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日报】第2076期 | 20240511 星期六

【脑科学日报】第2076期 | 20240511 星期六
2024年05月11日 13:22 脑科学世界

5.11 脑科学日报 | Nature:大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机制

brainnews

杏仁核科技服务平台

将在05月13日 19:00 直播

预约

Cell Press 脑科学一作:生长激素促进髓鞘形成改善低氧导致的脑白质损伤的实验研究

视频号

杏仁核科技服务

服务全球华人脑科学工作者

公众号

科  学  时  讯

1,Nat Hum Behav:Becker团队揭示人脑表征厌恶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来源:BioArtMED

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适应性保护反应,厌恶情绪(disgust)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往的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研究强调特定脑区对厌恶情绪的贡献。

该团队结合行为实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机器学习等多模态方法,开发了一个预测主观厌恶程度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神经表征,有如下主要发现:本团队开发的主观厌恶神经表征能准确地捕捉到由核心厌恶、味觉厌恶和社会道德厌恶等刺激引发的厌恶体验,证实了相关的进化学模型和厌恶评价模型的假设;全脑而非单一脑区在编码厌恶信息;厌恶、恐惧和一般负性情绪的主观体验具有共享和可分离的神经功能表征。

阅读连接:

Nat Hum Behav:Becker团队揭示人脑表征厌恶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2,Nature:大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机制

来源:BioArt

在脊椎动物中,血管系统在供应营养、氧气、清除废物、传输免疫细胞以及支持凝血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表型多样性。组成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ECs)可塑性尤为显著,在器官发育、代谢、再生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机制,该机制依赖于Wnt7a/b信号和Mmp25蛋白。研究发现Mmp25在内皮尖端细胞(TC)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TC穿过脑脉管基底膜进行迁移。这项研究阐明了器官特异性血管生成机制,并说明了器官如何通过对血管生成TC的调控来满足其生理需求。

阅读链接:Nature:大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机制

3,Dev Cell: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治疗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蛋白质是生命的主力。生物利用它们作为构建模块、受体、处理器、信使和催化剂。蛋白质的结构对其功能至关重要。畸形蛋白质不仅不能执行它们的任务,它们还会累积并最终破坏细胞的内部运作。因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导致多种退行性疾病,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到致盲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揭示了特定离子转运蛋白与细胞“垃圾处理器”之间的新联系,“垃圾处理器”会磨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阻止其毒性积累。为治疗这些使人衰弱的疾病确定了一个治疗靶点。

阅读链接:

Dev Cell: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治疗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

4,JAMA network:人体血液中的瘦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脑Aβ蛋白及tau病理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减缓作用

来源:AD创新研究与试验发展

在认知正常的老年人中,血浆瘦素(plasma leptin)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两种关键性病理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测量的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沉积的基线水平以及随时间发展变化有关。

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血浆瘦素水平较低与大脑中更多的Aβ沉积有显著的横断面关联性,与大脑中tau沉积在两年内更多的进展有显著的纵向关联性。这项基于人体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浆瘦素可能对AD病理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减缓作用。

阅读链接:

JAMA network:人体血液中的瘦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脑Aβ蛋白及tau病理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减缓作用

5,Adv Sci:童年创伤对女性伤害更大?浙江大学刘足云等揭示童年期不良经历加速生物衰老的性别差异

来源:iNature

端粒长度(TL)是生物衰老的重要标志物,除基因多态性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外,生命早期的不良暴露可能也与生命后期的衰老加速有关。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心理和社会因素作为可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又同时与生命早期不良经历和衰老有关,可能介导了童年期不良经历与TL之间的关联。

对此问题,研究人员证实了童年期不良经历与端粒缩短之间的性别差异,并提示了不良生活方式和精神障碍在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阅读链接:Adv Sci:童年创伤对女性伤害更大?浙江大学刘足云等揭示童年期不良经历加速生物衰老的性别差异

6,Angew Chem Int Ed:裸眼可视化压力监测和传感“变色龙”

来源:X-MOL资讯

裸眼可视化压力监测和传感“变色龙”:全无机卤素钙钛矿可见光全光谱范围压致变色可调行为

压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可以根据外界刺激改变其发光颜色的智能材料。目前报道的关于压致变色材料大多数局限于全有机或含有机组分杂化的材料,有机组分具有较低的热力学稳定性,极大地阻碍了其压致变色方面的实际应用。全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能,在显示和照明器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日,研究人员在全无机卤素钙钛矿压致变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利用压力诱导低维卤素钙钛矿局域非晶,通过卸压过程中有序和无序相的自陷态激子发射的调谐,实现由蓝到红的可见光全光谱连续可调(232 nm)的压致变色行为,在未来裸眼可视化压力监测和传感方面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与此同时,压力工程处理可在常压“截获”Cs3Cu2Cl5纳米晶显著增强的绿光发射。

阅读连接:

Angew Chem Int Ed:裸眼可视化压力监测和传感“变色龙”

7,哈巴狗的鼻子不如猎犬灵敏?结果出乎意料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为什么福尔摩斯用猎犬寻找破案线索,而不用哈巴狗?根据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这一切都归结为行为和训练,而不是狗本身具有的任何内在气味探测能力。该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能够表明某些家犬品种的嗅觉比其他品种更好。

阅读链接:

哈巴狗的鼻子不如猎犬灵敏?结果出乎意料

8,近喵与远汪:流浪动物救助中的心理奥秘

来源:心理学报

究竟如何呈现流浪动物的救助信息才能增加人们对流浪动物的救助意愿?如果是你的话,流浪猫离你空间距离近还是远时更愿意救助呢?流浪狗呢?

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基于动物类型和空间距离之间的联结来探讨二者对流浪动物救助意愿的影响, 以及其中的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认为,猫与近空间距离相关联, 狗与远空间距离相关联。也就是说,在空间距离上, 人看到狗会联想到远空间距离, 看到猫会联想到近空间距离。

阅读链接:

近喵与远汪:流浪动物救助中的心理奥秘

审校:Simon

前 文 阅 读

5.10 脑科学日报| snRNA-seq技术发现了一群“出生入死”的大脑细胞

5.9 脑科学日报 | Science新观点:人类神经元向一个方向流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