工人先锋、广东省技术能手曾岳浩给出几点建议:应搭建交流平台,使得劳模进入校园,让学生了解劳模成长经历;强化教学案例,把劳模工作案例具体呈现于教学中。

作为中职学校代表,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巫兴宏感触颇深。他坦言,当下,公众对于职业教育认识不足,职普课程和学分互认机制不够畅通,让职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即便如此,他感受到,近几年随着职普融通的推进,局面有所好转:“对职业教育而言,职普融通既是挑战,更是福音和机遇,也是国家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经验分享:深化教育协同,共促劳动育人

共建共享、多元课程、送教上门、校企协同……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如何实现紧密联动,促进劳动教育发展更深、更广?在活动研讨交流环节,天河区教育局、白云区教育局和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带来了他们的实践成果和经验。

天河区教育局相关同志介绍,近年来天河区全面开展劳动教育,以“一核六翼”模式推进职普融通教育,打造天河智慧劳动教育品牌。今年,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正式成为综合高中试点校,而这也是天河区职普融通发展新路径的一次突破性探索,对校内实行课程互融、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新机制,对外作为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定期开展送教至区内各个中小学校的相关活动,实现以点辐射全区。

“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双轨三级课程教研管理机制、注重活动实践是白云区探索学校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特色发展的三个方向。”白云区教育局相关同志介绍,白云区开发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通过设立校内劳动教育融情课程、校外研学实践、家庭生活、社区服务等多个板块,开展职业体验和实践活动。

作为广东省及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着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校地合作,构建多元化实施路径体系来推进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据介绍,目前学校已与14所中小学合作开发课程,参加基地培训的中小学达到29所。

职业体验中心是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一大亮点。校方介绍,结合交通运输类专业群的特色,学校建成了含有“1个中心、5个体验站”加“两课一读本”的课程体系的职业体验中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从职业发展测评到职业新技术初探的全方位体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