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终于赌输了

许家印,终于赌输了
2023年10月12日 15:34 嘿财经

骄奢淫靡,忘乎所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不是大佬造就时代,而是时代造就了大佬。许家印梦想“胜天半子”,但他的赌局,终于还是输了。

01

从“第一桶金”开始加杠杆

1996年底,在中达做职业经理人的许家印,向老板提出涨工资的要求,被拒绝后辞职并创立了恒大。

在恒大创立20周年庆典上,许家印讲述了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1996年6月26日,恒大在广州注册成立,我们从零开始,七八个人挤在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农房里办公,当时广州已经有2000多家房地产企业,又赶上亚洲金融风暴,面对这样的艰难困境,我们迎难而上。我们开发的第一个楼盘是金碧花园,我们没有钱买地,是从银行贷款500万付了土地定金。首期我们没有钱开工建设,是靠施工企业带资达到了预售条件。我们为了公司的起步发展,以每平方米2800元的亏本价开盘,开盘当天两个小时抢购一空,实现销售额8000多万元,获得了公司起步发展非常宝贵的第一桶金。

1996年,38岁的许家印注册了恒大地产。

2004年,许家印开始布局全国一二线城市。这一年,恒大首次进入中国房企前十。

许家印接连引进海外机构投资,开始激进地扩充土地储备和项目。2006年-2007年,恒大向德意志银行、美林、淡马锡及瑞信融资到了8.3亿美元。

不过,“狂飙”的许家印先后赶上了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

2007年10月国家开始宏观调控房地产。恒大仍逆势拿地,截止2007年末,恒大的土地储备达到4580万平方米,较2006年增加了近七倍。此时,恒大的总资产扩张至213.8亿元,总负债为205.3亿元,资产负债率96%。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恒大受金融危机影响中止了上市。彼时,资金链断裂把许家印逼到了墙角。

关键时刻,许家印的朋友圈开始发力。

2008年3月份,50岁的许家印走进了浅水湾12号,香港富商郑裕彤的的家。

在之后的三个月里,许家印的头号任务只有一个:陪郑裕彤打“锄大D”。牌桌上的常客,还有华人置业的刘銮雄和中渝置业的张松桥。

三个月之后,郑裕彤旗下的周大福将1.5亿美元注入恒大,并联合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等机构提供了5.06亿美元的入股资金

度过危机的许家印,等来了房地产政策的松绑。2009年国家大幅放松银根,房地产市场大幅回暖。恒大手中地价大涨,在2009年11月完成在港交所上市。恒大上市当天,51岁的许家印财富从62.8亿元飙升至422亿元,登上福布斯榜内地新首富的宝座。

从第一桶金到曲折上市,许家印加杠杆的豪赌又赢了。此后,加大杠杆,等待调控松绑就成了恒大的套路。当然,擅长这个套路的,绝不仅仅是恒大一家。

02

豪赌不能停,一而再,再而三

许家印的经营理念,就像他在恒大汽车的发布会上所说:我们要实现世界领先,就要“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就能搞定一切!

2010年,包括“限购”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信贷和融资渠道均被收紧恒大获得大量美元融资之后,开始重仓布局三线城市。

2010年恒大的合约销售突破5百亿元,2013年突破1千亿元,其中三线城市的贡献超过50%。2013年开始,许家印创造性地运用“永续债”,又快速完成了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布局转型。

2013 年,恒大共计发行了246亿元的永续债,2014年再次发行264亿元。

2016年,随着房价开始反弹,恒大以3734亿元的销售额,超过万科成为冠军。不过,恒大的总负债和总资产达到1.16万亿元和1.3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上升至85.9%。

也是在2016年,政策面首次明确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房住不炒”推动房企开始降本增效,主动推进“去杠杆”改革。但许家印力图回A股上市。试图继续以融资化解债务。

2020年8月,国家提出“三条红线”的监管政策,恒大踩中了全部的“三条红线”。

2020年11月,恒大与深深房宣布重组终止。

2022年,随着疫情加剧、行业融资更加艰难。

图片说明:恒大保交楼会议

2023年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03333.HK)公告称,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他的一位老同事曾总结了许家印的个性特点:首先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寄希望于调控松绑来逆风翻盘,不相信调控的决心,焉能不败?

03

恒大之后,融创能走出泥沼吗

头部房企的暴雷,绝不仅仅是恒大。这两年出险的头部房企超过30家,碧桂园、融创等此起彼伏遭遇债务危机。

它们都是“三高”(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房企的代表。

10月5日,融创中国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得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而此前该计划获得了2019个美元债权人高达99.75%的赞成票,债务总额通过率为98.3%。加上今年1月完成了境内债重组,这意味着融创债务重组成功。

融创会有借鉴意义吗?

近期多家房企债务成功展期或重组,表明境外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在改善,同时将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对出险房企来说,恢复正常经营前的关键步骤是债务重组成功、销售改善、确保交付。就融创而言,此次债务重组将大幅压缩融创整体债务规模、缓解流动性压力,并将显著提升净资产规模和优化资本结构,有利于尽快恢复健康经营。但如果公司杠杆率居高不下,销售状况无法显著改善,后续仍将面临重大挑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