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主流方式。在上市公司定增蓬勃发展的同时,围绕定增的各类看法各不相同、利益纠葛等逐渐增加。特别是在2014年、2015年定增市场急剧扩张后,A股遭遇深度调整,上市公司定增暴露出不少问题。让市场看到定增既是机会所在,也可能是“风险敞口”。
一、定增市场发展变化
(一)定增投资
1、定增特点
(1)投资门槛高:资产包在千万资金以上。
(2)发行折价:折价空间一般在10%到30%之间,但有进一步收窄的趋势。
(3)非公开发行:不超过十个投资者参与,个人投资直接参与的非常少,一般是通过机构的募集去参与投资。
(4)具有锁定期限:有一年或者三年两种,到期才能退出。
2、定增操流程
以一年期的定增项目为例,从上市公司决定要非公开发行、发布预案就需要一系列的流程,从公司决定定增到实施发行可能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最快也需要四到五个月,一般需要专业的投资者去长期跟踪。
3、定增收益
可以把收益分成三部分:
(1)折价发行部分收益,目前折价空间在10%到20%,也就是说如果做定增一开始就已经获得百分之十几左右的利润,这也是定增投资天然优势。
(2)公司成长性收益。因为定增投资是长期持有行为,所以真正要赚取的是企业收入和利润成长带来的价值提升。
(3)外延式并购收益。上市公司做外延式并购很普遍,通过外延式的并购会给公司带来公司估值的提升,这类的收益也在定增投资里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4、定增的发行条件
(二)历年定增市场规模
1、定增规模变化
据统计,2015年共有813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方案,实际募集规模达12253.07亿元,增发总量约是2014年(增发数量476家,增发规模6942.03亿元)的两倍。可以看出2015年全年定增市场的增幅非常大。其实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连续三年定增市场的规模在不断上升。
2、定增上市公司板块变化
据统计,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中,主板占比在逐渐减少,从2008-2010年持续下降,随后维持70%左右的占比水平,从2013年开始又进入下降通道,直至2014年降至50%以下,2015年仅占42.93%。
3、定增上市公司性质变化
据统计,2008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中61.68%为国企,36.45%为民企,随着民企实施定增的增多和占比的提升,到2015年民企占比71.48%,国企占比26.05%,民企与国企占比发生逆转。
4、定增项目行业分布
据统计,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覆盖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传媒等20多个行业。近两年来,定增实施在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新兴行业较为活跃。
总体来看,2015年定增项目的行业分布与2014年差异并不大,同样表现为,新兴领域实施定增的活跃度较高,而钢铁、银行等传统周期行业平均融资规模却较大。
5、上市公司定增融资目的
根据实施定增目的,将项目大致分为资本运作类(公司间资产置换、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壳资源重组、配套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实际控制人资产注入)、项目融资类(项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补充流动资金。
据统计,资本运作类定增项目曾经从2008年占据半壁江山降至2010年仅占三分之一,随后又逐渐提高,到2015年占比高达66.05%;补充流动资金型定增项目占比也在加大,但总体占比较小。2015年定增目的中“融资收购其他资产”占比最高。2015年国家开始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这一轮并购重组类定增发行的高潮。
(三)历年定增市场收益
1、定增项目折价率变化
由于各年市场环境的不同,定增折价率差异明显。最低为2012年的-0.53%,最高为2015年的38.70%,2008-2015年上市的所有定增项目平均折价26.03%。2012年定增项目出现小幅平均溢价,主要源于当时市场低迷,众多投资机构认为市场已到底部区域,未来信心充足,机构和大股东纷纷高价入场,大批溢价定增项目顺利发行。
2、历年定增项目收益率变化
定增项目具有明显超越大盘收益的特征,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定增项目的平均收益均高于当年沪深300的涨跌幅。近三年,定增项目的平均收益为66.16%,近五年为58.40%,2008-2015年平均收益53.50%。
定增项目正收益占比、平均收益率与大盘点位大致成负相关关系。例如,大盘小于2500点时,平均收益在70%左右,而大于2500点时平均收益率不足50%。
据统计,自2013年定向增发正收益占比激增,2014年82.35%的定增项目达到正收益,2015年略有下降(73.80%)。平均来看,近三年定增获得正收益的占比在75%以上。
自2011年开始,收益翻倍的定增项目占比加大,亏损超过20%的占比降低。2015年定增项目收益在100%以上的占比最大,仅次于2014年,超过年内其他几个收益区间。
3、定增收益率分布变化
格上理财统计发现,从不同目的定增的历年收益来看,资本运作类收益明显。除2011年外,资本运作类定增项目平均收益均高于其他类型定增项目,其次是补充流动资金,表现最差的是项目融资类。
此外,无论从近三年、近五年还是2008年至今的平均收益来看,资本运作类定增项目平均收益均超75%,补充流动资金型收益在60%-65%之间,而高于项目融资类在20%-40%之间。
二、定增市场受资金青睐
(一)定增再融资规模大
总体来看定增审核较新股IPO要快的多,而且条件也宽松的多,因此定增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渠道。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股IPO共发行了189家,合计总募集资金1308.97亿,平均每家募资6.93亿;而定增再融资方面,今年共完成647次,涉及520家上市公司(少数上市公司完成2次或涉及不同的项目融资),合计募集资金13526.61亿,平均每家融资达26亿,定增再融资无论是次数还是融资额都远远大于IPO融资。
