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婚礼,年轻人越来越“野”了!

办婚礼,年轻人越来越“野”了!
2024年06月19日 09:46 结婚产业观察WIO

随着年轻人掌握婚礼话语权,结婚变得“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它可以自己上手、精简很多环节,但仍需要一个记忆点,来定义这件人生大事。

随着“90后”“95后”“00后”陆续成为婚嫁市场的消费主力,婚礼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仪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近日,“年轻人在结一种很实在的婚”“‘00后’开始青睐‘三无婚礼’”“‘三无婚礼’简约不简单”等话题频登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01 “因为不想当仪式的工具人,选择了自己主持”

6月12日,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她先生在今年3月领证,因去年参加过朋友简单的婚礼,体验很好,于是决定借鉴和改良,也想举办一场极简婚礼。她不仅亲自设计了简约而不失格调的场地布置,还大胆省去了传统婚礼的一些流程,整场婚礼超出了她的期待。

起初,吴女士并不打算举办婚礼,觉得婚礼都是办给别人看的,是一件尴尬麻烦又花钱的事情。最后因为父母的坚持,她还是决定办一场相对简单的小型婚礼。

“我和我老公都比较社恐,不习惯在大家面前表达私密的感情,尤其想到在婚礼上表演,觉得挺尴尬的,我们希望能轻松一些。”吴女士说,她的婚礼只邀请了双方亲戚和好友,大概是150人,取消了早起接亲、父亲交接、强调嫁娶等环节。

她认为,婚礼并不是办给别人看,它只是平凡又值得纪念的一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当天应以享受、体验为主。她心里的极简婚礼是简单但走心的,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省掉没必要的环节和花销,只保留自己觉得有意义的。

吴女士介绍,关于婚礼场地的选择,她的需求是有一棵树。比起草坪自己更爱庭院,不喜欢太花哨的场景,于是找到了汉阳造里的院子,布置了一些绿植和玫瑰,虽然简单,但营造了一种野生和复古的氛围感。

婚礼场地

“我不想变成仪式的工具人,就选择了自己主持。我们也没有拍婚纱照,我觉得这是不实用的花费,流水线摆拍,花钱花精力,拿回家也不会看。但我在婚礼请了一个喜欢的摄影师,当天多拍拍,感觉会更有意义。另外,我知道自己平时根本不会戴钻戒,我们就去店里自己做了一对银对戒,满足了仪式感,又不会浪费。”她说。

备婚过程中,大部分环节是吴女士和她先生两人亲手操办,把结婚看成是两人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吴女士称,花费精力比较多的是跟妆、跟拍和策划,需要对比很多信息,容易决策疲劳。他们还定制了一些物料,提前设计自己DIY,写主持稿也花了很多时间。

历时两个月,吴女士成功举办了一场极简婚礼,含酒席、婚礼策划(场地布置)、跟妆、跟拍、婚纱、西装等共花费6万元。她说,备婚时自己曾感觉到很焦虑,但整个婚礼仪式举办下来后,她觉得很满意,流程减少之后会更从容,她没想到结婚也能这么快乐。

交换戒指环节

吴女士还强调,极简婚礼并不是绝对的简化和省钱,保留的环节都是用心准备的。比如她自己精心挑选、设计和包装了喜糖,矿泉水也是他们自己设计并专门定制的。考虑到宾客的体验感,特地设置了互动拍照和冰淇淋区,希望每个人在婚礼中都能玩得开心。

她说,婚礼中她取消了抛手捧花环节,将手捧花一分为二,提前准备了两束花送给两位妈妈,祝她们健康快乐。因为没有提前告知,这一环节成了婚礼的小惊喜和记忆点。

“我的备婚宗旨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办婚礼,不仅有仪式感,还要兼顾性价比。”她认为,结婚有很多消费陷阱,最常用的话术就是“一辈子就一次”,但是很多花费都不实用。多记录婚礼当下,感受氛围和情感,这些才是宝贵且无法复制的。

02 结个婚要花多少钱?