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173家上市公司操作过定向增发,较二季度增加13家,增长幅度为8.13%。三季度通过定向增发渠道实际募集总金额为4220.79亿元,较二季度小幅下降4.96%。从平均每家实际募集金额的角度来看,三季度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募集金额为24.40亿元,较二季度的27.76亿元减少3.36亿元,减少幅度为12.10%。
(二)商业贸易行业定增较受欢迎
从行业来看,今年定增的520家上市公司,商业贸易行业有16家,合计总融资1455.26亿遥遥领先,其次公用事业和化工行业定增融资不相上下,分别募资1163.05亿和1158.52亿。而融资最少的建筑材料行业,8家上市公司共募资92.14亿。但从行业中每家上市公司平均融资来看,今年唯一一家银行股融资规模最大。上半年浦发银行定增163.52亿收购上海信托,实现优势互补,成为今年体量最大的定增融资。
从三季度来看,募集金额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商业贸易、化工、医药生物、纺织服装和电气设备,合计占比达到45.95%。排名倒数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钢铁、建筑材料、综合和国防军工行业,合计占比仅有2.64%。
(三)参与定增获利丰厚
A股定增再融资,整体及行业对比都能看出,资金参与积极,最大的原因或是获利丰厚。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6年初,第三轮股灾袭来,股指快速下跌,触底反弹后震动上行。尽管目前行情还未到股灾前的位置,但今年647次定增中,截止最新收盘价较定增价相比,有569次定增资金已经实现盈利,占比在87.94%。其中实现翻倍以上暴利的有98次,比例也不小,整体平均收益达51.81%。可见今年参与定增,不仅仅能大概率获得收益,而且能获取丰厚的超额收益,自然受资金青睐。
(四)机构参与热情高
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647次定增中,各类资金方共出现1118次,其中机构投资者出现540次,占比48.3%,远高于其他参与方。紧随其后的大股东和大股东关联方出现323次,境内自然人250次,以及4次境外机构投资者和1次境外自然人。另外从机构加紧发行定增产品,积极布局定增投资中也可窥见一斑。如今年以来已成立公募定增基金18只,首募规模达315.88亿元,远远超过2015年全年新发定增基金5只、首募总规模75亿元的水平,各类私募定增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三、定增市场存在风险,还需谨慎
(一)系统性风险
从宏观层面看,定增投资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在过去九年时间内,一年期的定增项目,平均每年收益率是85%,而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定增的操作收益也非常明显,相对收益平均每年可以达到70%。但在九年的时间里,有一年收益为负,即2011年定增项目平均发生亏损。因为2011年指数点位比较高,那年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导致整体定增项目是亏损。因此,在定增项目如此火爆之际,要警惕系统性风险。
(二)投资环境渐变风险
随着参与投资者数量快速增长,以及定增监管趋严导致定增供应项目减少,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定增项目折价“安全垫”被大幅压缩。2016年6月至9月竞价项目平均折价率仅8.52%,同比下滑62.61%;定价项目平均折价率27.04%,同比下滑45.43%。在今年以来的震荡格局中,定增投资者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多了一份理性。不同项目之间认购热度分化明显,优质项目竞争激烈,部分项目则少人问津,再加上监管层鼓励市价发行的政策引导,2016年定增发行折价率不断下滑。随着折价率的明显下滑,定增浮动收益率随之下滑。
随着门槛提高,资金增多,折扣缩窄,定增投资环境将发生改变,新进入的中小型机构会逐渐感受到压力,而专业机构的优势愈加明显。不少机构由于资金实力与平台规模限制,只能在小规模定增项目中角逐,组合不够分散,难免遭遇“黑天鹅”。
(三)监管升级
随着定增市场的异常发展,证监会对于定增市场的也有了更多要求。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就募集资金管理、认购协议中特殊条款等作出具体解释,明确新三板挂牌公司募集资金只能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及相关业务领域,除金融类企业外,挂牌企业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及其他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9月重组新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出台,关于新老大小股东股份锁定期,进一步细化老股转让行为,并加以限售。关于定增产品的审批也越来越严格。比如说一年期的定增产品要完成备案才能去报价,之前是接到项目再募集都可以;对于定增的资管计划和理财产品作为发行对象被要求计算穿透人数;另外,近期对于发行定价、停牌时间、发行预案、融资规模等方面的窗口指导也增加了三年期项目募集资金的难度。
面对多变且日趋严格的市场监管,投资者要谨慎对待,定增市场可能会因政策新行或修改而发生巨变。
总结:
围绕上市公司定增,目前市场各方展开利益追逐和监管升级等博弈局面。定增一方面赚钱效应突出,另一方面部分项目价格倒挂;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借定增融得资金,另一方面参与到定增中的可获利人员有限;一方面定增为市场引得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资金来源模糊,暗藏风险。在此背景下,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断升级,定增进入“微妙时刻”,投资者应谨防定增突变风险。
更多内容,请关注Alice金融思享汇:Alice_FIC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