据半月谈在《无接亲、无伴郎伴娘、无证婚人:三无婚礼,为爱减负》一文中援引谷雨数据《结婚行业洞察白皮书》,当下年轻人办一场婚礼的平均花费为17.4万元,是新人双方月均收入的8.8倍,且有42%的新人会在实际花费中超出预算。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婚博会消费指数显示,2023年全国(代表城市)平均婚礼关联总花费和婚房家装家居平均花费,比往年下滑了约15%左右。总体而言,这届年轻人在婚礼投入上更加追求性价比,找到了不少省钱的方式。

有人大胆砍掉传统环节,通过简化流程来省钱;有人拒绝消费陷阱,自己布置场地、兼任司仪,租借低价婚纱;更有甚者,试图靠结婚“圈钱”。“把彩礼和嫁妆全部存起来,看两年后能赚多少利息。”“把结婚时买的黄金卖掉了一部分,赚了一万多。”“出婚礼闲置,能赚点是点。”打开社交软件,能看到很多类似的分享。

作为婚嫁消费类目中最刚需的珠宝首饰,消费变化也可见一斑。黄金首饰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33%上涨到了2023年的66%;与之相对地,钻戒则下滑明细,往中端价位集中。可见新人在购买婚嫁首饰时更偏向务实理性,更追求保值的作用。

03 逃离流水线,拒绝表演式社交

除了高昂的开销,复杂的流程也是年轻人“整顿”婚礼的重点。

据中国青年报今年的一次问卷调查,受访青年觉得最没有必要的婚礼内容依次是:堵门等恶搞游戏、婚闹等习俗、冗长繁琐的仪式、过度煽情的环节、给宾客敬酒、车队接亲、早起准备等。传统婚礼的繁琐让很多年轻人感觉“很累”,全套流程下来,新人更多只是走个过场,还得面对来自诸多亲友的尴尬和应酬。

当年轻人开始“整顿”婚礼,并不是拒绝人情社交,而是拒绝无效的繁文缛节和“表演式社交”,不少人表示,不想被卷入流水线式的流程,不想让自己的婚礼变成配合和表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无”“四无”“五无”的极简婚礼在年轻人中日益盛行。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大刀阔斧删减婚礼环节,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传统婚礼缺一不可的“四大金刚”,即摄影、摄像、主持人和化妆师,都可以省去,甚至婚宴也可以不办,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新人和来宾的体验感和舒适度比什么都重要。

有社会学专家分析,在传统社会中,婚姻被视作终身之事,加之传统婚姻并不以感情为先,所以婚礼往往处于“仪式本位”的状态;而在现代社会,婚礼只是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恪守传统婚俗并无必要。

极简婚礼的走俏除了经济实惠外,更是如今年轻群体精神需求的新映射:比起大排场,更愿意追求松弛感和自我认可的喜悦感。

04 花式爆改,把婚结出个性

随着年轻人逐渐掌握自己婚礼的话语权,结婚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开一场小型Live,办一场创意游园会,来一场全员Citywalk,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据后浪研究所《2023年轻人理想婚礼报告》,九成以上的年轻人更喜欢小而美的婚礼,超过半数的年轻人希望DIY一场属于自己的婚礼作品。

比如前阵子刷屏网络的“奶茶敬亲友”,婚礼上,新娘端起超大杯“珍珠奶茶”代酒敬亲朋好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有网友开玩笑:不是喜酒喝不起,而是婚礼的奶茶更有性价比。无独有偶,浙江、广东、江苏也都传出年轻人在婚礼上用奶茶敬亲友的趣闻。

再如小小走红了一把的“霸总风”土味婚庆海报,一反高端唯美路线,新郎新娘合影上是土味的文案、夸张的字体、非主流的排版,像一本古早的言情小说,出现在婚礼现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夸张剧情,长辈看不懂,年轻人却直乐呵。

还有碳中和婚礼、公交婚车、自行车接亲、小院婚礼、目的地婚礼……“年轻人在结一种很新的婚”“当代年轻人结婚能有多整活”频上热搜,对于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新人来说,结婚需要自己主导,可以降低预算、省略很多环节,但仍需要一个记忆点,来重新定义这件人生大事。

回顾过往,从“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的朴素婚俗,到“70年代红宝书”的时代烙印,到“80年代三转一响”象征的物质追求,再到“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展现的消费升级,直至21世纪以来特色婚礼个性张扬的百花齐放,婚礼习俗的变化始终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年轻人“爆改婚礼”的背后,其实也是他们别具一格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